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树苗迎风吐绿、一江碧水波光潋滟、美丽风景变身“钱景”……放眼全南大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沃野千里、田畴织锦,秀美乡村、生机勃发,呈现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生态画卷。
今年以来,全南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守护绿水青山,擦亮绿色生态品牌,推进生态价值转换,为该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植绿,共筑青山绿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全南县金龙镇松山村山岭上,新栽种的杜英、枫香、红花荷等苗木经春雨的滋润长出新枝,绿意盎然。今年新种下的3.8万余株新苗迎风吐绿,让山岭更加生机勃发。
全南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生态文明意识,营造青山绿水的美好家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全南县树立“两山”理念,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守护好绿色家园。统筹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投资4.6亿元实施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一大批水利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整治河道46.63公里,新增堤防护岸21.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8平方公里。“硬核”生态保护为该县赢得了亮眼的“绿色成绩单”:全县森林覆盖率83.39%,林地199万亩,空气优良率99.4%,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10万个;2021年,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护绿,守护一江碧水
每日行走十多公里巡山护林,这是全南县桃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巡护员李金必做的功课。十余年的护林练就了李金的火眼金睛,他能快速识别哪些树木得了松材线虫病并进行防治。
“看好山护好林,才有一江清水。”李金感慨地说。在桃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举目远眺,林海茫茫,流水潺潺。
记者沿江而下,来到南迳镇境内的桃江两岸,目之所及,整个大堤整齐划一,道路干净。在暖阳的照射下,堤内栽种的树木一片新绿。
做好截污、活水文章也是守护一江碧水、打赢碧水保卫战的重要一环。全南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狠抓重点流域水质管控,取缔河湖水库禁养区网箱养殖,建立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源一档”,确保过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保持国家Ⅲ类以上。2021年,该县新(改)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2座,县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率为100%。
兴绿,打造生态银行
春光明媚,走进自然之星全南有机蔬菜基地,放眼望去,2600余亩蔬菜绿油油,给田园披上了一层绿衣,杭白菜、奶白菜、鸡毛菜等新鲜蔬菜长势喜人。
基地位于龙源坝镇雅溪村,日产超10吨、年产4000余吨有机蔬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让老区“菜园子”精准对接大湾区“菜篮子”。
毗邻基地的雅溪古村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赏景。近年来,全南县拓宽“两山”理论转化路径,走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深挖客家围屋文化内涵,以秀美乡村风光和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走进来、住下来。村民们办农家乐、开民宿、卖土特产,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吃上“生态饭”。2021年,雅溪古村景区接待游客43.38万人次,带动旅游总收入2.61亿元。
念好“山”字经,做活“绿”文章。全南县把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林下经济产业,走上了以生态促产业、以产业保生态的良性发展道路。该县引入花卉苗木公司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带动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草珊瑚、灵芝等中草药,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陈海明 记者 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