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亲眼所见”,放弃了造作浮华的形象,把广大民众的真实生活搬入画面,将社会问题呈现于众人面前,艺术家的画笔变得更为真诚。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文情怀”越来越被强调,艺术家的知识分子角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亲眼所见”和“人文情怀”,通过这两个层面,重新解读新时期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作为大众之一员,思大众之所思,这让新时代的艺术作品有效地缩减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代沟。
亲眼所见
“一切优雅的事物,都是在希腊的天空下形成的。”(温克尔曼)古希腊时期的古典艺术在“静穆的伟大、高贵的单纯”的理想中为后世建立了优雅的标准。后世为无限接近这一标准,出现了理想主义的概念,正是这种理想主义对希腊式优雅的追求造就了欧洲美术史上的两次高峰——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与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运动。
有趣的是,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新古典主义,它们都是由现实主义来终结的,这便与追求希腊式优雅的理想主义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16世纪的卡拉瓦乔与19世纪的库尔贝,他们放弃了理想主义的完美形象,而是将贫苦的人物搬到了画面上。对两位画家来说,“亲眼所见”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同样是按照一种古典理想来塑造的,这种古典理想可以在历代“帝王图”和“仕女图”“高士图”的形象中体现。这些形象因为要符合一种古典理想,所以很难看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正因如此,这些依照古典理想而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更适合作为一种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工具,或者成为文人士大夫抒情言志的媒介。
直到20世纪,一批具有进步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及留学归国学者,他们带着改造社会的目的开始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创新。这批受到现代思想启蒙的青年艺术家们终于将他们自己的“亲眼所见”画在了画布上,于是画面上的帝王消失了、仕女和高士也不见了,而更多的是百姓,甚至是正在经历着疾苦的民众出现在了画面上。
人文关怀
强调“亲眼所见”的现实主义美术放弃了造作浮华的形象,而将广大民众的真实生活搬入了画面,将社会问题呈现于众人面前,艺术家的画笔变得更为真诚。库尔贝说“我只画我亲眼见过的事物”、蒋兆和言“无超人逸兴之思想,无悠闲风雅之情趣”,而更愿意“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
当理想主义者依旧扎进古典艺术的象牙塔时,追求“亲眼所见”的现实主义者则始终保持了对当下实际状况的敏感,包括对时代变迁的把握、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如法国画家杜米埃笔下的贫民、俄国画家列宾笔下的纤夫、德国画家珂勒惠支笔下的纺织工人、中国画家蒋兆和笔下失去土地的农民等等。
这些都是艺术家以知识分子的身份来关注社会问题的结果,艺术家们凭自己的学识与良知将这些社会弱势群体摆在大众面前,并以此让这一群体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也正是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身份的觉醒,使得艺术作品可以成为提出社会问题的重要媒介。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为人生而艺术”是五四时期最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一种文艺主张,它反对纯粹的文艺,强调文艺要反映人生、关心民生的疾苦,这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口号。徐悲鸿认为,中国古代绘画本来首重人物,但后来文人画大兴后,抹杀人物题材,以之致近代画家“皆忽略人物活动而只注意山水,因此发生艺术与生活的脱节现象”。徐悲鸿身体力行,创作出《愚公移山》《九方皋》等借古喻今的人物画。
蒋兆和称“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专注于“人之不幸者、灾黎遍野、亡命流离、老弱无依、贫病焦急,嗷嗷待哺的大众”。由于艺术家们接受了“为人生而艺术”创作观念的指导,此时艺术家们的创作显然已经超越了对单纯审美属性的追求,已经由传统中国绘画中关注笔墨技法、关注对胸中逸气的表现,而将问题意识更多的转向社会问题,其作品的承载内容也随之增强。
从“为人生而艺术”的观念中,提取艺术家们对人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注等因素,不难看出艺术家的社会角色已经悄然转换了,他们从审美对象的创作者转换到关注人与民生问题的知识分子。将“人文关怀”加入到艺术作品中,反过来也是将“人文关怀”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体现出来,这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时至今日,“人文关怀”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强调,如公共艺术、大众艺术等概念被明确的提出。公共艺术、大众艺术并不是摆在众人面前就得此名称,而是艺术作品中涉及到了某种普遍性问题。这样的事态一方面说明现实主义在当下艺术领域的泛化,另一方面也就意味着艺术家的知识分子的角色越来越被强调。人的问题、民生问题则是一切公共问题中最被大众关注的,艺术家作为大众之一员,思大众之所思,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有效地缩减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代沟。
现实主义
但必须承认,如今的艺术家们越来越喜欢强调自己的个性,或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小圈子”中,抑或喜欢强调艺术语言的独特性。他们放弃艺术作品中的题材内容,因强调艺术作品的自律属性而直接进行语言实验性的创作,这样不免导致艺术作品的抽象化,而落入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怪圈中。
但作者认为,无论是对个性、“小圈子”,还是语言性的追求,它们都可以在个体与群体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立足点,即在自律与他律中找到平衡点,寻求在两者间的突围,两者并不一定是非此即彼。
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史概念,它常被限定为19世纪出现的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美术运动,并与浪漫主义相对。另外,高尔基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的概念;另有20世纪苏联、中国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由反法西斯而引发的新现实主义美术思潮;更有汉语语境中“现实主义”等……诸多涉及到现实主义的概念容易混绕,可以说现实主义已经是一个极其容易引发歧义的词汇,但即便如此,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不难发现的,那就是它们都是将现实的社会问题作为思考对象——在这一点上则是没有歧义的,所以说,现实主义总会以“亲眼所见”为底线、以“人文关怀”为内核,它们一并揭示了现实主义的内涵。
(作者刘聪,系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