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零时15分,中国大陆自主设计、建造、调试、运营的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安全发电30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初始设计寿命30年的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前期获得延续运行许可后,正式开始延长服役,可再增20年。
1991年12月15日零时15分,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30年来,秦山核电累计发电超69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53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433个西湖景区。目前,秦山核电拥有专利735项及2项ISO国际标准,WANO综合指数排名多次并列世界第一,创造了连续1760天无非停的安全运行纪录。
秦山核电厂第一任厂长于洪福回忆说,1985年秦山核电开工建设时,没有经验可循,“我们一切都参照国际最高标准,突破一项项技术难关。经过30年安全发电,证明我们的设计、设备、材料、管理都是好的,是行的。”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延续运行决策的关键,安全是首要考量。”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刘永德说。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告诉记者,正是由于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在最初设计时留有比较大的安全裕量,为达到设计寿期后继续运行提供了安全和技术前提。安全发电30年来,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每年投入技改资金数千万元,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项目130多项。一系列关键设备实际状态的老化评估结果显示,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具备许可证延续的基础,从技术上确保了该机组运行许可证延续的可能性。
今年9月3日,经国家核安全局批准,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获准延续,有效期延续至2041年7月30日,今年11月5日,再次获得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延续运行许可。至此,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延续运行相关许可取证工作全部完成。
中国核电目前已经发展到沿海8省17个核电基地,在建在运核电机组71台,但核电厂的平均役龄还不到7.5岁。国家核安全局原局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成昆认为,秦山核电在国内开核电站延长服役的先河,为整个核电行业积累运行许可证延续经验,具有示范价值。
今年,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海外首堆成功投入商运,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从核电“零的突破”到“华龙一号”成功商运,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史立山说:“秦山核电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无愧于‘国之光荣’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