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综合资讯
以设计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薇薇 发布时间:2023-06-03 10:5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深入贯彻党和国家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学院的专业学科特色,依托《空间设计》等课程,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盘活学院的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引导学生矢志强农兴农,以设计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学院先后在小河乡乌石村、湘江新区白箬铺镇、涟源县道童村、花垣县那光村、长沙县福临镇、浏阳市张小示范片等选点开展聚力乡村振兴的教学与创新设计实践,积累了成功经验。

  浏阳的小河乡乌石村,屋舍白墙上画着缥缈写意的水墨画,散发着艺术气息,曾经的重点贫困村变身为“网红艺术村”。

  在长沙县的福临镇,废弃的猪舍被改造成村史馆、轻饮店等学习交流与创业空间,越来越多年轻人归来建设家乡,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收获“诗和远方”。

  一个个落后村庄蜕变成“有颜有品”的和美乡村,变化源于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扎根“三农”,行走阡陌,以设计实践教学为方法、以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用设计“点亮”乡村,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农大方案”,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乡村样板。

  “涉农高校是新农科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三农’情怀实现一体化培养,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说。

  一份规划“设计”乡村新未来

  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地处湘赣边界,依山傍水,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有特色的客家美食,有独特的艺术产业支撑,具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域特质。但长期以来,其资源禀赋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销售难,产业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内生发展动能不足。

  2021年,学院师生团队深入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给村里量身定制了一份“美丽规划”——以“乡愁符号”为载体,营造可感、可赏、可游、可体验的乡土空间。团队推出了包含平台运营、IP开发、内容赋能、空间营造、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校地系列合作项目,不断优化乌石特色产业链布局,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形象和产品品牌,为乌石村的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方案。

  目前团队已完成了“山间友”“好彩呀”等7个品牌设计及“乌石伯伯”等四组IP设计,联合打造了“田野艺术秀场”“乌石空间”“美丽屋场”等多个空间,举办了“乡建营”“美育研学营”“公共艺术展演”“公益设计讲坛”等多场活动,《空间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此开展,设计成果在“长沙设计艺术周”“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浏阳博物馆”多地展出,学院与“乌石艺术”平台从营销、创作、运营、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成果得到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关注,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

  如今,一个个“量身定制”的成果落地,让曾经没有产业基础也没有资源优势的偏远山村变成了“网红景点”,通过与湖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校地合作振兴乡村的新路子,让知识软实力迅速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硬实力,路子越走越宽广。

  一片风景“点亮”乡村新风貌

  影珠山下的福临镇曾以养猪业远近闻名,但环境也是出了名的脏乱差。随着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居环境的治理,遗留下来的废弃猪舍等村集体经济闲置资源让村干部们犯了愁。2022年,湖南农业大学景艺学院再次组织60余名学生及14名导师组成空间设计团队,开始了对当地整体策划与定位、7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点的景观提质设计、旧猪舍空间改造设计及导视系统设计等工作。

  从调研、测绘、采集数据,到规划、设计、施工图编制,再到铲地、砌墙、刷漆,师生团队扎根福临镇,体会乡情,了解乡村实际需求,以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为建设目的,将一个个改造计划变成现实。

  学院带领学生走进乡村,通过《空间设计》等课程的创新与实践,实现了从传统农科育人模式向新农科育人模式的更新升级,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知识能力课堂向实践课堂的根本性转变,用设计改变乡村面貌,让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提高实践能力,真正把设计写在乡村大地上。经过学院团队半年多的设计改造,一幅“树湘故里,影珠福地”的和美乡村图景逐渐清晰。

  废弃猪圈焕然一新,变成了“汲志堂”“吾爱居”“廉心馆”等高雅之堂,为村民们提供精神食粮;利用树木和景墙进行空间围合,精心营造的“竹下予”“草木间”等,可供村民农忙之余纳凉交流;昔日杂草丛中的一片晒谷场升级成了“晒秋坪”,在满足晒谷、晒菜等生产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展示农耕文化、承载周边村民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湖南农业大学师生立足福临镇的地方资源,以村民为本、以人居环境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文旅结合,为福临镇打造了美丽宜居的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一年一村一主题”——《空间设计》课程育人效果显著,实践成果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国赛铜奖、省赛金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二等奖,同时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接下来,景艺学院还将为浏阳市张坊镇、小河乡、益阳市三堂街镇赤塘村等湖南多个乡村提供全链条服务,将人才培养与文化挖掘、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教学创新项目落地见效,继续把实践育人成果运用和转化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当中。(王薇薇)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2日 10版)

责任编辑:钱一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以设计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6-03 10:58:39
      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深入贯彻党和国家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学院的专业学科特色,依托《空间设计》等课程,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盘活学院的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引导学生矢志强农兴农,以设计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学院先后在小河乡乌石村、湘江新区白箬铺镇、涟源县道童村、花垣县那光村、长沙县福临镇、浏阳市张小示范片等选点开展聚力乡村振兴的教学与创新设计实践,积累了成功经验。浏阳的小河乡乌石村,屋舍白墙上画着缥缈写意的水墨画,散发着艺术气息,曾经的重点贫困村变身为“网红艺术村”。在长沙县的福临镇,废弃的猪舍被改造成村史馆、轻饮店等学习交流与创业空间,越来越多年轻人归来建设家乡,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收获“诗和远方”。一个个落后村庄蜕变成“有颜有品”的和美乡村,变化源于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扎根“三农”,行走阡陌,以设计实践教学为方法、以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用设计“点亮”乡村,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农大方案”,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乡村样板。“涉农高校是新农科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三农’情怀实现一体化培养,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说。一份规划“设计”乡村新未来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地处湘赣边界,依山傍水,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有特色的客家美食,有独特的艺术产业支撑,具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域特质。但长期以来,其资源禀赋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销售难,产业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内生发展动能不足。2021年,学院师生团队深入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给村里量身定制了一份“美丽规划”——以“乡愁符号”为载体,营造可感、可赏、可游、可体验的乡土空间。团队推出了包含平台运营、IP开发、内容赋能、空间营造、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校地系列合作项目,不断优化乌石特色产业链布局,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形象和产品品牌,为乌石村的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方案。目前团队已完成了“山间友”“好彩呀”等7个品牌设计及“乌石伯伯”等四组IP设计,联合打造了“田野艺术秀场”“乌石空间”“美丽屋场”等多个空间,举办了“乡建营”“美育研学营”“公共艺术展演”“公益设计讲坛”等多场活动,《空间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此开展,设计成果在“长沙设计艺术周”“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浏阳博物馆”多地展出,学院与“乌石艺术”平台从营销、创作、运营、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成果得到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关注,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如今,一个个“量身定制”的成果落地,让曾经没有产业基础也没有资源优势的偏远山村变成了“网红景点”,通过与湖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校地合作振兴乡村的新路子,让知识软实力迅速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硬实力,路子越走越宽广。一片风景“点亮”乡村新风貌影珠山下的福临镇曾以养猪业远近闻名,但环境也是出了名的脏乱差。随着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居环境的治理,遗留下来的废弃猪舍等村集体经济闲置资源让村干部们犯了愁。2022年,湖南农业大学景艺学院再次组织60余名学生及14名导师组成空间设计团队,开始了对当地整体策划与定位、7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点的景观提质设计、旧猪舍空间改造设计及导视系统设计等工作。从调研、测绘、采集数据,到规划、设计、施工图编制,再到铲地、砌墙、刷漆,师生团队扎根福临镇,体会乡情,了解乡村实际需求,以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为建设目的,将一个个改造计划变成现实。学院带领学生走进乡村,通过《空间设计》等课程的创新与实践,实现了从传统农科育人模式向新农科育人模式的更新升级,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知识能力课堂向实践课堂的根本性转变,用设计改变乡村面貌,让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提高实践能力,真正把设计写在乡村大地上。经过学院团队半年多的设计改造,一幅“树湘故里,影珠福地”的和美乡村图景逐渐清晰。废弃猪圈焕然一新,变成了“汲志堂”“吾爱居”“廉心馆”等高雅之堂,为村民们提供精神食粮;利用树木和景墙进行空间围合,精心营造的“竹下予”“草木间”等,可供村民农忙之余纳凉交流;昔日杂草丛中的一片晒谷场升级成了“晒秋坪”,在满足晒谷、晒菜等生产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展示农耕文化、承载周边村民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湖南农业大学师生立足福临镇的地方资源,以村民为本、以人居环境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文旅结合,为福临镇打造了美丽宜居的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一年一村一主题”——《空间设计》课程育人效果显著,实践成果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国赛铜奖、省赛金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二等奖,同时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接下来,景艺学院还将为浏阳市张坊镇、小河乡、益阳市三堂街镇赤塘村等湖南多个乡村提供全链条服务,将人才培养与文化挖掘、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教学创新项目落地见效,继续把实践育人成果运用和转化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当中。(王薇薇)《光明日报》(2023年06月02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