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在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江苏用全国3.2%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全国5.6%的粮食产量。“水韵苏米”作为省域公用品牌,自2018年启动品牌建设以来,江苏大米“放心、好吃、营养”的整体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好米”变“名米”,“水韵苏米”品牌从无到有
种好粮、产好米、吃好饭,一头连着农民的腰包,一头牵着百姓舌尖上的新期待。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扎实推进“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四年来,“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苏米“好米”变“名米”的嬗变。
品牌既是区域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区域特色形象、区域文化、农产品综合实力的反映,更是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以来,江苏启动“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发布全国首个全产业链标准,认定50家核心企业,把江苏优质粳稻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乃至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水韵苏米”通过品牌打造,发挥出质量标准的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江苏大米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同时带动了优质稻谷品种的种植和江苏大米市场的巩固与拓展。目前,全省拥有“水韵苏米”十大区域品牌,苏米核心企业50家,“中国好粮油”产品25个,“江苏精品”产品14个,“江苏好粮油”产品105个,“好吃苏米”金奖、优秀奖产品50个。
数据显示,至2021年底,50家核心企业高品质苏米的生产基地达到220万亩,企业合计日生产能力达到18250吨,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78.28亿元至2021年达到157.81亿元。
提升品牌影响力,企业媒体和粮食行业齐发力
稻,不止一碗米饭这么简单。
“水韵江苏,鱼米之乡”,江苏着力打造以“水韵苏米”这一公用品牌为核心,包含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传播体系。在“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苏米征文、作家采风、产品展示、大米品鉴、品牌推介等活动,共同挖掘江苏稻作文化,形成企业、媒体、专家学者和粮食行业联合发力的生动局面。
江苏对本地稻作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拍摄了《水韵苏米》纪录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江苏的稻作文化与历史传承;面向全国举办了“水韵苏米”主题征文大赛,共收到省内外作者537篇文稿;组织省作协作家、记者组成“米乡行”采风团开展“水韵苏米全省行”活动,公开发表50篇新闻作品,助力江苏大米品牌宣传,增强江苏大米品牌的美誉度。
四年来,苏米核心企业参加了全国各类展会和苏米品牌和产品专场推介活动25次。2019年、2020年连续开展了“好吃苏米”品鉴大赛,评出了“好吃苏米”金奖、优秀奖。其间,运用报刊、电视、新媒体等立体化推介苏米品牌、苏米产品,多元化传播苏米文化,让广大消费者了解苏米、信任品牌、放心消费。
助推乡村振兴建设,走出提质增效新“粮”道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新发布的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对农业品牌建设提出新时代的要求。“水韵苏米”品牌打造在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健全优粮优价机制、促进全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我省目前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南粳9108等南粳系列品种种植面积达1000多万亩,占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稻谷比普通粳稻的收购价每吨高出200元左右,全年为农民增收12亿元以上,为苏米核心企业提高效益5.92亿元。“水韵苏米”品牌建设,促进了江苏优质食味水稻的品种培优,提升了大米的口感和质量,扩大了苏米的市场影响力,带动了粮农和粮企增效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水韵苏米标准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的储加体系、系统化的营销体系、规范化的质量体系建设。”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张国梁表示,“水韵苏米”品牌要成为江苏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先锋队”,在带动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推动质量兴粮、品牌兴粮中,涌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案例;要成为江苏打造千亿级优质稻麦产业的“排头兵”,在创新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促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兴旺的实践中走出一条“新粮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苏米从八千年的历史走来,在“水韵苏米”的品牌引领下,正在发力奔向更美好的明天。(金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