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综合资讯
杜小刚:彰显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无锡担当
    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杜小刚 发布时间:2022-02-13 08:3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物《群众》杂志2022年第3期“思想理论版”刊发市委书记杜小刚署名文章《彰显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无锡担当》。

a3952235e7f1986c2ff8cd21b27982fd.jpg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新时代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嘹亮号角。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回答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是省党代会精神的“经济篇章”。无锡将坚决贯彻省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切实扛起“三大光荣使命”,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上取得新成效,在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上迈出新步伐,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全面展示无锡担当、贡献无锡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聚焦稳步提升、稳定增长,巩固经济发展良好态势。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不偏向,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内需外需协同拉动,牢牢稳住经济大盘,力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位居苏南前列。持之以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与重点央企、知名民企、外资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等深度合作,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旗舰项目,坚持一季度一观摩,提高签约项目备案率、备案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资完成率、项目竣工率,推动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富含金量、更有获得感的政策措施,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渠道,出台优化营商环境5.0版方案,切实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聚焦自立自强、自主可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念和毅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全面贯彻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高水平打造太湖湾科创带、梁溪科技城等科创片区,推动太湖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科创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用好“揭榜挂帅”“一所一策”等机制,加强“卡脖子”技术集中攻关,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基础再造、卓越产业链打造、未来产业培育等重点工程,加强对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发展的跟踪,全力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更加积极的“太湖人才计划”,制定开放的人才科研特区政策,集聚一批海内外顶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快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

3aa2c03bc71c981413e7dd68f223d529.jpg

三是聚焦数字引领、创新赋能,积极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坚持技术和城市“为人而转”,研究编制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出台推动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加快建设高水平“数字无锡”。推进数字新基建,全市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积极布局关键共性和前瞻引领的数字技术,聚焦高端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加快打造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实施新一轮企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方案、企业数字化转型“十百千万”工程,推进智慧道路、智慧建筑、智慧医疗等生活应用,强化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孵化效应,开发更多能够“唤醒”工业、“焕新”城市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a37f89bcc2fc99765f4bb354dc449115.jpg

四是聚焦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突破,着力在高标准市场体系、“放管服”改革、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让改革红利更加可感可及、更显综合效能。提高市场化投融资能力,用足用好权益性融资等融资模式,加大头部基金引进力度。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股权多元化和混改力度,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促进国企更好服务全市发展战略。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政策措施,高水平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建设,推进西港特区2.0升级版建设,落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6+N”政策,大力推进“区政合一”“一区多园”新发展模式,提升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美誉度。

842e3225127a8c6d2b7b1f4bcc70c994.jpg

五是聚焦协调联动、协同一体,统筹推进城乡区域融合。

主动融入、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省“1+3”重点功能区、苏锡常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以共建环太湖科创圈为依托,加快建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等平台,加快锡澄锡宜一体化步伐,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加快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改造升级、无锡(江阴)港融入上海港,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统筹推进城市更新,高标准建设太湖新城、蠡湖未来城等重点片区,推进国际会议中心等功能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稳妥建设现代“美丽农居”。

efea9e1415c38462f2d6c1673c1fefde.jpg

六是聚焦减污降碳、减排节能,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总体方案,高标准加快推进中瑞低碳生态城、零碳技术产业园等试点示范,推进脱碳产业技术、零碳能源消费、固碳资源供给、控碳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全面实施“京杭运河无锡段及梁溪河”整治提升“美丽河湖”一号工程,扎实做好治气、治土、治固废等工程,实施一批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压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对污染防治攻坚不力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启动收取惩戒金、暂停建设项目申报等惩戒举措预警,出台并实施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更加有力推进美丽无锡建设。

.

七是聚焦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制定实施无锡共同富裕行动计划,出台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更大范围推进“微幸福”民生工程,全面提升为民办实事项目质量,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市妇儿中心、精卫中心二期、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救助管理站等项目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三名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启动植物园、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奥体中心等建设。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建好市美术馆、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等设施,打造市交响乐团,增加高品质文化供给。

八是聚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全市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抓好“人物环境”同防,扎实推进疫情防控“红黑榜”考核、疫苗应接尽接、P3实验室建设运用等工作,筑牢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严密防线。深入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试点,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推进平安无锡、法治无锡建设,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重塑辅警、城管、网格员、社区等制度,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活动,完善“接访变下访”“一访定心”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吴昱审核:周益威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杜小刚:彰显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无锡担当
来源:《群众》杂志 2022-02-13 08:38:21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物《群众》杂志2022年第3期“思想理论版”刊发市委书记杜小刚署名文章《彰显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无锡担当》。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新时代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嘹亮号角。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回答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是省党代会精神的“经济篇章”。无锡将坚决贯彻省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切实扛起“三大光荣使命”,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上取得新成效,在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上迈出新步伐,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全面展示无锡担当、贡献无锡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聚焦稳步提升、稳定增长,巩固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不偏向,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内需外需协同拉动,牢牢稳住经济大盘,力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位居苏南前列。持之以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与重点央企、知名民企、外资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等深度合作,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旗舰项目,坚持一季度一观摩,提高签约项目备案率、备案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资完成率、项目竣工率,推动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富含金量、更有获得感的政策措施,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渠道,出台优化营商环境5.0版方案,切实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聚焦自立自强、自主可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一百年不动摇”的信念和毅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全面贯彻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高水平打造太湖湾科创带、梁溪科技城等科创片区,推动太湖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科创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用好“揭榜挂帅”“一所一策”等机制,加强“卡脖子”技术集中攻关,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基础再造、卓越产业链打造、未来产业培育等重点工程,加强对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发展的跟踪,全力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更加积极的“太湖人才计划”,制定开放的人才科研特区政策,集聚一批海内外顶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快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三是聚焦数字引领、创新赋能,积极促进城市转型发展。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坚持技术和城市“为人而转”,研究编制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出台推动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加快建设高水平“数字无锡”。推进数字新基建,全市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积极布局关键共性和前瞻引领的数字技术,聚焦高端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加快打造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实施新一轮企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方案、企业数字化转型“十百千万”工程,推进智慧道路、智慧建筑、智慧医疗等生活应用,强化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孵化效应,开发更多能够“唤醒”工业、“焕新”城市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四是聚焦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突破,着力在高标准市场体系、“放管服”改革、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让改革红利更加可感可及、更显综合效能。提高市场化投融资能力,用足用好权益性融资等融资模式,加大头部基金引进力度。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股权多元化和混改力度,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促进国企更好服务全市发展战略。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政策措施,高水平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建设,推进西港特区2.0升级版建设,落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6+N”政策,大力推进“区政合一”“一区多园”新发展模式,提升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美誉度。五是聚焦协调联动、协同一体,统筹推进城乡区域融合。主动融入、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省“1+3”重点功能区、苏锡常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以共建环太湖科创圈为依托,加快建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等平台,加快锡澄锡宜一体化步伐,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加快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改造升级、无锡(江阴)港融入上海港,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统筹推进城市更新,高标准建设太湖新城、蠡湖未来城等重点片区,推进国际会议中心等功能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稳妥建设现代“美丽农居”。六是聚焦减污降碳、减排节能,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总体方案,高标准加快推进中瑞低碳生态城、零碳技术产业园等试点示范,推进脱碳产业技术、零碳能源消费、固碳资源供给、控碳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全面实施“京杭运河无锡段及梁溪河”整治提升“美丽河湖”一号工程,扎实做好治气、治土、治固废等工程,实施一批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压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对污染防治攻坚不力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启动收取惩戒金、暂停建设项目申报等惩戒举措预警,出台并实施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更加有力推进美丽无锡建设。七是聚焦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制定实施无锡共同富裕行动计划,出台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更大范围推进“微幸福”民生工程,全面提升为民办实事项目质量,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市妇儿中心、精卫中心二期、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救助管理站等项目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三名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启动植物园、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奥体中心等建设。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建好市美术馆、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等设施,打造市交响乐团,增加高品质文化供给。八是聚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全市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抓好“人物环境”同防,扎实推进疫情防控“红黑榜”考核、疫苗应接尽接、P3实验室建设运用等工作,筑牢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严密防线。深入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试点,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推进平安无锡、法治无锡建设,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重塑辅警、城管、网格员、社区等制度,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活动,完善“接访变下访”“一访定心”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