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希望的“种子”在车田萌发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赵曌 发布时间:2022-04-14 09:0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It is so fascinating.”不久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推特发文再次点赞贵州,称赞“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平坝,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的樱花园。如此壮观的景色,愿世界上更多人能享受到这份和平与美丽”。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距离平坝万亩樱花园20公里,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的花,也正开得美不胜收。来自中能化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干部张耀明第一时间便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车田的春风里,盛开着郁金香!”

如同郁金香一般浪漫盛放的,还有车田乡村振兴的好光景。

盛开的郁金香。

“让车田变成花的海洋”

春行车田,绿树葱郁,河湖清澈,道旁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由青石板铺砌而成……

位于贵州贵安新区东面的车田村青山环绕、依山傍水,是冷饭河、车田河、三岔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地,还有天然形成的岩洞、峡谷,幽深秀美,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以前可不是这样!”村民雷燕华记得,过去大家都以农耕为生。雨天,泥巴路又脏又滑,家禽牲畜粪便随处可见;晴天,旱厕苍蝇嗡嗡乱飞,臭得不行……以致于土生土长的雷燕华也和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出走”,逃离这个“牛粪的故乡”。

2008年,雷燕华回到车田——带着在外积累的资金和学到的经验,“还有改变家乡面貌的一腔热血”。如今,雷燕华成了村里小花溪农家乐的老板,遍布车田的郁金香,便是他的“手笔”。

张耀明与车田结缘,是在一年前的春天。2021年4月,中能化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按照贵安新区的统一部署,专门选派有着25年党龄、工作经验丰富的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张耀民作为驻村帮扶干部,担任湖潮乡驻村工作指导组组长、车田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车田要改变,就得从花草开始。”刚到车田,张耀明改变卫生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的想法便与雷燕华不谋而合。而雷燕华在村里搞大棚种花,也让张耀明有了路子。

于是,车田村的道路两边、房前屋后,摆上了盛开的郁金香。

“还不够!”空闲的时候,张耀明总爱到村里溜达。“你看,那边还是有些杂乱。”张耀明驻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车田变成花的海洋”。

2021年,张耀明和驻村干部一道,带领村民们修通了3.1公里的机耕道,打通了车田村将近1300亩土地之间的路线,极大便利农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把村里的景观连成了线。村民们在山坡上种果树,春天李花、樱桃花竞相争妍,耕地里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村里各处的郁金香相映成趣。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村民也自发加入到了人居环境改造和村容村貌景观提升的行动当中。“2021年,我们以20多户村民庭院为首批试点,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提升改造工程,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着力打造更加文明、和谐、整洁、有序的美丽乡村。”张耀明介绍道。

车田,正向着花海“蝶变”。

悄然变化的,还有村里的精气神。初到车田时,张耀明和驻村工作队从“一宣六帮”入手,抓基层党建和宣传教育,着力破解软弱涣散问题,以村党支部换届为契机选举产生出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支委队伍。2021年,车田村党支部获“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全省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接茬推进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迸发出了强劲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走访发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张耀明积极帮助联系爱心人士开展爱心捐助;得知村里一名儿童身患残疾,驻村工作队员多次前往探视;湖潮乡建设宣教文化信息中心,中能化发展集团大力支持,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捐赠图书;端午佳节,集团公司团委联合湖潮乡团委到车田村开展志愿陪伴服务活动,包粽子、送物资,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在一件件日常却暖心的“实事”里,张耀明和驻村干部在村里建起了良好的干群关系。

乡村振兴的答卷里,“主心骨”更是“暖心人”。

湖潮乡车田村一隅。

“把车田‘卖’出去”

“来,请大家在这边拍照打卡。”说话的姑娘叫杨慧,也是车田人。随着村里的环境变好,游客自然多了起来。“还不到周末,每天就有几十上百人。”杨慧自学了拍照,一部单反相机、一台电脑,再加上村里苗族同胞的特色服饰,便成了杨慧一家的“旅游产业”,“收入还不错呢!”

其实,车田村搞旅游并非新鲜事。因为自然风光优美、毗邻贵阳城区,早在2016年,这里就被列入了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遗憾的是,因为环境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景区在2018年被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摘牌。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张耀明坚持,发展旅游是车田不能丢的好路子。此前,村里曾成立了湖潮乡第一家由村集体百分百控股的贵安新区美丽车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村旅游开发和运营。从2020年开始,张耀明和驻村干部们把外面的经验带到了车田,村集体公司从广西等地购入湖面观光游船进行湖面观光项目开发,成功开启了村集体公司收入的第一桶金。

2020年,车田村牵头举办了湖潮乡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及“车田村国庆七天乐系列活动”,通过农产品展销、长桌宴、篝火晚会、千人健步行、摄影写生展、文艺汇演、音乐节、美食品鉴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吸引了数万游客,带动综合性收入约200余万元。

2021年,车田村继续在天鹅湖面上增投游船。当年国庆假期,全村旅游总收益达到62万余元,仅湖面游船一项就达84000元。负责管理游船的村民老黄乐开了怀:“最多的一天,收入20000元!”

为了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源,2021年以来,车田村将天鹅湖边10栋小木屋出租给村民经营,开发露营基地、户外烧烤等新业态。当年,村级集体公司实现营收约70万元,累计给全村1012位村民分红10万元。

车田村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开起了超市、民宿、农家乐。“全村已有16家小超市、23家农家乐。”张耀明说,在车田,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截止到目前,全村年人均收入已突破18000元。

张耀明介绍,车田村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淡旺季明显。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车田、来到车田,张耀明和年轻驻村干部一合计,决定开办“筑梦车田”微信公众号,还开通了抖音短视频,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形式把车田打造成为“网红”。

“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把车田‘卖’出去!”这是张耀明的第二个梦想。

当前,车田村旅游发展仍延续沿湖发展的模式,主要分布在第一、二村民组,三组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仍有些滞后。张耀明用心谋划着未来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图景:“下一步,要根据各村寨的不同定位,把一组打造为旅游项目体验区,二组是民俗文化体验区,三组则开发农业展示区……真正把车田打造成为贵阳市民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大棚里一株株褐色的羊肚菌长势喜人。

探寻乡村振兴的“央地共建”路径

车田村有耕地2087亩、林地1881亩,过去以种植蔬菜及辣椒为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村产业革命”中,八月瓜、柿子、樱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开始涌现,并不断带来可观的收益。

2021年冬天,看着光秃秃的闲置土地,“闲不住”的张耀明又琢磨起了冬季农作物。经过走访调研和网上学习,驻村工作队员们决定自掏腰包,利用村里的大棚基地试种2亩羊肚菌。4个月的时间,土里冒出了一株株褐色的“小伞”。“现在每天都能采,能买到80到120元一斤。”“试验”成功,张耀明喜不自胜。初步估算,2亩地3个大棚里能采摘400斤左右羊肚菌,“能卖40000元左右。”

张耀明和驻村干部们计划,在村里逐步推广羊肚菌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车田冬日农业经济的短板。

在车田,一幅集旅游项目观光、民俗文化体验、特色农业展示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蓝图渐次清晰起来。

“乡村振兴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在张耀明的认识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找到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张耀明把自己的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娘家”--中能化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车田考察调研,积极发挥央企在专业技术、项目经验、人才资源、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谋划发展。特别是立足自身主业优势,围绕帮扶点自然山水、民族文化、特色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为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谋思路、找方法、引项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见成效贡献央企智慧和力量。

2022年初,贵安新区党工委特别向集团公司致感谢信,为集团公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中“工作实绩突出、帮扶效果明显”点赞,派驻干部张耀明担任组长的湖潮乡驻村工作指导组和他所在的车田村驻村工作队双双获得表扬。

在张耀明的手机里,保存着《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村情调研报告》《车田村“乡村振兴”文旅、农旅项目发展方案》《湖潮乡车田村仙人洞调查报告》等多份工作文档,还有踏勘岩洞是的手绘示意图……随身携带、随时更新完善。这位“老地勘人”希望能把自己的专业所长,与车田乡村振兴所需真正结合起来,转化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张耀明更希望,正全力以赴迈步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车田村与积极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中能化发展集团,能够形成产业项目合作共建的模式,发挥央企优势,盘活驻地资源,深化企地合作,更深层次地探索乡村振兴的“央地共建”路径,带动乡村产业长效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复制推广的帮扶模式。

——这是他的第三个梦想。(图/文 赵曌)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乡村振兴:希望的“种子”在车田萌发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2022-04-14 09:05:24
      “Itissofascinating.”不久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推特发文再次点赞贵州,称赞“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平坝,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的樱花园。如此壮观的景色,愿世界上更多人能享受到这份和平与美丽”。春回大地,万物萌发。距离平坝万亩樱花园20公里,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的花,也正开得美不胜收。来自中能化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干部张耀明第一时间便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车田的春风里,盛开着郁金香!”如同郁金香一般浪漫盛放的,还有车田乡村振兴的好光景。盛开的郁金香。“让车田变成花的海洋”春行车田,绿树葱郁,河湖清澈,道旁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由青石板铺砌而成……位于贵州贵安新区东面的车田村青山环绕、依山傍水,是冷饭河、车田河、三岔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地,还有天然形成的岩洞、峡谷,幽深秀美,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以前可不是这样!”村民雷燕华记得,过去大家都以农耕为生。雨天,泥巴路又脏又滑,家禽牲畜粪便随处可见;晴天,旱厕苍蝇嗡嗡乱飞,臭得不行……以致于土生土长的雷燕华也和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出走”,逃离这个“牛粪的故乡”。2008年,雷燕华回到车田——带着在外积累的资金和学到的经验,“还有改变家乡面貌的一腔热血”。如今,雷燕华成了村里小花溪农家乐的老板,遍布车田的郁金香,便是他的“手笔”。张耀明与车田结缘,是在一年前的春天。2021年4月,中能化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按照贵安新区的统一部署,专门选派有着25年党龄、工作经验丰富的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张耀民作为驻村帮扶干部,担任湖潮乡驻村工作指导组组长、车田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车田要改变,就得从花草开始。”刚到车田,张耀明改变卫生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的想法便与雷燕华不谋而合。而雷燕华在村里搞大棚种花,也让张耀明有了路子。于是,车田村的道路两边、房前屋后,摆上了盛开的郁金香。“还不够!”空闲的时候,张耀明总爱到村里溜达。“你看,那边还是有些杂乱。”张耀明驻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车田变成花的海洋”。2021年,张耀明和驻村干部一道,带领村民们修通了3.1公里的机耕道,打通了车田村将近1300亩土地之间的路线,极大便利农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把村里的景观连成了线。村民们在山坡上种果树,春天李花、樱桃花竞相争妍,耕地里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村里各处的郁金香相映成趣。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村民也自发加入到了人居环境改造和村容村貌景观提升的行动当中。“2021年,我们以20多户村民庭院为首批试点,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提升改造工程,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着力打造更加文明、和谐、整洁、有序的美丽乡村。”张耀明介绍道。车田,正向着花海“蝶变”。悄然变化的,还有村里的精气神。初到车田时,张耀明和驻村工作队从“一宣六帮”入手,抓基层党建和宣传教育,着力破解软弱涣散问题,以村党支部换届为契机选举产生出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支委队伍。2021年,车田村党支部获“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全省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接茬推进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迸发出了强劲的引领力和凝聚力。走访发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张耀明积极帮助联系爱心人士开展爱心捐助;得知村里一名儿童身患残疾,驻村工作队员多次前往探视;湖潮乡建设宣教文化信息中心,中能化发展集团大力支持,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捐赠图书;端午佳节,集团公司团委联合湖潮乡团委到车田村开展志愿陪伴服务活动,包粽子、送物资,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在一件件日常却暖心的“实事”里,张耀明和驻村干部在村里建起了良好的干群关系。乡村振兴的答卷里,“主心骨”更是“暖心人”。湖潮乡车田村一隅。“把车田‘卖’出去”“来,请大家在这边拍照打卡。”说话的姑娘叫杨慧,也是车田人。随着村里的环境变好,游客自然多了起来。“还不到周末,每天就有几十上百人。”杨慧自学了拍照,一部单反相机、一台电脑,再加上村里苗族同胞的特色服饰,便成了杨慧一家的“旅游产业”,“收入还不错呢!”其实,车田村搞旅游并非新鲜事。因为自然风光优美、毗邻贵阳城区,早在2016年,这里就被列入了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遗憾的是,因为环境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景区在2018年被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摘牌。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张耀明坚持,发展旅游是车田不能丢的好路子。此前,村里曾成立了湖潮乡第一家由村集体百分百控股的贵安新区美丽车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村旅游开发和运营。从2020年开始,张耀明和驻村干部们把外面的经验带到了车田,村集体公司从广西等地购入湖面观光游船进行湖面观光项目开发,成功开启了村集体公司收入的第一桶金。2020年,车田村牵头举办了湖潮乡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及“车田村国庆七天乐系列活动”,通过农产品展销、长桌宴、篝火晚会、千人健步行、摄影写生展、文艺汇演、音乐节、美食品鉴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吸引了数万游客,带动综合性收入约200余万元。2021年,车田村继续在天鹅湖面上增投游船。当年国庆假期,全村旅游总收益达到62万余元,仅湖面游船一项就达84000元。负责管理游船的村民老黄乐开了怀:“最多的一天,收入20000元!”为了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源,2021年以来,车田村将天鹅湖边10栋小木屋出租给村民经营,开发露营基地、户外烧烤等新业态。当年,村级集体公司实现营收约70万元,累计给全村1012位村民分红10万元。车田村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开起了超市、民宿、农家乐。“全村已有16家小超市、23家农家乐。”张耀明说,在车田,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截止到目前,全村年人均收入已突破18000元。张耀明介绍,车田村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淡旺季明显。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车田、来到车田,张耀明和年轻驻村干部一合计,决定开办“筑梦车田”微信公众号,还开通了抖音短视频,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形式把车田打造成为“网红”。“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把车田‘卖’出去!”这是张耀明的第二个梦想。当前,车田村旅游发展仍延续沿湖发展的模式,主要分布在第一、二村民组,三组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仍有些滞后。张耀明用心谋划着未来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图景:“下一步,要根据各村寨的不同定位,把一组打造为旅游项目体验区,二组是民俗文化体验区,三组则开发农业展示区……真正把车田打造成为贵阳市民休闲旅游的目的地。”大棚里一株株褐色的羊肚菌长势喜人。探寻乡村振兴的“央地共建”路径车田村有耕地2087亩、林地1881亩,过去以种植蔬菜及辣椒为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村产业革命”中,八月瓜、柿子、樱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开始涌现,并不断带来可观的收益。2021年冬天,看着光秃秃的闲置土地,“闲不住”的张耀明又琢磨起了冬季农作物。经过走访调研和网上学习,驻村工作队员们决定自掏腰包,利用村里的大棚基地试种2亩羊肚菌。4个月的时间,土里冒出了一株株褐色的“小伞”。“现在每天都能采,能买到80到120元一斤。”“试验”成功,张耀明喜不自胜。初步估算,2亩地3个大棚里能采摘400斤左右羊肚菌,“能卖40000元左右。”张耀明和驻村干部们计划,在村里逐步推广羊肚菌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车田冬日农业经济的短板。在车田,一幅集旅游项目观光、民俗文化体验、特色农业展示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蓝图渐次清晰起来。“乡村振兴就是要高起点、高标准。”在张耀明的认识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找到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张耀明把自己的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娘家”--中能化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车田考察调研,积极发挥央企在专业技术、项目经验、人才资源、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谋划发展。特别是立足自身主业优势,围绕帮扶点自然山水、民族文化、特色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为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谋思路、找方法、引项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见成效贡献央企智慧和力量。2022年初,贵安新区党工委特别向集团公司致感谢信,为集团公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中“工作实绩突出、帮扶效果明显”点赞,派驻干部张耀明担任组长的湖潮乡驻村工作指导组和他所在的车田村驻村工作队双双获得表扬。在张耀明的手机里,保存着《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村情调研报告》《车田村“乡村振兴”文旅、农旅项目发展方案》《湖潮乡车田村仙人洞调查报告》等多份工作文档,还有踏勘岩洞是的手绘示意图……随身携带、随时更新完善。这位“老地勘人”希望能把自己的专业所长,与车田乡村振兴所需真正结合起来,转化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张耀明更希望,正全力以赴迈步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车田村与积极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中能化发展集团,能够形成产业项目合作共建的模式,发挥央企优势,盘活驻地资源,深化企地合作,更深层次地探索乡村振兴的“央地共建”路径,带动乡村产业长效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复制推广的帮扶模式。——这是他的第三个梦想。(图/文赵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