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沪滇协作查邑片区产业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加工脱水小白菜。水煮、清洗、甩水、晾晒、烘干等程序分组进行,井然有序,一派繁忙景象。产销两旺的蔬菜唱响了一曲乡村振兴致富歌。
走进施甸县沪滇协作查邑片区产业基地,一棵棵鲜嫩、肥厚的小白菜,经过脱水处理后,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价值,易于保存、风味独特。
“这批菜是9月份种植的,每天可以加工50吨鲜菜。一年呢大致可以加工1万多吨鲜菜,700多吨成品。产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一部分产品出口美国和新西兰 。”保山尚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江涛说。
今年49岁的施甸人李江涛做过电器销售、外出打过工,两年前回乡创业,凭借多年积累的资金、人脉,成立了保山尚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入驻施甸县沪滇协作查邑片区产业基地后,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大力生产脱水白菜、鲜食辣椒等农户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采用轮种方式确保产品四季生产。
“今年,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又种植260亩鲜食辣椒,在公司的精心管理下,亩产量达到2吨,亩产值实现13000余元。”李江涛说。
2021年,沪滇协作查邑片区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1800余万元。同时,这个投入建设资金550万元建设的13000余平方米的蔬菜种植大棚作为沪滇协作帮扶仁和镇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两年来共带动仁和镇16个村集体增加收入38余万元。
此外,项目区农户流转土地每年可获收益30余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后,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一份稳定的收入。
“我来尚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班快两年了,我基本上是管理这里的生产、煮菜、包装,每个月的月薪是4000多元,我觉得在家边找到这样一份工作还是算可以了。”今年38岁的杨成娜是施甸县仁和镇查邑村村民,2019年家里的土地流转给蔬菜种植基地以后,就来基地里务工,负责煮菜和包装,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还被任命为基地的副厂长。
在基地里,记者看到还有很多和杨成娜一样的村民,他们大都是不能外出打工的留守妇女。基地每天可以带动150余人就业,人均实现年均增收3万余元。
沪滇合力助力乡村振兴,施甸的田野上奏响了一曲产业致富歌。
“这两年来,沪滇协作项目为施甸产业发展引入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有效带动施甸农业产业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将有产业基础的农户与合作社相互绑定,将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最大程度地整合、激活起来,形成一套有效、可持续的利益联接机制,推动施甸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闵行区援滇干部说。
(杨丽娟 赵海乐 盛宇枫/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