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头条要闻
国之利器!走近国产装备“撒手锏”
中国军视网微信公号
    来源:中国军视网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2-08-16 20:1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在战火与岁月的磨砺中,防空导弹、飞航导弹、弹道导弹作为 “国之利器”,早已成长为捍卫国家安全的“撒手锏”。本期《军事科技》带您了解在战火中享有至高荣耀的国产装备“撒手锏”。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被称为“杀手锏”的导弹武器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研制了约近千种各类导弹,并在不同年代的战争中大量使用,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胜负。



红旗二号导弹在红旗一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是早期型号所以主要用于拦截敌战机。作为我国空军的主力防空导弹,红旗-2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一直在与敌航空兵器的斗智斗勇中不断改进。


1660648232625572.png?x-oss-process=style/w10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防空导弹,实现了防空武器更新换代的关键转型。21世纪初,我国第三代防空导弹研制成功,其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660648247764239.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251259532.png?x-oss-process=style/w10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野战防空导弹方队中,“防空双雄”红旗-17A和红旗-16B震撼亮相。


1660648271393541.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275701275.png?x-oss-process=style/w10


说到“撒手锏”装备,除了防空导弹,还有一类就是飞航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都属于飞航导弹。


1660648291348623.png?x-oss-process=style/w10


2019年国庆阅兵,一队身披迷彩搭载两联装导弹发射筒的战车驶过天安门广场,这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陆基巡航导弹长剑-100。


1660648302527916.png?x-oss-process=style/w10


而作为飞航导弹重要的一部分,反舰导弹更是守护海防安全的重要武器,有海无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挑战。


1660648321775267.png?x-oss-process=style/w10


1957年中国向苏联引进了五型导弹,其中就包括544导弹,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仿制。历时多年奋战,544导弹仿制成功,并命名为“上游一号”。


1660648334540028.png?x-oss-process=style/w10


然而“上游一号”列装上舰后,新中国海防形势依然紧迫。此时,对上游一号进行改型设计,发展岸舰导弹是一个可行必要的办法,这就是我国第一款射程超过90公里的岸舰导弹海鹰2号。


1660648350701843.png?x-oss-process=style/w10


1973年秋天,一项“奇特”且有点“简陋”的试验,在一处杂草丛生的荒沟间进行。而这次试验成功的发动机,正是我国首型固体燃料导弹发动机,它直接催生了鹰击8号的诞生。在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鹰击8号首次亮相,便被外媒称为“中国飞鱼”。


1660648364237907.png?x-oss-process=style/w10


1957年在中国从苏联引进了544反舰导弹的同时,中国还从苏联引进了另外一型重要装备,两枚P-2型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也就是我国东风一号导弹的原型。


1660648374658057.png?x-oss-process=style/w10


1960年3月,在东风一号还没完成实验的时候,我国就开始启动了东风二号导弹的研究。东风二号的自行研制,可以说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然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1964年的6月29日东风二号发射成功。


1660648388732589.png?x-oss-process=style/w10


与此同时,我国开始计划从1965年至1972年用8年时间研制出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弹道导弹、东风三号中程弹道导弹、东风四号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


1660648432969192.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436611957.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441545930.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444823274.png?x-oss-process=style/w10


而在1965年启动研发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之后,1966年,人民海军奉命开始秘密研制另一种“撒手锏”武器—核潜艇。而为了解决核潜艇配备的导弹问题,1969年巨浪一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也正式上马。


1660648459921229.png?x-oss-process=style/w10


1984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上,东风三号、东风四号、东风五号威武亮相。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国剑阵”形成了核常兼备,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


1660648473498890.png?x-oss-process=style/w10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东风-5B核导弹、东风-17常规导弹、东风-41洲际核导弹和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相继登场惊艳亮相。


1660648497922194.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502606621.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508128371.png?x-oss-process=style/w10


1660648511664426.png?x-oss-process=style/w10


责任编辑:吴昱审核:周益威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国之利器!走近国产装备“撒手锏”
来源:中国军视网微信公号 2022-08-16 20:14:20
      在战火与岁月的磨砺中,防空导弹、飞航导弹、弹道导弹作为“国之利器”,早已成长为捍卫国家安全的“撒手锏”。本期《军事科技》带您了解在战火中享有至高荣耀的国产装备“撒手锏”。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被称为“杀手锏”的导弹武器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研制了约近千种各类导弹,并在不同年代的战争中大量使用,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胜负。红旗二号导弹在红旗一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是早期型号所以主要用于拦截敌战机。作为我国空军的主力防空导弹,红旗-2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一直在与敌航空兵器的斗智斗勇中不断改进。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防空导弹,实现了防空武器更新换代的关键转型。21世纪初,我国第三代防空导弹研制成功,其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野战防空导弹方队中,“防空双雄”红旗-17A和红旗-16B震撼亮相。说到“撒手锏”装备,除了防空导弹,还有一类就是飞航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都属于飞航导弹。2019年国庆阅兵,一队身披迷彩搭载两联装导弹发射筒的战车驶过天安门广场,这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陆基巡航导弹长剑-100。而作为飞航导弹重要的一部分,反舰导弹更是守护海防安全的重要武器,有海无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挑战。1957年中国向苏联引进了五型导弹,其中就包括544导弹,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仿制。历时多年奋战,544导弹仿制成功,并命名为“上游一号”。然而“上游一号”列装上舰后,新中国海防形势依然紧迫。此时,对上游一号进行改型设计,发展岸舰导弹是一个可行必要的办法,这就是我国第一款射程超过90公里的岸舰导弹海鹰2号。1973年秋天,一项“奇特”且有点“简陋”的试验,在一处杂草丛生的荒沟间进行。而这次试验成功的发动机,正是我国首型固体燃料导弹发动机,它直接催生了鹰击8号的诞生。在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鹰击8号首次亮相,便被外媒称为“中国飞鱼”。1957年在中国从苏联引进了544反舰导弹的同时,中国还从苏联引进了另外一型重要装备,两枚P-2型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也就是我国东风一号导弹的原型。1960年3月,在东风一号还没完成实验的时候,我国就开始启动了东风二号导弹的研究。东风二号的自行研制,可以说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然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1964年的6月29日东风二号发射成功。与此同时,我国开始计划从1965年至1972年用8年时间研制出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弹道导弹、东风三号中程弹道导弹、东风四号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而在1965年启动研发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之后,1966年,人民海军奉命开始秘密研制另一种“撒手锏”武器—核潜艇。而为了解决核潜艇配备的导弹问题,1969年巨浪一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也正式上马。1984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上,东风三号、东风四号、东风五号威武亮相。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国剑阵”形成了核常兼备,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东风-5B核导弹、东风-17常规导弹、东风-41洲际核导弹和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相继登场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