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头条要闻
3毫秒 甘肃电打捆“闪送”山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丁怡婷 侯琳良 王锦涛 发布时间:2025-05-09 08:3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原标题: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特高压工程投产

  甘肃电3毫秒“闪送”山东


0aba3c50bc7bfb6a94e9801d7a9c1991.jpg

  陇东—山东工程山东段线路。


26ff899fdc7a339ea41adf384d35e72f.jpg

  陇东—山东工程山东段,工人在高空作业。


a2555b642781a3830b8ded5ba464259e.jpg

  陇东—山东工程东平换流站。


  以上图片均为徐可摄(人民视觉)

  又一条西电东送“高速路”竣工投产!5月8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国家电网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传来好消息,每年可向山东输送风电、光伏发电、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千瓦时,相当于超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其中一半是绿电。

  特高压直流好比一条点对点直达输送、中间不停靠的电力高速路,具有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的优势。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庆阳市,途经陕西、山西、河北,止于山东泰安市,输电距离915公里,总投资202亿元。投产后仅需约3毫秒,甘肃电便可打捆“闪送”至山东,比人眨一下眼睛还快。

  翻越太行山脉、两跨黄河、经过“岩溶+流砂”等特殊地质,陇东—山东工程建设历时近两年,难度高、投资大。但从长远看,这场电力千里大迁徙是多赢选择。“工程有助于能源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缓解了华北地区能源短缺与西部资源富集的矛盾,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特高压事业部副主任宋胜利说。

  一方面,甘肃新能源消纳有了更多渠道。甘肃风光资源丰富,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六成,位列全国第二。新能源体量变大,对电网消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陇东—山东工程投运后,将保障超过1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可靠送出。

  中国华能陇东综合能源基地是工程的重要电源点,董事长温枢刚认为,“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能最大限度提升多能互补运行优势。输出的火电也在向清洁高效转型,基地同步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碳捕集示范项目,每年预计可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

  另一方面,山东安全绿色用能有了更足保障。山东是用电大省,2024年有61天最高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外来电最大支撑占全网用电负荷的近三成。陇东—山东工程投产后,将提升山东区外受电能力至3800万千瓦,每年输送的绿电可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支撑电力供得足、供得优。

  陇东—山东工程顺利竣工背后,是电网技术的多项创新。国家电网特高压事业部换流站处副处长杨鹏程介绍,工程率先应用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关、控制保护等装备,经受住了高电压、大电流考验,提升了我国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电力系统“换挡器”取得新突破。工程首次试点应用国产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它好比汽车的换挡器,能够调节换流变压器输出电压的高低。用电高峰时,电压可能动力不足,有载分接开关能迅速增压提供支撑;新能源发电突增时,有载分接开关又能迅速降压避免过载,确保电流在“高速路”上平稳行驶。“这个开关共有1000多个零部件,一次切换包括8个动作,每次动作需要400多个零部件在毫秒内完成精密配合。由于可靠性要求极高,过去这个设备一直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家手里,如今我们已能自主研发。”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事业部总经理李世伟说。

  ——直流控制保护设备采用“中国芯”。直流控制保护设备好比电力系统的安全指挥官,可以实时监控输电线路,一旦发现电流异常能自动切断危险电流。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部主任韩琪介绍,陇东—山东工程自主研制了基于国产芯片的直流控制保护设备,指甲盖大小的国产芯片具备每秒20亿次的计算能力,将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控制系统响应精度缩短至毫秒级别,比进口产品运算速度提升2倍。

  ——像拼乐高积木一样标准化建设特高压工程。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首个探索并应用“双八百”(即±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的示范工程。当前,我国有多条正在建设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工程。杨鹏程介绍,工程探索形成标准化文件550余套、典型设计图纸5500余张,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行业标准9项、企业标准100项,为后续特高压工程大规模、高质量建设起到示范作用。“统一参数后,可根据不同特高压工程建设需求,像拼乐高积木一样选择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设备、施工等方案,建设周期可缩短约30%,运维成本降低约25%。”杨鹏程说。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投运“22交17直”39项特高压工程,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4亿千瓦,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9日 08 版)

责任编辑:钱一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3毫秒 甘肃电打捆“闪送”山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5-09 08:38:40
      原标题: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特高压工程投产甘肃电3毫秒“闪送”山东陇东—山东工程山东段线路。陇东—山东工程山东段,工人在高空作业。陇东—山东工程东平换流站。以上图片均为徐可摄(人民视觉)又一条西电东送“高速路”竣工投产!5月8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国家电网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传来好消息,每年可向山东输送风电、光伏发电、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千瓦时,相当于超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其中一半是绿电。特高压直流好比一条点对点直达输送、中间不停靠的电力高速路,具有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的优势。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庆阳市,途经陕西、山西、河北,止于山东泰安市,输电距离915公里,总投资202亿元。投产后仅需约3毫秒,甘肃电便可打捆“闪送”至山东,比人眨一下眼睛还快。翻越太行山脉、两跨黄河、经过“岩溶+流砂”等特殊地质,陇东—山东工程建设历时近两年,难度高、投资大。但从长远看,这场电力千里大迁徙是多赢选择。“工程有助于能源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缓解了华北地区能源短缺与西部资源富集的矛盾,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特高压事业部副主任宋胜利说。一方面,甘肃新能源消纳有了更多渠道。甘肃风光资源丰富,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六成,位列全国第二。新能源体量变大,对电网消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陇东—山东工程投运后,将保障超过1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可靠送出。中国华能陇东综合能源基地是工程的重要电源点,董事长温枢刚认为,“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能最大限度提升多能互补运行优势。输出的火电也在向清洁高效转型,基地同步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碳捕集示范项目,每年预计可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另一方面,山东安全绿色用能有了更足保障。山东是用电大省,2024年有61天最高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外来电最大支撑占全网用电负荷的近三成。陇东—山东工程投产后,将提升山东区外受电能力至3800万千瓦,每年输送的绿电可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支撑电力供得足、供得优。陇东—山东工程顺利竣工背后,是电网技术的多项创新。国家电网特高压事业部换流站处副处长杨鹏程介绍,工程率先应用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关、控制保护等装备,经受住了高电压、大电流考验,提升了我国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电力系统“换挡器”取得新突破。工程首次试点应用国产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它好比汽车的换挡器,能够调节换流变压器输出电压的高低。用电高峰时,电压可能动力不足,有载分接开关能迅速增压提供支撑;新能源发电突增时,有载分接开关又能迅速降压避免过载,确保电流在“高速路”上平稳行驶。“这个开关共有1000多个零部件,一次切换包括8个动作,每次动作需要400多个零部件在毫秒内完成精密配合。由于可靠性要求极高,过去这个设备一直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家手里,如今我们已能自主研发。”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事业部总经理李世伟说。——直流控制保护设备采用“中国芯”。直流控制保护设备好比电力系统的安全指挥官,可以实时监控输电线路,一旦发现电流异常能自动切断危险电流。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部主任韩琪介绍,陇东—山东工程自主研制了基于国产芯片的直流控制保护设备,指甲盖大小的国产芯片具备每秒20亿次的计算能力,将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控制系统响应精度缩短至毫秒级别,比进口产品运算速度提升2倍。——像拼乐高积木一样标准化建设特高压工程。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首个探索并应用“双八百”(即±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的示范工程。当前,我国有多条正在建设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工程。杨鹏程介绍,工程探索形成标准化文件550余套、典型设计图纸5500余张,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行业标准9项、企业标准100项,为后续特高压工程大规模、高质量建设起到示范作用。“统一参数后,可根据不同特高压工程建设需求,像拼乐高积木一样选择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设备、施工等方案,建设周期可缩短约30%,运维成本降低约25%。”杨鹏程说。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投运“22交17直”39项特高压工程,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4亿千瓦,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9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