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6日讯(李德金)2021年10月16日,新华出版社在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的办公大楼会议室,举办“王金铃《冬奥赋》作品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新华出版社的负责同志;《冬奥赋》作者王金铃先生;文学界的著名作家、资深评论家;文史及钟鼎文化专家;体育界从事奥运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有关栏目、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有关媒体的编辑记者,共计30余人。研讨会还特地邀请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张筠英夫妇,在专家研讨发言前,现场做了《冬奥赋》全文的激情朗诵表演。研讨发言中,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对该社恰逢其时的出版《冬奥赋》及召开研讨会的卓识与举措,《冬奥赋》的内容及其面世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更大层面深度上宣介利用该赋,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一些见地独到的倡议和建言。
10月16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張筠英夫妇共同朗诵王金铃创作的《冬奥赋》作品。他们曾于1953年和1955年分别为毛泽东主席献过花。
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一致高度评价王金铃先生历经数年所撰成并注释的《冬奥赋》。
《冬奥赋》系王先生继为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所创作的人文奥运的标志性作品《奥运赋》之后,创作撰写的又一咏颂北京冬奥的佳篇力作。《奥运赋》的发表,轰动了当时中外文坛和体坛,成为志永北京奥运的经典作品。中国科学院特地立项,将其全文镌铸在北京奥运纪念钟上,并永久安放在北京奥运村的中心高阜处。由国家层面将一篇文学作品铸钟以志,实为中外亘古所未有,同时也开启了当代钟鼎文化之发端。《奥运赋》影响所及,已被社会作为一项特殊的普世文化加以开发:既有国家和地方组织的上百场规模不等的朗诵活动,亦有诸如刺绣、雕刻、挂历、剪纸、竹简、瓷印等文创开发及书法公益扶贫项目。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组委通过由我国北京、张家口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从而使北京成为世界首座既举办夏奥又举办冬奥的双奥城市以来,在各界对用双赋讴歌双奥的殷切期待下,经过六年的酝酿准备,王先生终于完成了《冬奥赋》及其注释的创作,并由新华出版社于今年五月正式出版面世。
《冬奥赋》秉承《奥运赋》的传统赋文体的经典撰写原则,总揽中外寒域先民所创使冰用雪的悠久历史,以及人类开展冰雪运动的衍化历程,立体地、全方位地诠释了冬运之渊源,冬季奥运的途舛而偶成的百年史,并凸现了中华民族悠邈卓拔罕有其匹的万年冰雪术业,及历朝历代所开展的冰雪运动的典型史例。阐述了北京首创一城双奥的重大意义,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的历史尊望,山川形胜以及独具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善俱齐的办会优势。述录了伟奇雄阔的冰雪赛地场馆的建立,至善至畅的交通通讯设施,意远形著的北京冬奥的“理念”“宗旨”“会徽”“吉祥物”,融涵了中华文明及冬奥精神之备办启典,以及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冰雪项目比赛中,或夺人心魄,或娱目悦情的景象,并以“冰雪与激情共融,比赛同友谊并兼。亦隆亦盛,乃经乃典,史无前”为结语,总结并志出了北京冬奥厥旷奥史的殊勋伟举。总体而言,该赋行文,驰骛中外,视野宏阔;议论简言达旨,文至理透;叙事条贯统序,首尾圆合。笔提毫点,涉百科如指掌;文气古雅,读之酣畅成诵。且正文和注释中,录列融入了众多中外古今地理知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内容,将冬奥文化与中华文明交相互映,使该赋具有了独特的百科性、文学性、史学性和美学性。鉴此,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赋填补了奥运文化中有关冬奥的该题材的文学空白,从文学上对双奥旷典完成了彰史志永的全涵盖,具备并涵括了构成冬奥史诗的诸多要素,堪称廿四届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佳篇力作,其意义和影响将远远超出纯文学的范畴。于此同时,与会专家还总体回顾和研评了王先生从2005年起,为我国双奥所撰写的发表在光明日报的《奥运赋》《厉兵赋》及新撰的《冬奥赋》三赋,泰山出版社和新华出版社分别出版的注释版《奥运赋》《冬奥赋》二书,及《文艺报》所发的“创立中国的奥林匹克文学”的论文,历时16年的三赋二书一论的创作完成,为我国文学新门类“中国奥林匹克文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从理论还是作品内容涵盖及其社会影响,王先生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国奥林匹克文学的创始人。这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世界奥运文化史上,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与会专家在研讨中,还特别议及年届八旬的王先生何以还能创作出彪炳奥史的文学作品的原由。王金铃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资深翻译家,当代辞赋家。几十年来正式出版的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理论专著、文史类作品等五十余部,二千余万字。文学创作包括长篇小说、散文、戏剧、电影剧本、辞赋等;文学翻译涉及英、美、俄、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古典和现代文学作品。另外,还有个人的文论和译论等专著。因其所撰赋作内容文涉国政、国史、国学、国是等重大课题,并影响广泛,故被誉为“国赋大家”。其代表作百万言的《虞舜大传》,被文史界誉为“描写中华万年创世史”“填补史前文学空白”的“反映人类史前的第一奇书”。鉴于他在学术上的影响和知名度,从未晤面的世界文坛巨擘,美国著名作家欧文·华莱士的家人,遵华氏生前遗愿将华氏终生近三千万言的全部作品授予王先生独家翻译权和专有出版权。对此轰动世界的文界盛举,中外传媒载文称“是世界翻译史和出版史上极为罕见的”。故尔,王先生被业界公誉为“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当代文学家。2003年2月23日,美国《国际日报》亦因他著述丰厚,作品颇具文史价值且影响广泛,称其为“廿世纪世界五大畅销书之一华人作家”。
《冬奥赋》作品
在热议《冬奥赋》出版的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同时,不少专家还吁倡,为弘扬中华悠久历史文明及北京双奥精神,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将《奥运赋》《冬奥赋》列入高中以上程度的课本教材。有的专家还建言,在已有奥运金镛的情况下,用《冬奥赋》作铭文镌铸“冬奥宝鼎”,这样便使国之重器钟鼎并立,至尊至祥,让北京双奥的标志性作品及其所承载的奥运精神,百代传承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