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专题
党建引领促发展,“课程思政”育新人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9-12 15:2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具有经管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构建思政工作新格局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了《经管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经管学院旅游专业导师制试行方案》《经管学院关于学校职能部门(教辅单位)干部担任班级导师制度》等制度文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学院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正风肃纪、监督问责的管理办法,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坚持从严治党。班子成员每月报告“一岗双责”落实推进情况,开展调研访谈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10余次,“七进两联系”工作900余次,切实解决师生“急难盼愁”问题600余次。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理论学习等制度,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志愿服务等党员活动。学院现有教师党员研讨室3个,学生党员活动室5个,设立“历届红色规划文化长廊”“党建文化长廊”等多样化阵地,定期开展“1+3”学习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活动累计近300次。


  二、创新组织建设,打造党建工作新机制


  学院党委着力构建“四型”党支部样板,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构建“规范型”党支部。坚持支部设置标准化,所属党支部按期换届;坚持组织生活正常化,严格落实“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制度;坚持管理服务精细化,解决低年级学生党组织“空白点”问题;坚持工作制度体系化,院党组织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教师、学生党支部;坚持阵地建设规范化,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构建“学习型”党支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党员政治学习。把科研育人摆到突出位置,引领学生热爱科研,在学生中成立了“投身创新驱动科技点亮青春”科创小组,4年来学生课外科技作品97项。


  构建“服务型”党支部。建立网格化的党员先锋示范引领平台,通过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走进廉政教育基地、走进校区服务中心、走进地方服务中心等“四进”活动,打出“服务组合拳”。联合学校后勤服务中心,开展“卫生大清洁,党员我先行”等活动20余次;联系地方服务中心,开展“情系留守儿童,七彩关爱随行”等活动50余次。


  构建“创新型”党支部。结合学生工作和青年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开展了“爱国朗读活动”“党章装进行囊,信仰伴我远行”等具有影响的多项活动。学院支部积极打造“党建朋友圈”,凝聚“红色合伙人”,先后与校内外2个全国样板党支部联建共创。


  三、深化“课程思政”,探索育人新模式


  学院党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致力于培育具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以课程思政为载体、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驱动、以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企业家精神为内容的具有经管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


  注重顶层设计,科学系统谋划。学院党委充分挖掘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教育功能,并以“两课”“两线”为维度进行课程思政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已有3个项目获得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2篇。


  多方联动推进,全员参与实施。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收集相关思政资料,完成了教学大纲的修订,王淑霞等主编《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一经管类课程思政案例选编》教材,体现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育人实效。学院建立起以第一课堂为主,形成了具有经管特色的“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育人模式,从专业课程、职业操守、法律制度、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并实施,引导学生践行“崇廉尚洁,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开展“企业家论坛”“校友企业家联谊”等活动融合知与行,打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管类人才培养体系。


  四、服务地方发展,拓展党建新领域


  学院党委紧密结合长江经济带建设、湖南“三高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党建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党建科研联合共建。近年来,先后与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共建多个科研教学平台、中心;联合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搭建了“湖南省长江经济带研究基地”;并组建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科研团队,共计申请项目19项、发表科研论文6篇、科研成果转换获得专利11项。


  构筑产才融合高地。依托专业和师资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与广东合创优品家具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座谈会;与阿里云(岳阳)创新中心苏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院就业工作小组成员分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地,加强与各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搭建人才输送通道。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1.07%,签约率为69.72%。


  五、工作成效显著,党建事业双丰收


  通过不懈努力,学院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不断提升。近3年来学院党委先后获得“湖南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五四红旗团委”“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课程思政成效显著。学院获批省级立项项目8项,其中省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湖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研究课题1项;发表论文3篇,出版案例集一部,《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课程建设和《市场营销学》课程获得省级一流课程、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等称号。


  党组织发展推动力尤为显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等3个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水平迈进一流。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1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在读博士3人。新引进海外留学背景教师10人、博士20人,选送5名青年教师去国外访学。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有效促进了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培养具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经管类人才提供了坚强保障。(单芳)


  (供稿单位:中共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委员会)

责任编辑:唐珩审核:张珺洁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2025-09-12 15:29:54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具有经管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强化思想引领,构建思政工作新格局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了《经管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经管学院旅游专业导师制试行方案》《经管学院关于学校职能部门(教辅单位)干部担任班级导师制度》等制度文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学院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正风肃纪、监督问责的管理办法,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坚持从严治党。班子成员每月报告“一岗双责”落实推进情况,开展调研访谈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10余次,“七进两联系”工作900余次,切实解决师生“急难盼愁”问题600余次。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理论学习等制度,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志愿服务等党员活动。学院现有教师党员研讨室3个,学生党员活动室5个,设立“历届红色规划文化长廊”“党建文化长廊”等多样化阵地,定期开展“1+3”学习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活动累计近300次。二、创新组织建设,打造党建工作新机制学院党委着力构建“四型”党支部样板,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构建“规范型”党支部。坚持支部设置标准化,所属党支部按期换届;坚持组织生活正常化,严格落实“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制度;坚持管理服务精细化,解决低年级学生党组织“空白点”问题;坚持工作制度体系化,院党组织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教师、学生党支部;坚持阵地建设规范化,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构建“学习型”党支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党员政治学习。把科研育人摆到突出位置,引领学生热爱科研,在学生中成立了“投身创新驱动科技点亮青春”科创小组,4年来学生课外科技作品97项。构建“服务型”党支部。建立网格化的党员先锋示范引领平台,通过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走进廉政教育基地、走进校区服务中心、走进地方服务中心等“四进”活动,打出“服务组合拳”。联合学校后勤服务中心,开展“卫生大清洁,党员我先行”等活动20余次;联系地方服务中心,开展“情系留守儿童,七彩关爱随行”等活动50余次。构建“创新型”党支部。结合学生工作和青年工作实际,创新性地开展了“爱国朗读活动”“党章装进行囊,信仰伴我远行”等具有影响的多项活动。学院支部积极打造“党建朋友圈”,凝聚“红色合伙人”,先后与校内外2个全国样板党支部联建共创。三、深化“课程思政”,探索育人新模式学院党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致力于培育具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以课程思政为载体、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驱动、以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企业家精神为内容的具有经管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注重顶层设计,科学系统谋划。学院党委充分挖掘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教育功能,并以“两课”“两线”为维度进行课程思政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已有3个项目获得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2篇。多方联动推进,全员参与实施。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收集相关思政资料,完成了教学大纲的修订,王淑霞等主编《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一经管类课程思政案例选编》教材,体现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育人实效。学院建立起以第一课堂为主,形成了具有经管特色的“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育人模式,从专业课程、职业操守、法律制度、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并实施,引导学生践行“崇廉尚洁,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开展“企业家论坛”“校友企业家联谊”等活动融合知与行,打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管类人才培养体系。四、服务地方发展,拓展党建新领域学院党委紧密结合长江经济带建设、湖南“三高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党建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党建科研联合共建。近年来,先后与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共建多个科研教学平台、中心;联合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搭建了“湖南省长江经济带研究基地”;并组建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科研团队,共计申请项目19项、发表科研论文6篇、科研成果转换获得专利11项。构筑产才融合高地。依托专业和师资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与广东合创优品家具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座谈会;与阿里云(岳阳)创新中心苏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院就业工作小组成员分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地,加强与各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搭建人才输送通道。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1.07%,签约率为69.72%。五、工作成效显著,党建事业双丰收通过不懈努力,学院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不断提升。近3年来学院党委先后获得“湖南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五四红旗团委”“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课程思政成效显著。学院获批省级立项项目8项,其中省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湖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研究课题1项;发表论文3篇,出版案例集一部,《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课程建设和《市场营销学》课程获得省级一流课程、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等称号。党组织发展推动力尤为显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等3个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水平迈进一流。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1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在读博士3人。新引进海外留学背景教师10人、博士20人,选送5名青年教师去国外访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有效促进了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培养具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经管类人才提供了坚强保障。(单芳)(供稿单位:中共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