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智思领航4.0”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青岛、日照、天津三地,探访了山东港口青岛港、日照港以及天津港,见证了中国港口在绿色智能转型中的成就,彰显了高质量港口管理中的中国智慧。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实践队队员目睹全球领先的自动化作业技术。码头采用A-TOS系统和自动导引车(AGV),实现了集装箱装卸运输全流程的高度自动化。其中A-TOS系统作为调度中枢,精准规划设备作业路径;AGV搭载传感定位系统,无人干预下完成集装箱转运。从装卸指令到堆场堆存全流程无人化,形成闭环自动化模式,既降误差又提效率,尽显智慧技术的革新力。
(图1:实践队成员们站在青岛港俯瞰平台观看自动化码头作业 张闻柏琳供图)
同样在绿色智能转型中展现亮眼成果的,还有日照港的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拥有国内首创的无人化全自动粮食装卸系统和亚洲最长的智能皮带输送系统,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与安全性。日照港通过自主研发的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技术,独创“三位一体”抑尘模式,较传统方式减少碳排放超30%,展示了港口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承诺。
(图2:日照港“三位一体”抑尘体系展示 柯怡涵供图)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码头创新应用“风光储荷一体化”技术,年发电量超过6000万千瓦时,实现了绿色电能自给自足,运营碳排放为零。
作业现场,码头采用多项智能化技术:摒弃传统磁钉导航,首创“5G+北斗”融合定位技术,实现运输车辆动态厘米级(精度5厘米)定位;采用“单小车岸桥+地面智能解锁站+ART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的水平运输模式,显著提升装卸作业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图3:天津港“5G+北斗”定位底盘车作业流程 苏佳怡供图)
此次调研让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高质量港口管理中的中国智慧,既体现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智能系统、日照港的绿色抑尘技术、天津港的零碳能源方案等硬核创新中,更凝结在对人才培养的长远布局里——以复合型人才支撑技术迭代,用持续学习能力保障管理升级。队员们表示,将把这些蕴含中国智慧的实践成果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在航海技术与数字化思维的融合中锤炼本领,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努力成为传承千年航运文明、驱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的新一代“智思”力量。
(图4:智思领航4.0实践队于天津港合影留念。苏佳怡供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