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彭建强 摄影
9月29日上午,四川省南充市召开《南充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中轩就近年来,南充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按照中、省、市整体部署,市政府编制印发了《南充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规划》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十一届历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巩牢嘉陵江生态安全屏障为统领,以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主线,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强市”。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始终坚持“生态强市”战略,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各类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
坚持“精准施策,系统治理”。有效运用科技手段,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精细管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提高环境治理效能。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统筹水陆、城乡、江河、湖库,统筹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围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坚持改革牵引和创新驱动,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综合手段,推进制度的有效整合、衔接协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支撑能力,全面保障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落实。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督,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形成政府、企业、公众良性互动的环境共治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挑战。总体来讲,“十三五”期间,全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中省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基础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分析“十四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不稳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弱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强,这些挑战就是《规划》在“十四五”期间要解决的问题。
指导思想和目标指标。《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绿色转型加快、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五个方面总体目标,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治理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和生态保护修复”5方面重点内容、提出了20项主要指标。其中,公众非常关注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在2025年将全面进入达标城市,目前6项指标中只有PM2.5没有达标。还有几项重要指标就是国省考断面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3%以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率达100%。
重点任务。针对明确的目标指标,《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6项重点任务。一是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主要包括: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绿色转型、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临江新区、统筹推进绿色宜居城乡建设等五项内容;二是筑牢嘉陵江生态屏障。主要包括全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打造嘉陵江绿色生态廊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双创和生态价值转化等四项内容。三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包括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四项内容。四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包括加强大气污染协同防治、深化三水统筹治理保护、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及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土壤固废污染防治等四项内容。五是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主要包括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危废及危化品风险防范、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六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主要包括建立政企民多元共治体系、健全环境监管监测体系、健全环境治理经济体系、开展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等内容。
南充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指导全市生态环保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是编制和实施市域各级各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总遵循。健全并落实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落地生效,是规划权威性和刚性约束的重要体现。《规划》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资金投入、强化公众参与、严格评估考核”等保障措施,特别是鲜明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首次提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的主要特点在贯彻落实国家、省级系列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充分体现了南充特色。
《规划》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环境治理体系方面提出要开展全民行动、构建大环保格局;在嘉陵江生态廊道建设方面提出了构建“一江多廊多点”生态安全屏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提出要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在水环境管理方面提出要强化三水统筹等。
《规划》从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危化品风险防范、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规划》在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政策制度、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强化生态环境科技支撑等方面设立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重点围绕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筑牢嘉陵江生态屏障等方面的内容,全力打造经济高效的现代南充、自然和谐的大美南充、低碳示范的印象南充、环境优美的魅力南充、稳定发展的平安南充和科学治理的智慧南充,充分体现了南充的魅力和特色。
发布会上还进行了记者提问环节。部分驻市中省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彭小平 彭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