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专题
张家界百岁抗战英雄彭长竹阅兵盛典后安详辞世 精神永存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作者:罗建辉 发布时间:2025-09-10 13:1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全国人民仍沉浸于庄严肃穆而又激动人心的氛围时,张家界市桑植县传来一则令人动容的消息——10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彭长竹,在桑植县民族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完九三阅兵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彭长竹,是桑植县空壳树乡罗家坪村龙咀岗组人。这位跨越世纪的老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抗日战争那段烽火岁月的亲历者。年轻时,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军旅,成为国民党第6军暂编第5师的一员,参与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彭长竹与战友们在新墙河、汨罗江等地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无数次的白刃战中,他毫不畏惧,直至右眼被刺刀击中,永远失去了光明。但这份伤痛并未击垮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随后,他又转战73军,参与了常德保卫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家园的坚固防线。


  彭长竹老人的英勇事迹,不仅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更在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纷纷对他进行了跟踪报道,让这位抗战老兵的故事传遍了千家万户,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彭长竹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社会各界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2025年8月29日,桑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领导专程前往桑植县民族中医院,看望这位抗战英雄,并送上了15000元的慰问金,以表达对老兵的敬意与感激。这份来自国家的温暖,让彭长竹老人感受到了后辈对他的尊重与铭记。


  尤为令人感动的是,桑植县县长梁高武对彭长竹老人的病情高度重视,不仅亲自交办、督办院长组织全力抢救,更在老人过世后,亲自带领县领导前往彭长竹的老家进行悼念,表达了对这位抗战英雄的深切哀悼与崇高敬意。梁高武的举动,不仅体现了政府对老兵的关怀与尊重,更彰显了社会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


  彭长竹老人的幺儿彭发伦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悲痛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各界关怀的感激。他说:“父亲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坚强。他常说,能够亲眼看到国家强大起来,是他最大的心愿。今天,他带着这份满足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知道,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罗建辉,系张家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家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唐珩审核:张珺洁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张家界百岁抗战英雄彭长竹阅兵盛典后安详辞世 精神永存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2025-09-10 13:18:10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全国人民仍沉浸于庄严肃穆而又激动人心的氛围时,张家界市桑植县传来一则令人动容的消息——10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彭长竹,在桑植县民族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完九三阅兵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彭长竹,是桑植县空壳树乡罗家坪村龙咀岗组人。这位跨越世纪的老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抗日战争那段烽火岁月的亲历者。年轻时,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军旅,成为国民党第6军暂编第5师的一员,参与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彭长竹与战友们在新墙河、汨罗江等地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无数次的白刃战中,他毫不畏惧,直至右眼被刺刀击中,永远失去了光明。但这份伤痛并未击垮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随后,他又转战73军,参与了常德保卫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家园的坚固防线。彭长竹老人的英勇事迹,不仅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更在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纷纷对他进行了跟踪报道,让这位抗战老兵的故事传遍了千家万户,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彭长竹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社会各界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2025年8月29日,桑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领导专程前往桑植县民族中医院,看望这位抗战英雄,并送上了15000元的慰问金,以表达对老兵的敬意与感激。这份来自国家的温暖,让彭长竹老人感受到了后辈对他的尊重与铭记。尤为令人感动的是,桑植县县长梁高武对彭长竹老人的病情高度重视,不仅亲自交办、督办院长组织全力抢救,更在老人过世后,亲自带领县领导前往彭长竹的老家进行悼念,表达了对这位抗战英雄的深切哀悼与崇高敬意。梁高武的举动,不仅体现了政府对老兵的关怀与尊重,更彰显了社会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彭长竹老人的幺儿彭发伦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悲痛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各界关怀的感激。他说:“父亲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坚强。他常说,能够亲眼看到国家强大起来,是他最大的心愿。今天,他带着这份满足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知道,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者:罗建辉,系张家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家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