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专题
罗良才:坚持科技向善 共建创新金砖
    来源:经言智语微信公号 作者:罗良才 发布时间:2025-07-30 09:12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e33b12224d7882fd3ae6eaeb09a7a888.jpg


近期,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良才受邀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2025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在“以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化发展”分论坛以《坚持科技向善 共建创新金砖》为题做主旨发言。罗良才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嘉宾们的积极响应。会后,巴西、印度尼西亚等金砖国家与会代表与罗良才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加强与中国石油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现将发言全文整理分享如下,与大家分享关于科技创新如何赋能金砖国家发展、如何为全球进步注入新动能的思考。


dfb850ab8fe1a90706b86396be3fdbac.jpg


  科技创新: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动力”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力量,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升,都与科技突破带来的生产力变革紧密相连。从蒸汽机轰鸣开启工业革命,到电力、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重塑全球连接,再到今天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破解发展难题、拓展人类边界的“关键变量”。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更是解决全球性挑战的“金钥匙”——用清洁能源技术应对气候危机,用数字技术缩小知识鸿沟,用生物科技攻克疾病难题。可以说,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正在重新定义人类文明的形态与边界。


  近年来,金砖国家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中国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政策;俄罗斯将“技术主权完全独立”列为国家首要发展目标;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也都制定了清晰的国家创新战略和全面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国在航天、5G通信、高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5G网络覆盖全国每一个城镇、时速超350公里的高铁联通城乡,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推动了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然而,科技进步在为我们打开新的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数字鸿沟的裂痕正持续扩大,技术政治化、武器化的风险日益凸显,技术民族主义与孤立主义的倾向也在悄然抬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明确:科技发展的“方向标”是什么?答案很明确:坚持科技向善,坚持开放合作,以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化发展,就是我们的共同选择。


  金砖合作:科技创新的“最优解”与“必选项”


  2023年11月,中国面向全球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合作的方针办法和实践措施,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响。对金砖国家而言,科技创新合作不仅是“发展需求”,更是“战略必需”。金砖国家组织扩容后,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我们面临着共同挑战:如何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实现产业升级?如何用科技手段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如何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中发出“金砖声音”?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正是应对挑战的破局之道。开放合作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源互换”,而是思维的同频共振、目标的深度绑定,金砖国家的合作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凝聚科技创新合力,加速推进各成员国现代化进程。从2014年首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会议至今,我们已建立联合研究平台、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技术转移中心等机制,累计开展千余项合作项目,在农业、海洋与极地、基础研究、技术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更重要的是,金砖国家之间互补优势的叠加,创造了金砖科技创新合作的独特价值。中国与巴西的深海油气合作,正是科技向善与开放合作的生动实践。近十年来,中国与巴西陆续开展了20多个大型油气合作项目,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相继参与里贝拉、布兹奥斯、萨宾霍、拉帕、塞尔纳比等世界级油田项目,共同开展深海石油勘探开发、浮式生产储存提卸油海上平台(FPSO)等高技术领域油气合作。实践证明:金砖不是“封闭的俱乐部”,而是“开放的创新池”;不是“各自为战的竞技场”,而是“协同攻关的共同体”。


  向善而行:以“共建共治共享”应对全球挑战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深度重构。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性挑战,必须秉持科技向善和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让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源于多边、服务多边,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创造新引擎。


  基于以上思考,罗良才提出三点建议,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是完善“金砖科技治理体系”。健全金砖科技治理协调机构和协同工作机制,统筹科技政策协调、规则制定与争议解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包容的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确保不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平等参与科技发展、共享创新成果。


  二是深化“金砖科技合作机制”。优化现有部长会议、工作组等机制,强化机制“黏性”,扩大“金砖国家科技合作科技创新框架计划”下合作研究项目范围,更好发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作用,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合作走深走实。


  三是促进“金砖科技成果共享”。聚焦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农业科技等金砖国家共同关切的领域,鼓励跨国企业、高校向其他金砖国家开放专利池、技术标准,孵化培育一批可在金砖国家“复制”的硬科技企业,推动“需求牵引—联合研发—成果共享”的全链条合作。


  正如中国古语所言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巴西也有谚语 “一根甘蔗难榨糖,众人团结力量强”,这深刻揭示了团结协作、凝聚智慧的力量。金砖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不仅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全球南方的前途,关乎人类文明的未来。让我们以“科技向善”为灯塔,以“开放合作”为舟楫,推动金砖科技创新合作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未来,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以更坚定的步伐推进创新合作,让创新的光芒照亮金砖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现代化征程!当巴西的热带雨林、俄罗斯的广袤雪原、印度的恒河之滨、南非的好望角与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成为创新合作的见证者与参与者,金砖国家必将为全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动荡变局中的稳定锚、和平发展的压舱石!(罗良才)

责任编辑:唐珩审核:高海仙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罗良才:坚持科技向善 共建创新金砖
来源:经言智语微信公号 2025-07-30 09:12:34
      近期,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良才受邀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2025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在“以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化发展”分论坛以《坚持科技向善共建创新金砖》为题做主旨发言。罗良才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嘉宾们的积极响应。会后,巴西、印度尼西亚等金砖国家与会代表与罗良才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加强与中国石油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现将发言全文整理分享如下,与大家分享关于科技创新如何赋能金砖国家发展、如何为全球进步注入新动能的思考。科技创新: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动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力量,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升,都与科技突破带来的生产力变革紧密相连。从蒸汽机轰鸣开启工业革命,到电力、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重塑全球连接,再到今天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破解发展难题、拓展人类边界的“关键变量”。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更是解决全球性挑战的“金钥匙”——用清洁能源技术应对气候危机,用数字技术缩小知识鸿沟,用生物科技攻克疾病难题。可以说,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正在重新定义人类文明的形态与边界。近年来,金砖国家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中国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政策;俄罗斯将“技术主权完全独立”列为国家首要发展目标;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也都制定了清晰的国家创新战略和全面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国在航天、5G通信、高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5G网络覆盖全国每一个城镇、时速超350公里的高铁联通城乡,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推动了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科技进步在为我们打开新的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数字鸿沟的裂痕正持续扩大,技术政治化、武器化的风险日益凸显,技术民族主义与孤立主义的倾向也在悄然抬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明确:科技发展的“方向标”是什么?答案很明确:坚持科技向善,坚持开放合作,以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化发展,就是我们的共同选择。金砖合作:科技创新的“最优解”与“必选项”2023年11月,中国面向全球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合作的方针办法和实践措施,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响。对金砖国家而言,科技创新合作不仅是“发展需求”,更是“战略必需”。金砖国家组织扩容后,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我们面临着共同挑战:如何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实现产业升级?如何用科技手段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如何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中发出“金砖声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正是应对挑战的破局之道。开放合作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源互换”,而是思维的同频共振、目标的深度绑定,金砖国家的合作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凝聚科技创新合力,加速推进各成员国现代化进程。从2014年首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会议至今,我们已建立联合研究平台、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技术转移中心等机制,累计开展千余项合作项目,在农业、海洋与极地、基础研究、技术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金砖国家之间互补优势的叠加,创造了金砖科技创新合作的独特价值。中国与巴西的深海油气合作,正是科技向善与开放合作的生动实践。近十年来,中国与巴西陆续开展了20多个大型油气合作项目,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相继参与里贝拉、布兹奥斯、萨宾霍、拉帕、塞尔纳比等世界级油田项目,共同开展深海石油勘探开发、浮式生产储存提卸油海上平台(FPSO)等高技术领域油气合作。实践证明:金砖不是“封闭的俱乐部”,而是“开放的创新池”;不是“各自为战的竞技场”,而是“协同攻关的共同体”。向善而行:以“共建共治共享”应对全球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深度重构。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性挑战,必须秉持科技向善和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让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源于多边、服务多边,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创造新引擎。基于以上思考,罗良才提出三点建议,与各位同仁探讨:一是完善“金砖科技治理体系”。健全金砖科技治理协调机构和协同工作机制,统筹科技政策协调、规则制定与争议解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包容的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确保不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平等参与科技发展、共享创新成果。二是深化“金砖科技合作机制”。优化现有部长会议、工作组等机制,强化机制“黏性”,扩大“金砖国家科技合作科技创新框架计划”下合作研究项目范围,更好发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作用,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合作走深走实。三是促进“金砖科技成果共享”。聚焦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农业科技等金砖国家共同关切的领域,鼓励跨国企业、高校向其他金砖国家开放专利池、技术标准,孵化培育一批可在金砖国家“复制”的硬科技企业,推动“需求牵引—联合研发—成果共享”的全链条合作。正如中国古语所言“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巴西也有谚语“一根甘蔗难榨糖,众人团结力量强”,这深刻揭示了团结协作、凝聚智慧的力量。金砖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不仅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全球南方的前途,关乎人类文明的未来。让我们以“科技向善”为灯塔,以“开放合作”为舟楫,推动金砖科技创新合作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未来,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以更坚定的步伐推进创新合作,让创新的光芒照亮金砖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现代化征程!当巴西的热带雨林、俄罗斯的广袤雪原、印度的恒河之滨、南非的好望角与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成为创新合作的见证者与参与者,金砖国家必将为全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动荡变局中的稳定锚、和平发展的压舱石!(罗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