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贵州桐梓:“三农”惠民生 乡村美如画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彭光杰 梁剑豪 发布时间:2021-12-27 10:04
生成海报

近年来,贵州省桐梓县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幅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游、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娄山大地上徐徐绘就。 

乡村美如画。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乡村振兴在一个个兴旺的产业里

桐梓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原生连片方竹林,先后被誉为“中国方竹笋之乡”和“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

桐梓把方竹产业打造为“绿色银行 ”。杨茂华 摄

近年来,桐梓将方竹作为“一县一业”,在方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全面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财政资金撬动、鼓励群众投资等方式,逐步扩大笋林面积和丰产林面积,并加大投入修建冻库,延长方竹笋的保鲜期,解决方竹笋销售问题和保鲜问题,实实在在增加了笋农的收入。

方竹产业是桐梓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国家的政策非常好,帮助我们低产林改造,我们家的300亩方竹林,改造前一年采笋的收入只有几万块钱,经过改造后产量得到大提升,今年卖鲜笋和干笋的收入在20万元左右。”说起助农政策和发展方竹的收入,楚米镇高山村十组的金孝方十分满意。 

“娄山关”牌方竹笋。罗永波 摄

“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交通方便,方竹笋家门口就卖了,我们家种植的180亩方竹林,每年采方竹笋的收入都有七八万元。”楚米镇高山村八组的陶桂林看着自己的方竹林,高兴地说。

楚米镇高山村有原生态方竹林16000亩,涉及200户家庭,近几年又新栽了9000亩,今年方竹笋产量达1200多吨,户均收入4万多元。

全竹宴。王印 摄

眼下,正是椪柑成熟的季节,在新站镇椪柑种植基地里,一个个黄澄澄的椪柑挂满枝头。该镇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 ”的发展模式,发展椪柑种植16000余亩,预计今年椪柑产量将达到5000万斤,产值1亿元左右。

新站椪柑挂满枝头。郭明财 摄

近年来,桐梓县严格按照确定的“11122”产业工程,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方竹面积突破100万亩,中国竹笋交易中心有序推进;猪牛羊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发展县;灰树花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规模全国第一;常年种植果蔬47万亩,烤烟4.5万亩,高粱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稳定在18.5万吨以上;建成市级以上农业园区8个,培育龙头企业22家;认证绿色农产品26个、地里标识产品4个。 

乡村振兴在一个个驻村干部肩上

冬至已过,天气渐冷。冬闲时节风水镇坪子村的村民并没有闲下来。村民杨怀芬每天都起得很早,收拾完家里的卫生,便忙着经管喂养的牛羊。杨怀芬夫妻俩以前一直在外务工,照顾不了家庭。2016年6月,县水务局干部王登到坪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便建议夫妻俩回乡发展养殖。时过5年,杨怀芬家通过养殖肉牛,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王登书记到我们村后,发动我们发展养殖业,这几年我们每年都要出栏10多头牛,每年的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看着圈中健壮的牛羊,夫妻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同时对驻村第一书记王登感激不尽。

驻村干部发动村民发展养殖业。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坪子村党支部书记陈朝祥介绍,王登到坪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带领村民们修路、修水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房屋进行亮化,还根据坪子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发展红粱、黄金蜜柚等产业,让坪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坪子村家家户户都种红粱,80%的家庭都养了牛羊,村民们都住上了安全、漂亮的房屋,人均年收入突破10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登只是桐梓驻村干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21年,桐梓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390名、乡村振兴指导员24名、选调生24名到村任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在一个个有力的政策保障中

花秋镇乐境村潘武刚因3个女儿读书且妻子常年生病,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的他,每月都是入不敷出,看到养牛的前景不错,便萌生了发展养殖的想法,但又没有启动资金。 

在镇、村、帮扶干部及桐梓农商银行花秋支行的帮助下,潘武刚贷了5万元的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发展养牛。如今,潘武刚养殖规模达到了牛24头、猪10头,每年的纯收入5万余元。小额信贷不仅让他脱了贫,还供养女儿上完了大学,生活越过越好。

发展养殖业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笔5万元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不仅让我脱了贫,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农商行的支持。”提及扶贫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潘武刚感激不尽。

燎原镇三层村的李美容,以前夫妻俩长期在外打工,收入相对稳定。2014年因奶奶摔伤、婆婆患冠心病、公公瘫痪,夫妻俩回到家乡照顾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些债。2016年搬迁到燎原镇思源社区后,在镇、社区干部的帮扶下贷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开了一家生活便利店,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开起生活便利店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开这个店,每个月的收入都有三四千元,一家人的开支还是够。”燎原镇思源社区李美容感激地说。

近年来,桐梓聚焦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调整优化并落实好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政策,同时抓好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在一个个乡风文明的村庄里

走进茅石镇的团结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处处呈现美丽乡村画卷。特别是坐落于水库旁边的村办公阵地,不仅外部环境优美,内部环境也干干净净、整整洁洁,阅览室、卫生室、娱乐室、党员活动室、春风小院等一应俱全。

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木瓜镇塘口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张贴规范,常见红白理事会成员走家串户宣传理事会章程。该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从未有人操办过违规酒席,从未发生过低俗婚闹等不文明行为,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以前每个月的人情钱不得了,经济压力大。现在办酒的人少了,不仅节约钱,还节省时间。”塘口村大田坝组村民江朝刚说。

近年来,桐梓积极探索推进以“组织强村、产业富村、人才兴村、文明乐村、环境美村”为主要内容的“五在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产业兴村(官仓镇公平村)。人民网 王秀芳 摄

乡村美如画。郭明财 摄

下一步,桐梓县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持“四个不摘”,抓好“三个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文/彭光杰、梁剑豪 图由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贵州桐梓:“三农”惠民生 乡村美如画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2021-12-27 10:04:47
      近年来,贵州省桐梓县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幅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游、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娄山大地上徐徐绘就。 乡村美如画。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乡村振兴在一个个兴旺的产业里桐梓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原生连片方竹林,先后被誉为“中国方竹笋之乡”和“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桐梓把方竹产业打造为“绿色银行”。杨茂华摄近年来,桐梓将方竹作为“一县一业”,在方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全面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财政资金撬动、鼓励群众投资等方式,逐步扩大笋林面积和丰产林面积,并加大投入修建冻库,延长方竹笋的保鲜期,解决方竹笋销售问题和保鲜问题,实实在在增加了笋农的收入。方竹产业是桐梓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国家的政策非常好,帮助我们低产林改造,我们家的300亩方竹林,改造前一年采笋的收入只有几万块钱,经过改造后产量得到大提升,今年卖鲜笋和干笋的收入在20万元左右。”说起助农政策和发展方竹的收入,楚米镇高山村十组的金孝方十分满意。 “娄山关”牌方竹笋。罗永波摄“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交通方便,方竹笋家门口就卖了,我们家种植的180亩方竹林,每年采方竹笋的收入都有七八万元。”楚米镇高山村八组的陶桂林看着自己的方竹林,高兴地说。楚米镇高山村有原生态方竹林16000亩,涉及200户家庭,近几年又新栽了9000亩,今年方竹笋产量达1200多吨,户均收入4万多元。全竹宴。王印摄眼下,正是椪柑成熟的季节,在新站镇椪柑种植基地里,一个个黄澄澄的椪柑挂满枝头。该镇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 ”的发展模式,发展椪柑种植16000余亩,预计今年椪柑产量将达到5000万斤,产值1亿元左右。新站椪柑挂满枝头。郭明财摄近年来,桐梓县严格按照确定的“11122”产业工程,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方竹面积突破100万亩,中国竹笋交易中心有序推进;猪牛羊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发展县;灰树花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规模全国第一;常年种植果蔬47万亩,烤烟4.5万亩,高粱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稳定在18.5万吨以上;建成市级以上农业园区8个,培育龙头企业22家;认证绿色农产品26个、地里标识产品4个。 乡村振兴在一个个驻村干部肩上冬至已过,天气渐冷。冬闲时节风水镇坪子村的村民并没有闲下来。村民杨怀芬每天都起得很早,收拾完家里的卫生,便忙着经管喂养的牛羊。杨怀芬夫妻俩以前一直在外务工,照顾不了家庭。2016年6月,县水务局干部王登到坪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便建议夫妻俩回乡发展养殖。时过5年,杨怀芬家通过养殖肉牛,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王登书记到我们村后,发动我们发展养殖业,这几年我们每年都要出栏10多头牛,每年的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看着圈中健壮的牛羊,夫妻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同时对驻村第一书记王登感激不尽。驻村干部发动村民发展养殖业。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坪子村党支部书记陈朝祥介绍,王登到坪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带领村民们修路、修水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房屋进行亮化,还根据坪子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发展红粱、黄金蜜柚等产业,让坪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坪子村家家户户都种红粱,80%的家庭都养了牛羊,村民们都住上了安全、漂亮的房屋,人均年收入突破10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登只是桐梓驻村干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21年,桐梓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390名、乡村振兴指导员24名、选调生24名到村任职,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在一个个有力的政策保障中花秋镇乐境村潘武刚因3个女儿读书且妻子常年生病,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的他,每月都是入不敷出,看到养牛的前景不错,便萌生了发展养殖的想法,但又没有启动资金。 在镇、村、帮扶干部及桐梓农商银行花秋支行的帮助下,潘武刚贷了5万元的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发展养牛。如今,潘武刚养殖规模达到了牛24头、猪10头,每年的纯收入5万余元。小额信贷不仅让他脱了贫,还供养女儿上完了大学,生活越过越好。发展养殖业。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这笔5万元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不仅让我脱了贫,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农商行的支持。”提及扶贫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潘武刚感激不尽。燎原镇三层村的李美容,以前夫妻俩长期在外打工,收入相对稳定。2014年因奶奶摔伤、婆婆患冠心病、公公瘫痪,夫妻俩回到家乡照顾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些债。2016年搬迁到燎原镇思源社区后,在镇、社区干部的帮扶下贷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开了一家生活便利店,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开起生活便利店。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开这个店,每个月的收入都有三四千元,一家人的开支还是够。”燎原镇思源社区李美容感激地说。近年来,桐梓聚焦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调整优化并落实好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政策,同时抓好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在一个个乡风文明的村庄里走进茅石镇的团结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处处呈现美丽乡村画卷。特别是坐落于水库旁边的村办公阵地,不仅外部环境优美,内部环境也干干净净、整整洁洁,阅览室、卫生室、娱乐室、党员活动室、春风小院等一应俱全。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在木瓜镇塘口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张贴规范,常见红白理事会成员走家串户宣传理事会章程。该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从未有人操办过违规酒席,从未发生过低俗婚闹等不文明行为,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以前每个月的人情钱不得了,经济压力大。现在办酒的人少了,不仅节约钱,还节省时间。”塘口村大田坝组村民江朝刚说。近年来,桐梓积极探索推进以“组织强村、产业富村、人才兴村、文明乐村、环境美村”为主要内容的“五在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产业兴村(官仓镇公平村)。人民网王秀芳摄乡村美如画。郭明财摄下一步,桐梓县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持“四个不摘”,抓好“三个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文/彭光杰、梁剑豪图由桐梓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