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综合资讯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公费师范生国家认同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作者:罗碧琼 发布时间:2024-08-05 14:50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国家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观念的交流也愈发频繁。因此,培养公费师范生的国家认同感,强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认知——国家认同教育的基础

  第一,从国家发展现实的认知维度。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系中,国家制度的形成是基于“政治国家和非政治国家之间的妥协”,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必须兼顾不同阶级(层)的价值诉求,并充分尊重社会现实。为了增强公费师范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必须正视国家现实,对国家发展现状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深入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改革。

  第二,从国际政经格局和国家地位的认知维度。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强调,人是国家的尺度,国家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尺度。在非均衡发展的当今世界,公费师范生必须清醒认识这些差距,才能对国家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衷心拥护。实现国家认同,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入理解国家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与实际效用。

  第三,从国家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认知维度。从时间维度看,国家结构体系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妥善处理社会与国家在历史、当下及未来之间的关系。准确的国家方向认知,保证了国家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从而化为社会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内化——国家认同教育的关键

  认知侧重于个体对国家历史与现状的认识和理解,解决的是国家认同的方向问题,即“认同什么”的问题。而内化则是个体对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认可,即个体在认知基础上对国家历史、国家精神、发展道路、发展成就、发展战略及发展理念的情感体验——认可,解决的是“个体对国家认同内容的认可”的问题,即国家认同教育中的情感体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国家认同的情感教育,促进个体将国家认同内容内化为情感的一部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内化教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的内化教育。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内化为个体的历史文化自豪感,将近代中国不屈不挠的革命史内化为个体的革命光荣感。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在自媒体时代泛滥。对此,思想政治教育需从理论上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批驳,并加强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中华民族历史教育。

  第二,强化中国精神,其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认同教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这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尤其是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传承下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往往表现为中华民族儿女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国精神的传承是公费定向师范生国家认同的精神基础,是支撑一个国家团结前行的精神力量。

  第三,强化对社会自信和国家发展认同教育,包括对国家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及发展理念的认同教育。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在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认同国家发展道路、理论、制度选择的现实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社会自信和国家发展是增强公费定向师范生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如果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与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缺乏正确理解,就无法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制度与理论优势,就会削弱国家认同。

  三、抓手——国家认同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第一,开设国家认同教育的专题讲座,以理论专题的形式向公费师范生宣讲国家认同思想,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和组织,出于政治操弄需要和意识形态偏见,对中国内外政策和有关立法修法议程横加指责、抹黑、攻击,对中国发展进行歪曲、诋毁、遏制和打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结合国家认同思想,通过专题讲座,使广乡村教师自觉向国家认同靠拢,为国家认同争取民意基础和理论阵地。

  第二,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学术科研,通过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国家认同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现行制度。国家认同教育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维护国家制度的教育。要准确把握国家认同思想,需要我们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梳理国家认同思想的内在逻辑,解答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热点和难点,与抹黑、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丑化国家英雄人物的不端舆论和行为作斗争,通过理论辐射形成公费师范生国家认同合力,在任何时期都能自觉维护国家现行制度。

  (作者:罗碧琼,湖南文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教育。本文为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三全育人’背景下乡村教师培养‘生命’模式研究”(21C17)、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政策现代化研究”(22A0494 )阶段性成果)和2023年湖南省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自筹课题“以学校为主导的乡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XSP2023JYC156)。

责任编辑:钱一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公费师范生国家认同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2024-08-05 14:50:01
      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国家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观念的交流也愈发频繁。因此,培养公费师范生的国家认同感,强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一、认知——国家认同教育的基础第一,从国家发展现实的认知维度。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系中,国家制度的形成是基于“政治国家和非政治国家之间的妥协”,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必须兼顾不同阶级(层)的价值诉求,并充分尊重社会现实。为了增强公费师范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必须正视国家现实,对国家发展现状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深入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第二,从国际政经格局和国家地位的认知维度。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强调,人是国家的尺度,国家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尺度。在非均衡发展的当今世界,公费师范生必须清醒认识这些差距,才能对国家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衷心拥护。实现国家认同,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入理解国家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与实际效用。第三,从国家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认知维度。从时间维度看,国家结构体系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妥善处理社会与国家在历史、当下及未来之间的关系。准确的国家方向认知,保证了国家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从而化为社会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二、内化——国家认同教育的关键认知侧重于个体对国家历史与现状的认识和理解,解决的是国家认同的方向问题,即“认同什么”的问题。而内化则是个体对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认可,即个体在认知基础上对国家历史、国家精神、发展道路、发展成就、发展战略及发展理念的情感体验——认可,解决的是“个体对国家认同内容的认可”的问题,即国家认同教育中的情感体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国家认同的情感教育,促进个体将国家认同内容内化为情感的一部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内化教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的内化教育。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内化为个体的历史文化自豪感,将近代中国不屈不挠的革命史内化为个体的革命光荣感。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在自媒体时代泛滥。对此,思想政治教育需从理论上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批驳,并加强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第二,强化中国精神,其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认同教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这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尤其是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中传承下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往往表现为中华民族儿女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国精神的传承是公费定向师范生国家认同的精神基础,是支撑一个国家团结前行的精神力量。第三,强化对社会自信和国家发展认同教育,包括对国家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及发展理念的认同教育。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在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认同国家发展道路、理论、制度选择的现实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社会自信和国家发展是增强公费定向师范生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如果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与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缺乏正确理解,就无法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制度与理论优势,就会削弱国家认同。三、抓手——国家认同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第一,开设国家认同教育的专题讲座,以理论专题的形式向公费师范生宣讲国家认同思想,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和组织,出于政治操弄需要和意识形态偏见,对中国内外政策和有关立法修法议程横加指责、抹黑、攻击,对中国发展进行歪曲、诋毁、遏制和打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结合国家认同思想,通过专题讲座,使广乡村教师自觉向国家认同靠拢,为国家认同争取民意基础和理论阵地。第二,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学术科研,通过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国家认同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现行制度。国家认同教育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维护国家制度的教育。要准确把握国家认同思想,需要我们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梳理国家认同思想的内在逻辑,解答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热点和难点,与抹黑、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丑化国家英雄人物的不端舆论和行为作斗争,通过理论辐射形成公费师范生国家认同合力,在任何时期都能自觉维护国家现行制度。(作者:罗碧琼,湖南文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教育。本文为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三全育人’背景下乡村教师培养‘生命’模式研究”(21C17)、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政策现代化研究”(22A0494)阶段性成果)和2023年湖南省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自筹课题“以学校为主导的乡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XSP2023JYC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