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科技城新区特种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特材院”)在科技城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获批《超硬界面冶金技术智造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是特材院从系列特种材料研究成果中,瞄准高端制造业,精心组织规划实质转化的首个产业项目,也是2025年新区首批“先投后股”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之一。
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特材院在特种材料领域产业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这也是新区机制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实践。
产-学-研:三重验证的铁三角
特材院重点孵化的《超硬界面冶金技术智造产业化项目》,是以金刚石超硬材料为核心,利用其高透光性、超高硬度及化学稳定性,与不同特种材料结合,创新研发、生产既可以满足传统工业领域的高精尖工具,更是向高端光电领域跨越,成为培育钻石、高功率激光器、红外探测、半导体散热等领域进军的高新项目。
本项目是新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同时,特材院深化产学研合作,将其延伸至国际层面,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等世界级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
基于共同目标,双方决定在中国科技城共建国际前沿技术攻坚团队,致力于攻克高性能金刚石特种材料的工艺制备与调控核心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金刚石功能化应用的边界不断拓展,消费电子、新能源等产业也将其视为解决散热难题的关键方案。功能性金刚石市场规模将迎来指数级增长。
特材院充分利用院长晏敏皓院士在材料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先进平台,专注于特种材料的创新研究,为产学研转化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同时,与扎根金刚石工具行业长达37年,拥有独特金刚石产品制备工艺技术,并被索尼等国际公司技术认可的李开团队合作,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将实验室μ级精度突破与工业化生产稳定性完美结合,为项目后续规模化、高品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μ级硬核:政策背书,科技护航,品质坚实,市场高端
《超硬界面冶金技术智造产业化项目》对标德、日先进工艺,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显著降低能耗,并突破性地实现了μ级超高精度加工,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
项目精准聚焦高“工业强国”战略,其技术领先性与产业化潜力高度契合新区政府“先投后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
在政府背书的有力支撑下,项目通过“先投后股”政策获得了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化的全周期资金保障,为项目顺利落地与快速发展构筑了坚实后盾,同时,这也充分彰显了新区政府对突破性先进技术的战略和力度。
产业落地:构建科学全链条生态
特材院与李开团队共同成立的四川精励智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技术-市场-生产”全链条整合的初步实现。
技术端:项目将联合大院大所研发平台资源,对关键技术、工艺和材料进行专利技术布局。
生产端:引入顶尖工艺专家,建设现代化、智能化产线,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
市场端:产品多样,可覆盖低、中、高端各种行业切、钻、削、磨需求,以及无磁性超硬加工工具、半导体金刚石导热材料、航空航天高精镜片切磨工具和材料、骨科医疗与整形工具等等。
未来展望:打造特种材料产业新高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特材院锚定作为“工业牙齿”的关键组成部分的高性能工具领域,其未来需求必将伴随工业升级持续增长,超硬工具凭借其卓越性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特材院将持续发挥在特种材料研发领域的核心优势,坚持以技术为主导,特别是依托其在新型特种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加速推动更多尖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服务国家高端制造战略贡献坚实的“科技城力量”。
(数据来源:绵阳科技城新区特种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