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政务公开
陕西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十项重点任务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艾永华 发布时间:2022-03-18 15:17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确保粮食面积4505万亩以上、总产达1270万吨


  ■推动生猪存栏量稳定在900万头左右


  ■高质高效建设300万亩高标准农田


  ■争创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打造120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区


  ■创建50个省级百强示范社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狠抓落实,统筹抓好十项重点任务。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组织推进抓好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抓牢“以秋补夏”扩面积行动、抓实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三大行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4505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270万吨。


  多措并举保障稳定供给。调优养殖结构,推动生猪存栏量稳定在900万头左右。提升果业质效,增加蔬菜产能,同步抓好低效茶园改造和标准化茶园建设,做精做优中药材、食用菌和特色瓜果。


  下茬立势打牢农业基础。推进种业振兴,提升良种生产供应保障能力。高质高效建设300万亩高标准农田。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良田良法集成配套。


  突出特色培育全产业链。统筹中央、省上重大项目,争创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产业强镇,创建20个省级园区,培育50个左右加工型龙头企业、20个影响力大的区域品牌。


  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聚焦4大旱作区,推广8种节水模式,打造120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绿色防控、精准用药、测土施肥等技术集成推广。打好全面禁渔持久战。


  织密筑牢产业安全防线。加强重大疫病防控,构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全面推行合格证制度,健全安全追溯体系。集中开展一系列专项执法活动,在守护农业发展生命线上下硬功、出实招。


  统筹协调推进乡村建设。动员群众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抓好厕所革命,今年新建22.4万座厕所。紧盯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最急需的方面,逐步完善基础设施。


  典型引领加强乡村治理。抓好典型推广,再打造1—2个全国典型案例。创建示范村镇,持续深化5个国家级、11个省级示范县(区)和101个示范镇村创建。


  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内实现“空壳村”基本清零,薄弱村占比减少5个百分点。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50个省级百强示范社、7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


  久久为功抓好人才培育。加快构建以主体人才为一体、支撑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为两翼的人才培育体系。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更多人才投身“三农”事业,建功乡村振兴。


  (记者 艾永华)

责任编辑:王文钰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陕西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十项重点任务
来源:陕西日报 2022-03-18 15:17:48
      ■确保粮食面积4505万亩以上、总产达1270万吨■推动生猪存栏量稳定在900万头左右■高质高效建设300万亩高标准农田■争创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120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区■创建50个省级百强示范社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狠抓落实,统筹抓好十项重点任务。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组织推进抓好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抓牢“以秋补夏”扩面积行动、抓实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三大行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4505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270万吨。多措并举保障稳定供给。调优养殖结构,推动生猪存栏量稳定在900万头左右。提升果业质效,增加蔬菜产能,同步抓好低效茶园改造和标准化茶园建设,做精做优中药材、食用菌和特色瓜果。下茬立势打牢农业基础。推进种业振兴,提升良种生产供应保障能力。高质高效建设300万亩高标准农田。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良田良法集成配套。突出特色培育全产业链。统筹中央、省上重大项目,争创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产业强镇,创建20个省级园区,培育50个左右加工型龙头企业、20个影响力大的区域品牌。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聚焦4大旱作区,推广8种节水模式,打造120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绿色防控、精准用药、测土施肥等技术集成推广。打好全面禁渔持久战。织密筑牢产业安全防线。加强重大疫病防控,构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全面推行合格证制度,健全安全追溯体系。集中开展一系列专项执法活动,在守护农业发展生命线上下硬功、出实招。统筹协调推进乡村建设。动员群众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抓好厕所革命,今年新建22.4万座厕所。紧盯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最急需的方面,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典型引领加强乡村治理。抓好典型推广,再打造1—2个全国典型案例。创建示范村镇,持续深化5个国家级、11个省级示范县(区)和101个示范镇村创建。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内实现“空壳村”基本清零,薄弱村占比减少5个百分点。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50个省级百强示范社、7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久久为功抓好人才培育。加快构建以主体人才为一体、支撑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为两翼的人才培育体系。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更多人才投身“三农”事业,建功乡村振兴。(记者艾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