一位家住农村、收入微薄的80多岁老党员,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自愿交纳大额党费达1万元,他以这种形式诠释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近日,忠县县委组织部在党费清理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并派人实地走访,涂井乡贾古村这位89岁老党员王朝贵交纳大额党费的故事才被外界知道。
两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终圆梦
王朝贵出生于1936年10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成人之后,他时刻想着向党组织靠拢。

王朝贵与涂井乡干部交流。 记者 聂治彬 摄
1965年,王朝贵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列入党组织的培养教育。1966年1月,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向党组织表明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党的认识及入党动机。1966年4月20日,他被原双岭村党支部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966年4月29日,原涂井人民公社党委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党员后,王朝贵时时处处以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在当时的省属国营煤矿——忠县万朝一煤矿当工人时,主动挑苦活、重活、累活干。别人不干的活儿,他一定会抢着干。

王朝贵酷爱学习。记者 聂治彬 摄
在“大集体时代”,农村家庭需要靠挣工分吃饭。因家中缺乏劳动力,王朝贵回到农村种地。他担任十多年的生产队队长期间,严格执行上级决定,积极组织农业生产,为国家和集体增加粮食收入。即使因灾减产,他仍动员社员如数上交公粮。
20世纪70年代初,王朝贵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白天上工,晚上拿着锄头、钢钎开垦荒地。最终,他用80多个夜晚开垦出3亩“生田”,为村集体增加了种粮面积。
倾尽一生学雷锋做好事
王朝贵是与雷锋同时代的人。1959年,他开始听到雷锋的事迹,“雷锋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至今还挂在他的嘴边。雷锋精神影响了王朝贵的一生。
在煤矿当运输工时,王朝贵看见体力较差的同事将重载车推到上坡处无法进退时,他必定会第一时间冲上前去搭把手、加把力,避免了车辆后挫导致的人员受伤问题。

王朝贵收看九三阅兵盛况。记者 聂治彬 摄
20世纪80年代,与王朝贵同一生产队的一户人家的住房成为危房,需要拆除后重建。尽管王朝贵家房屋并不宽敞、人口较多,但他热情邀请对方一家人到自己家暂住,一起做饭吃,并经常出工帮忙建房。这户人家直到搬进新房,才结束了借住生活。
土地承包到户时,王朝贵家分到的一块水田位居全村最高地理位置。有一年春耕时,久旱无雨,王朝贵不分昼夜地将自家水田耕作好,及时蓄满水后,主动让乡邻们引水耕地、灌溉,让大家水稻都没有减产。
村里的人行便道破损后,王朝贵二话不说就扛起工具找来材料填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村里修通组公路时,王朝贵在主动带头捐款的同时,无偿让出自家承包耕地用作公路,方便乡邻进出。
“人行好事,莫问前程。”王朝贵时常教育子女和孙辈,要与人为善、与人方便、多做好事,力所能及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是他说得最多的话。耳濡目染下,他的儿女、孙子孙女也常向他人施以援手,邻里、同事等关系非常融洽。
主动交纳1万元大额党费
王朝贵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虽然都生活在农村,但家家都实现勤劳致富,几个孙子、孙女也有了理想的工作。
党的好政策,让晚年的王朝贵享受着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2010年老党员生活补贴政策落实后,王朝贵每月按标准获得生活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地后,他每月可获得一定的养老金;以前工作过的煤矿落实有关政策后,他每月有600多元的收入。
如今,因年岁渐高无法劳作,王朝贵跟随两个儿子生活。作为农民党员,虽然王朝贵每月只需交纳0.2元—1元的党费,但在2018年的一次组织生活会后,他将1000元大额党费现金交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手中。“党的恩情重如山,感谢党还记着我。我老了,不能为党出力了,就想用这点心意报答。”他激动地说。

王朝贵向记者展示政治生日贺卡。记者 聂治彬 摄
从那以后,王朝贵给自己定下目标:在有生之年,向党组织累计交纳1万元大额党费,补充党组织活动经费,帮助那些生活更加困难的人。
2019年至2023年期间,王朝贵陆续交纳了4500元大额党费。“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今天的好日子?我现在生活条件不算最好,但比我困难的还有,我应该尽力帮一把。”面对别人的不解,王朝贵说,“党对我有恩,我必须报答!”

王朝贵向记者展示党费收据。记者 聂治彬 摄
2024年初,王朝贵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担心无法在有生之年完成目标,于是在当年1月29日、6月5日分别交纳了1500元、3000元大额党费。至此,王朝贵累计交纳大额党费1万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王朝贵平时酷爱看书报、看电视,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和精神后,他第一时间向邻居们传达;他经常教育孙子、曾孙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今,已实现党费交纳心愿的王朝贵并未停歇,以这些力所能及的方式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记者 毛世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