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区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近年来,前锋区将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在引人才、育人才、用人才方面下功夫,为前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使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引育并举打造集聚新高地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了解求职信息,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刚从外地返乡的虎城镇水口村村民周小刚,来到该村村级人才服务站,发现在此也能了解前锋工业园区企业用人需求,这让他非常满意。
前锋区着力打造三级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站点)的阵地优势,建立起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人才服务站点,并在企业和人才集聚区域探索建设分站点,以便更好地宣传人事人才重要政策,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100米”。
目前,该区已初步构建起“1+9+N”引才服务体系,即建立区级服务平台1个,镇级服务中心9个,村级服务站122个,组级引才点1002个,不断充实引才工作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引才格局。
从面对面,再到屏对屏,去年,前锋区还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专场”方式开展招聘活动37场,引进产业人才3760人。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吸引120余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基层工作中。引进西部计划志愿者23名,开展乡村建设服务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引人还要育人。前锋区通过开展高素质农民“青禾”工程、卫生英才接力培养专项行动等“四工程一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156名、推荐省级返乡下乡创业明星2名、培育市级返乡下乡创业明星2名、建立3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和1个名校长工作室、引进医疗卫生人才65名。举办2022年广安市前锋区服装缝纫工人劳动技能大赛。组织47名文艺人才参加广安市第四届“音舞剧”双年会并获金奖1件、铜奖4件。选派43名体育人才参加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拳击、摔跤等6个项目,取得8金6银13铜佳绩。
在用人方面,前锋区与重庆市渝北区、忠县互派干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深入实施“千名英才千村行”活动,组织专家服务团通过开展现场指导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帮扶12次。组织科技特派团全覆盖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培训9场、420余人次。组建粮食和大豆油料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38次。选聘省属公费师范生12人到乡镇教学,完成基层教师轮岗交流150人次,教育、卫生、农技人才在岗率不低于95%。
精细服务优化发展新生态
“现在工作熟练了,工资待遇也十分客观。”今年2月,32岁的曹香芬通过新春招聘活动,成功应聘到前锋轻纺产业孵化园的一家服装公司工作。
曹香芬说,她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后来发现在园区企业上班,交通、生活等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待遇也很好,最终决定留下来,在这里长期做下去。
在前锋区,类似曹向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该区坚持精细化服务,全心优化人才发展新生态。不断优化升级活动阵地,建设青年人才聚落,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通过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产业配套服务中心,为园区产业人才提供用餐、健身、学习等场地,不断丰富产业人才文化娱乐生活,增强产业人才归属感、幸福感。
制定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组建24名人才服务专员队伍,1对1服务24家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走访交流,协助企业解决政策困惑和问题。推行前锋英才卡制度,为14名高层次人才办理特约医疗证,帮助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问题,确保各类人才能够舒心生活、凝神创新、聚力发展。
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氛围,前锋区还创新开展前锋十大杰出人才评选、最美前锋人、奋起“二次创业”典型人物等活动,评选出各个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代表性人才,并纳入区委掌握联系专家人才库。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制定区委掌握联系专家人才服务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人才关爱”活动,区级领导联系各级专家人才。去年,在重要节日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代表103人次、收集人才意见建议60余条。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下一步,前锋区将围绕引才育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措施,以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人才服务,营造尚贤重才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人才洼地、发展高地,为加快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经济增长极提供人才支撑。(兰林前 彭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