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智慧城市
走农户看消费|“人老了,花钱买个享受!”
    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11-13 10:3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开饭喽!”


  昨天上午10时30分,秀洲区油车港镇麟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其乐融融,热气腾腾的饭菜整齐地摆放着。


  “徐奶奶,今天有糖醋里脊、花菜还有冬瓜。”食堂师傅陆森拿着长勺,热情招呼。


  “好啊,我尝尝。”选好餐后,83岁的油车港镇马厍村村民徐春兰找了空位坐下。她右手托着一只黑碗,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美食。


  虽然年过八旬,但徐春兰谈吐得体、头脑清晰。凑近看,脸上几乎看不见老年斑,一身深紫色的西装外套,内搭黑白格子衬衫,与衬衫颜色呼应的紫色休闲鞋,透出朴素的精致。


  今年8月,因担心吹空调引发感冒,家中一直未开空调,老人儿子回家时,发现老人出现了意识障碍伴有发热,送往医院就诊,发现竟然是脑梗。出院后,老人的家人怕徐春兰独居时又发现类似情况,决定把她送到就近的养老服务中心暂住。


b9d40fb27367639b00f77939b01c2aec.jpg


  “我自己在家可以的,不去地里种菜就是了嘛。”


  “我不在家时,你一个人万一磕磕碰碰都没人知道!”


  “一个月要花不少钱。”


  ……


  提出要去养老服务中心的想法后,徐春兰的四个儿子们分批去了这家服务中心踩点。经过多次实地打探,他们对这里宽敞明亮的环境很是满意,一楼有影音室、活动室还有食堂。二楼的每个房间,阳光都很充足。


  进门处的价目表,清晰的张贴着服务项目和价格,每月收费从1000多元到4000多元不等。


  几番了解、商量后,今年8月15日,徐春兰听从了儿子们的建议,入住了养老服务中心。


  “儿子让我来,我就来了。”初到养老服务中心,徐春兰还有点不适应。好在儿子们孝顺,隔三差五就来看她,每次来总是带着大包小包看望。徐春兰握着黑色的拐杖,面露喜色,“这是刚来养老中心第一天,三儿子买来的。”


  徐春兰所住的三人间每月费用600元,餐费每月750元,特一护理费每月1800元,共3150元。


  花费可不低,不过徐春兰和家人完全有能力支付。在四年前,老房子拆迁,她拿到了补偿款,每个月还有2800多元养老金。


  让她高兴的是,这里的收费方式支持日结。徐春兰打趣道,恢复差不多后,她就回去住几天,儿子不在家了再住过来,每天只要105元。


  除了经济“自由”,更重要的是看剧自由。“以前总是想着省一点是一点,现在不用担心啦。”午饭过后,徐春兰走到影音室打开电视机,调到她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西游记》,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


  看着徐春兰坐在影音室里,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拿着血压计走了过来。


  “奶奶,我们量个血压。”


  “晓婷吧。”


  徐春兰口中的晓婷是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人员董晓婷。在来中心前,她是一名临床护士,帮老人们测量血压是董晓婷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


  “每次叫徐奶奶,她都咧着嘴笑,像个‘老小孩’一样。”正是一次咧嘴,董晓婷发现徐春兰的牙齿都已掉落,在那之后,她的餐点就被“特殊照顾”了。


  “这里的人都很好,像家人一样,知道我牙齿都没了,我的饭菜做得比别人更软。”这里早餐有馄饨、面条、年糕,午餐有荤有素,每天都是不同的菜,徐春兰对此十分满意。


  “人老了,花钱买个享受!”入住照料中心第二个月,徐春兰就告诉儿子们,不用经常来看她,她在这吃的好、睡的好,还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去看看吗?那边好多人都在做毛线花,做得蛮好。”徐春兰的“老姐妹”张小妹在门外探出一个脑袋。


3791ca1f75267e80ed428d51c7380c40.jpg


  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月都要举办上十余场活动。“活动多了,‘姐妹’也有了,打心底感觉到幸福!”徐春兰眼含笑意。


  居家养老让“养老”变为“享老”,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在家门口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2年前,油车港镇投入160万元的麟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启用,总面积近810平方米,每间房间都安装了一键呼叫系统,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全力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目前,该中心床位全部“满员”。


  中午时分,阳光明媚,徐春兰看完电视后,走到房间。窗外阳光照射进来,温暖了卧室的每一个角落。


bb6196492faef448b459f9506cac85db.jpg


  新闻链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提出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


  民政部等24部门于2024年10月31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19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有效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截至今年2季度末,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1万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9万个,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倍、1.2倍。

cef3b891cbe95681939d20430021b171.jpg


  嘉兴是全省人口老龄化较高的地市之一。截至2023年底,嘉兴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1.3万,占户籍人口的29.54%。今年6月1日起,《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填补了嘉兴在居家养老方面的立法空白。


  早在2016年底,嘉兴就实现了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据嘉兴市民政局统计,到目前全市建成86家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12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拓展建成395个睦邻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8501名,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托起老人幸福晚年。


责任编辑:陈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走农户看消费|“人老了,花钱买个享受!”
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 2024-11-13 10:34:47
      “开饭喽!”昨天上午10时30分,秀洲区油车港镇麟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其乐融融,热气腾腾的饭菜整齐地摆放着。“徐奶奶,今天有糖醋里脊、花菜还有冬瓜。”食堂师傅陆森拿着长勺,热情招呼。“好啊,我尝尝。”选好餐后,83岁的油车港镇马厍村村民徐春兰找了空位坐下。她右手托着一只黑碗,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美食。虽然年过八旬,但徐春兰谈吐得体、头脑清晰。凑近看,脸上几乎看不见老年斑,一身深紫色的西装外套,内搭黑白格子衬衫,与衬衫颜色呼应的紫色休闲鞋,透出朴素的精致。今年8月,因担心吹空调引发感冒,家中一直未开空调,老人儿子回家时,发现老人出现了意识障碍伴有发热,送往医院就诊,发现竟然是脑梗。出院后,老人的家人怕徐春兰独居时又发现类似情况,决定把她送到就近的养老服务中心暂住。“我自己在家可以的,不去地里种菜就是了嘛。”“我不在家时,你一个人万一磕磕碰碰都没人知道!”“一个月要花不少钱。”……提出要去养老服务中心的想法后,徐春兰的四个儿子们分批去了这家服务中心踩点。经过多次实地打探,他们对这里宽敞明亮的环境很是满意,一楼有影音室、活动室还有食堂。二楼的每个房间,阳光都很充足。进门处的价目表,清晰的张贴着服务项目和价格,每月收费从1000多元到4000多元不等。几番了解、商量后,今年8月15日,徐春兰听从了儿子们的建议,入住了养老服务中心。“儿子让我来,我就来了。”初到养老服务中心,徐春兰还有点不适应。好在儿子们孝顺,隔三差五就来看她,每次来总是带着大包小包看望。徐春兰握着黑色的拐杖,面露喜色,“这是刚来养老中心第一天,三儿子买来的。”徐春兰所住的三人间每月费用600元,餐费每月750元,特一护理费每月1800元,共3150元。花费可不低,不过徐春兰和家人完全有能力支付。在四年前,老房子拆迁,她拿到了补偿款,每个月还有2800多元养老金。让她高兴的是,这里的收费方式支持日结。徐春兰打趣道,恢复差不多后,她就回去住几天,儿子不在家了再住过来,每天只要105元。除了经济“自由”,更重要的是看剧自由。“以前总是想着省一点是一点,现在不用担心啦。”午饭过后,徐春兰走到影音室打开电视机,调到她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西游记》,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看着徐春兰坐在影音室里,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拿着血压计走了过来。“奶奶,我们量个血压。”“晓婷吧。”徐春兰口中的晓婷是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人员董晓婷。在来中心前,她是一名临床护士,帮老人们测量血压是董晓婷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每次叫徐奶奶,她都咧着嘴笑,像个‘老小孩’一样。”正是一次咧嘴,董晓婷发现徐春兰的牙齿都已掉落,在那之后,她的餐点就被“特殊照顾”了。“这里的人都很好,像家人一样,知道我牙齿都没了,我的饭菜做得比别人更软。”这里早餐有馄饨、面条、年糕,午餐有荤有素,每天都是不同的菜,徐春兰对此十分满意。“人老了,花钱买个享受!”入住照料中心第二个月,徐春兰就告诉儿子们,不用经常来看她,她在这吃的好、睡的好,还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去看看吗?那边好多人都在做毛线花,做得蛮好。”徐春兰的“老姐妹”张小妹在门外探出一个脑袋。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月都要举办上十余场活动。“活动多了,‘姐妹’也有了,打心底感觉到幸福!”徐春兰眼含笑意。居家养老让“养老”变为“享老”,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在家门口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2年前,油车港镇投入160万元的麟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启用,总面积近810平方米,每间房间都安装了一键呼叫系统,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全力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目前,该中心床位全部“满员”。中午时分,阳光明媚,徐春兰看完电视后,走到房间。窗外阳光照射进来,温暖了卧室的每一个角落。新闻链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提出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民政部等24部门于2024年10月31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19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有效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截至今年2季度末,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1万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9万个,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倍、1.2倍。嘉兴是全省人口老龄化较高的地市之一。截至2023年底,嘉兴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1.3万,占户籍人口的29.54%。今年6月1日起,《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填补了嘉兴在居家养老方面的立法空白。早在2016年底,嘉兴就实现了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据嘉兴市民政局统计,到目前全市建成86家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12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拓展建成395个睦邻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8501名,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托起老人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