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综合资讯
四川:“南充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10-14 17:27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2022年10月14日上午,南充市召开“南充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何泉明主持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曾小兵就南充十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了情况介绍。


  他表示,十年来,南充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守正创新,奏响了笃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生之歌,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一系列突出生态环境短板得到迅速补齐,全市上下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南充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南充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这十年,全市生态发展理念不断筑牢。十年来,坚持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大、政协强化议案提案和督办检查,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单位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市共识,生态文明绿色生活人人向往,绿色节约低碳环保行动人人参与,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了全体市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bfacbee0d2d8d8e1f786b772420f11c.jpg

  这十年,全市低碳转型发展不断加快。曾经,南充是川东北重要的石油化工纺织制造中心,污染物排放量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我们发挥环境保护引领倒逼作用,坚持“双碳”目标引领,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建设“六个中心”社会目标,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十三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由2016年的6.7%、7.5%提高到2021年的18.6%、13.4%,主城区全面取缔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分别达14.83%、4.77%、12.43%、10.73%。


  这十年,全市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久久为功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南充蓝”。严格落实“气十条”,实行大气环境质量周通报、周排位、周扣缴和末位约谈制度,充分利用雷达走航、无人机巡航和人工常态巡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动态排查整治涉气污染问题,持续开展“三禁”(禁燃、禁烧、禁熏)、城市扬尘、汽车尾气、“散乱污”企业等专项整治行动,南充的蓝天白云、繁星夜空成为常态。守护好“一江清水”。严格落实“水十条”和《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全面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开展嘉陵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三结合、三统筹、三坚持”做法,扎实推进“千村示范工程”,沿江砂石码头得到规范整治,嘉陵江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整治入河排污口610个,175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拆除和取缔547家非法砂石堆码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景美人欢成为嘉陵江畔一道靓丽风景。守护好“一方净土”。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设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全市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先后对全市82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将4个污染地块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成109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住得放心”。


  这十年,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曾经,经历“垃圾围城”“污水直排”“雾霾频发”,环境问题突出,市委、市政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整改见效来回应解决群众关切。一方面,完善机制抓整改,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其他市领导包县、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包案制度,环委办(市生态环境局)对问题整改“1+N”台账管理并“一周一督导、一周一调度”,按照问题整改“三三机制”和“约谈办法”,进行工作通报、红牌督办、追责问责。另一方面,监管协同控源头,十年来,累计投入6935万元,建成水质、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辐射环境等自动监测网络,发挥好环境监管“智慧平台”作用,同时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及时向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亮剑”,累计查处恶意环境破坏和违法案件1900余件,处罚金12590余万元。


  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提升。用心思考、主动作为,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六个围绕”服务中心大局。环评审批做“减法”,生态环保领域31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减至法定时限30%左右,成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专班,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推行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度。资金项目做“加法”,全力争取中省环保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申报环保项目,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以来累计获得资金支持环保项目76个,嘉陵江(顺庆段)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试点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环境应急做“乘法”,针对南充实际,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人力、物资准备,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形成政府牵头、属地负责、企业参与、行业协同、配合有力的应急抢险工作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安全支撑。“天府卫士—2021年生态环境多目标应急综合演练”为南充环境应急工作提供了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美丽四川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方面。


  下一步,全市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抓好绿色低碳转型、筑牢嘉陵江生态屏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六个方面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希望通过努力,让绿色成为美丽南充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让绿色擦亮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彭小平 彭建强)


责任编辑:陈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四川:“南充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2022-10-14 17:27:24
      2022年10月14日上午,南充市召开“南充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何泉明主持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曾小兵就南充十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了情况介绍。他表示,十年来,南充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守正创新,奏响了笃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生之歌,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一系列突出生态环境短板得到迅速补齐,全市上下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南充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南充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十年,全市生态发展理念不断筑牢。十年来,坚持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大、政协强化议案提案和督办检查,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单位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市共识,生态文明绿色生活人人向往,绿色节约低碳环保行动人人参与,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了全体市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这十年,全市低碳转型发展不断加快。曾经,南充是川东北重要的石油化工纺织制造中心,污染物排放量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我们发挥环境保护引领倒逼作用,坚持“双碳”目标引领,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建设“六个中心”社会目标,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十三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由2016年的6.7%、7.5%提高到2021年的18.6%、13.4%,主城区全面取缔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分别达14.83%、4.77%、12.43%、10.73%。这十年,全市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久久为功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南充蓝”。严格落实“气十条”,实行大气环境质量周通报、周排位、周扣缴和末位约谈制度,充分利用雷达走航、无人机巡航和人工常态巡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动态排查整治涉气污染问题,持续开展“三禁”(禁燃、禁烧、禁熏)、城市扬尘、汽车尾气、“散乱污”企业等专项整治行动,南充的蓝天白云、繁星夜空成为常态。守护好“一江清水”。严格落实“水十条”和《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全面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开展嘉陵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三结合、三统筹、三坚持”做法,扎实推进“千村示范工程”,沿江砂石码头得到规范整治,嘉陵江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整治入河排污口610个,175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拆除和取缔547家非法砂石堆码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景美人欢成为嘉陵江畔一道靓丽风景。守护好“一方净土”。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设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全市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先后对全市82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将4个污染地块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成109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住得放心”。这十年,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曾经,经历“垃圾围城”“污水直排”“雾霾频发”,环境问题突出,市委、市政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整改见效来回应解决群众关切。一方面,完善机制抓整改,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其他市领导包县、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包案制度,环委办(市生态环境局)对问题整改“1+N”台账管理并“一周一督导、一周一调度”,按照问题整改“三三机制”和“约谈办法”,进行工作通报、红牌督办、追责问责。另一方面,监管协同控源头,十年来,累计投入6935万元,建成水质、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辐射环境等自动监测网络,发挥好环境监管“智慧平台”作用,同时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及时向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亮剑”,累计查处恶意环境破坏和违法案件1900余件,处罚金12590余万元。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提升。用心思考、主动作为,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六个围绕”服务中心大局。环评审批做“减法”,生态环保领域31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减至法定时限30%左右,成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专班,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推行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度。资金项目做“加法”,全力争取中省环保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申报环保项目,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以来累计获得资金支持环保项目76个,嘉陵江(顺庆段)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试点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环境应急做“乘法”,针对南充实际,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人力、物资准备,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形成政府牵头、属地负责、企业参与、行业协同、配合有力的应急抢险工作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安全支撑。“天府卫士—2021年生态环境多目标应急综合演练”为南充环境应急工作提供了范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美丽四川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方面。下一步,全市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抓好绿色低碳转型、筑牢嘉陵江生态屏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六个方面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希望通过努力,让绿色成为美丽南充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让绿色擦亮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彭小平彭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