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制度”的战略部署,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紧扣“产业链上建支部,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成立机电设备制造产业链党委,精心打造“驱动未来·智行链盟”党建品牌,着力构建“一张网、一盘棋、一条心”的工作格局,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链上”堡垒,织密组织体系“一张网”。一是推动全域覆盖。组建产业链党委,成员由属地党政领导同志与30家链上企业党组织书记共同组成,有效打破部门壁垒,构建了“党政企”协同联动的组织架构。深入开展企业党建情况摸排,通过单独或联合组建等方式,实现链上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以党建为纽带,把上下游企业拧成一股绳,一起谋进步、求发展。二是畅通运行机制。创新推行“月度轮值主席”制度,由各企业党组织书记担任轮值主席,明确任期内的“四个一”职责(牵头一次联合主题党日、组织一次技术供需对接、走访一家链上企业、推动一项协作事项落地),进一步深化了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对接,构建起“党建引领、企业轮值、链上协同”的协同共进生态。三是集聚发展要素。创建“链上资源云图”,整合发布企业设备共享、技术供需、人才流动等要素信息,推动高端设备跨企业共享,举办“链上英才”联合招聘与技能比武,以组织力量促成资源联享、技术联攻、市场联拓与人才联育,将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和发展动能。
优化“链上”服务,下好协同共赢“一盘棋”。一是“红色代办”精准赋能。构建“1+1+N”红色代办团队,为“链上”企业配备“1名科级干部党建指导员+1名项目秘书+N名服务专员”,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按照“日常运营-技改扩能-问题协调-政策对接”四个维度,明确政策宣传、手续协办、问题协调等“十项职责”,切实把组织力量转化为服务效能。二是“村企共建”促进融合。创新开展“红色纽带·村企共建”行动,组织5家链上企业党支部与11个重点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企业为乡村提供就业岗位、技术支持和发展理念,乡村为企业提供劳动力、应用场景和人文支撑,构建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赢”的城乡融合新格局。三是“心愿征集”畅通诉求。聚焦企业用工、审批等经营难题和员工生活、发展等个人诉求,创新建立微心愿“线上扫码提+线下信箱投”双通道收集机制,构建“党委统一受理-专班会商研判-部门限时办结-回访评价销号”的闭环服务机制,有效打通了服务企业和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将组织关怀精准送达产业链的每个“神经末梢”。
驱动“链上”创新,凝聚产业发展“一条心”。一是建强“技术红盟”,聚力攻关强链。与江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协会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建“技术红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依托链主企业英搏尔、链上企业天荣等,高标准打造集工业科技展馆、技术实训基地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将其建设为展示产业链前沿技术、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阵地,推动产学研合作实体化、阵地化,为产业链升级提供硬核支撑。二是树立“先锋旗帜”,示范引领稳链。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在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全面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新打造“先锋论坛”,将其建设为链上党员交流经验、分享技术、协同攻关的平台,通过典型引路、榜样带动,有效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在保生产、促稳定、强技术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与稳定水平。三是融通“生态圈层”,辐射赋能兴链。党委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主动链接“四会”资源,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与科学技术促进会共建专家工作站,开展技术诊断12次;联合农业技术协会开拓智慧农机等新应用场景3个;会同科技创业者协会开展“芯片与未来出行”等主题沙龙3场;依托科普志愿者协会组织“科技进企业”活动8场,覆盖一线职工1000余人,有效激发了全链条创新活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吴店镇“驱动未来·智行链盟”机电设备制造产业链党委将继续深耕“链上”党建,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吴全忠 郭海洋 梁悦)
(供稿单位: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