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综合资讯
种下“黄金果” 走出幸福路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7-22 17:4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会龙桃子、广兴荷花、桂兴李子……近年来,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园区创建等工作,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喜人,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广安青花椒产业基地1.2万亩,蜜桃、柠檬、红柚、蔬菜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达到3.2万亩,粮油、生猪等传统农业持续巩固。2021年,全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93元、同比增长10.5%,全市排名并列第三,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7.9%,全市排名第一。


  转变生产方式


  推动青花椒产业发展升级


  7月19日,记者在前锋区虎城镇青花椒加工中心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刚采摘回来的青花椒进行清洗、烘干、密封等工作。


  青花椒加工中心主要对新鲜花椒经过清洗密封后进行冷冻保存,也可晒干或者烘干后进行存放,加工后的青花椒存储时间更长,售卖时也更有优势。


  由粗放到集约,由产量到质量,由原料到商品。前锋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高品质打造广安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从花椒的土肥管理、整形修枝,到病虫害防治等,为了使花椒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前锋区邀请川农大专家教授开展花椒技术培训会10余场次,建立青花椒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队16支,提供全方面科学指导。通过基地流转、专合社代管等模式,青花椒产业由粗放管理逐步形成适度规模、精细化管理基地6.3万亩。


  同时,创新开发物联网移动端APP,配备无人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和温湿度传感器等智能监测设备3套,实现土壤、湿度、病虫害等情况远程实时监控,促成农机化与信息化、智能化有机融合。成功培育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等“国字号”经营主体3家,带动28家专合社联合建设烘干设备和冷藏保鲜库,实现产地就近粗加工、龙头企业深加工。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成功研发花椒麻味素、花椒籽仁油等27种花椒新品,产品远销欧洲、日韩、东南亚,实现年综合产值20亿元。通过职业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余人、花椒产业从业人员3000余人,成功带动全区5000多户椒农年均增收1.2万元。


  产品+旅游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春藤上架翠成窝,颗颗圆光得月多。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虎城镇茶花村葡萄基地里,夏黑、阳光玫瑰、温克等葡萄晶莹剔透,娇艳欲滴,果香沁人心脾。


  葡萄基地里,采摘、分拣、精选、打包、装箱,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另一边,游客三五成群穿梭其中,提着篮子、拿着剪刀,认真挑选葡萄,体验采摘乐趣。


  在四川农业大学技术团队的支持下,该葡萄基地多年来坚持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通过避雨设施、防虫防鸟网、果实套袋等综合防治病虫害,严格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种植优质葡萄。


  据介绍,该葡萄基地里共有夏黑、阳光玫瑰、白萝莎、温克、红巴拉多、美人指六个品种。由于葡萄品种不同,成熟时间也各不相同,整个果园6月份到8月份都有葡萄采摘。每天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市民也络绎不绝,目前葡萄销售收入已达10万余元。


  近年来,茶花村将发展葡萄产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产业结构转型的主攻方向,依托虎城镇乡村旅游休闲环线与葡萄特色产业基地连片,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通过几年的发展,葡萄基地规模已达到300亩,葡萄产业的做大做强,让村里的经济渐渐发展起来,茶花村不仅有了集体经济收入,全村村民也有了土地收入、务工收入以及年底分红,初步形成了以葡萄产业为核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多种收入经济体的产业生态效应。


  因地制宜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枳壳丰收的季节,在前锋区观阁镇大良村,成片的枳壳树郁郁葱葱,一个个绿油油的枳壳挂满枝头。


  走进枳壳种植园,随处可见村民采摘的身影,摘果、装袋、搬运,山野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黄文广种植枳壳近30年,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亩地,扩增到现在的13亩地,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实,他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期待。“我家里种了1000棵树,今年产量在1万斤左右,争取能卖个好价钱。”黄文广说。


  走近大良村枳壳加工车间,记者远远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村民们将从枳壳地采摘下来的鲜果送到这里,交由村上统一进行切割、烘干、销售。


  据了解,枳壳是一味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在大良村种植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前锋区因地制宜,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大良村大力发展枳壳产业,不仅把大良村荒山荒坡的土地利用起来,也为当地群众开拓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大良村党总支书记曾代均介绍说:“现在大良村枳壳种植面积大约有900亩,挂果树丰产的有500多亩,今年受气候影响,我们的果树挂果座果率稍微要低一点,今年收成预计在180吨左右。”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良村的枳壳产业日益成熟,成立了加工车间,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接下来,大良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完善产业链条,让枳壳成为大良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近年来,前锋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做优传统产业、做实特色产业,让群众的腰包更鼓了,日子更甜了,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吕甜 彭小平)


责任编辑:陈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种下“黄金果” 走出幸福路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2022-07-22 17:44:49
      会龙桃子、广兴荷花、桂兴李子……近年来,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园区创建等工作,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喜人,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广安青花椒产业基地1.2万亩,蜜桃、柠檬、红柚、蔬菜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达到3.2万亩,粮油、生猪等传统农业持续巩固。2021年,全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93元、同比增长10.5%,全市排名并列第三,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7.9%,全市排名第一。转变生产方式推动青花椒产业发展升级7月19日,记者在前锋区虎城镇青花椒加工中心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刚采摘回来的青花椒进行清洗、烘干、密封等工作。青花椒加工中心主要对新鲜花椒经过清洗密封后进行冷冻保存,也可晒干或者烘干后进行存放,加工后的青花椒存储时间更长,售卖时也更有优势。由粗放到集约,由产量到质量,由原料到商品。前锋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高品质打造广安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从花椒的土肥管理、整形修枝,到病虫害防治等,为了使花椒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前锋区邀请川农大专家教授开展花椒技术培训会10余场次,建立青花椒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队16支,提供全方面科学指导。通过基地流转、专合社代管等模式,青花椒产业由粗放管理逐步形成适度规模、精细化管理基地6.3万亩。同时,创新开发物联网移动端APP,配备无人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和温湿度传感器等智能监测设备3套,实现土壤、湿度、病虫害等情况远程实时监控,促成农机化与信息化、智能化有机融合。成功培育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等“国字号”经营主体3家,带动28家专合社联合建设烘干设备和冷藏保鲜库,实现产地就近粗加工、龙头企业深加工。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成功研发花椒麻味素、花椒籽仁油等27种花椒新品,产品远销欧洲、日韩、东南亚,实现年综合产值20亿元。通过职业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余人、花椒产业从业人员3000余人,成功带动全区5000多户椒农年均增收1.2万元。产品+旅游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春藤上架翠成窝,颗颗圆光得月多。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虎城镇茶花村葡萄基地里,夏黑、阳光玫瑰、温克等葡萄晶莹剔透,娇艳欲滴,果香沁人心脾。葡萄基地里,采摘、分拣、精选、打包、装箱,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另一边,游客三五成群穿梭其中,提着篮子、拿着剪刀,认真挑选葡萄,体验采摘乐趣。在四川农业大学技术团队的支持下,该葡萄基地多年来坚持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通过避雨设施、防虫防鸟网、果实套袋等综合防治病虫害,严格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种植优质葡萄。据介绍,该葡萄基地里共有夏黑、阳光玫瑰、白萝莎、温克、红巴拉多、美人指六个品种。由于葡萄品种不同,成熟时间也各不相同,整个果园6月份到8月份都有葡萄采摘。每天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市民也络绎不绝,目前葡萄销售收入已达10万余元。近年来,茶花村将发展葡萄产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产业结构转型的主攻方向,依托虎城镇乡村旅游休闲环线与葡萄特色产业基地连片,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通过几年的发展,葡萄基地规模已达到300亩,葡萄产业的做大做强,让村里的经济渐渐发展起来,茶花村不仅有了集体经济收入,全村村民也有了土地收入、务工收入以及年底分红,初步形成了以葡萄产业为核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多种收入经济体的产业生态效应。因地制宜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眼下正是枳壳丰收的季节,在前锋区观阁镇大良村,成片的枳壳树郁郁葱葱,一个个绿油油的枳壳挂满枝头。走进枳壳种植园,随处可见村民采摘的身影,摘果、装袋、搬运,山野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黄文广种植枳壳近30年,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亩地,扩增到现在的13亩地,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实,他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期待。“我家里种了1000棵树,今年产量在1万斤左右,争取能卖个好价钱。”黄文广说。走近大良村枳壳加工车间,记者远远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村民们将从枳壳地采摘下来的鲜果送到这里,交由村上统一进行切割、烘干、销售。据了解,枳壳是一味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在大良村种植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前锋区因地制宜,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大良村大力发展枳壳产业,不仅把大良村荒山荒坡的土地利用起来,也为当地群众开拓了增收致富的路子。大良村党总支书记曾代均介绍说:“现在大良村枳壳种植面积大约有900亩,挂果树丰产的有500多亩,今年受气候影响,我们的果树挂果座果率稍微要低一点,今年收成预计在180吨左右。”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良村的枳壳产业日益成熟,成立了加工车间,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接下来,大良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完善产业链条,让枳壳成为大良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近年来,前锋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做优传统产业、做实特色产业,让群众的腰包更鼓了,日子更甜了,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吕甜彭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