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广大农业院校师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力乡村振兴
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丁雅诵 发布时间:2021-12-14 08:37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

近年来,广大农业院校师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期周刊,我们选取三所农业院校,展现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

——编 者

中国农业大学

“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农民身边”

11月的吉林,冷风呼啸。但在长春市农安县的一片玉米地里,农民常亚宾与乡亲们却干得热火朝天。“我们要用玉米秸秆残茬,给土地盖一层‘被子’,这样不仅能保护黑土地,还能提高产量。”常亚宾说。

常亚宾种植玉米的方法,被称作“梨树模式”,是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探索形成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为保护黑土地提供了科技支撑,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介绍,“梨树模式”在东北粮食主产区推广以来,增产10%以上,节约成本15%以上,减少水土流失60%以上。

坚持采用“梨树模式”种植玉米的常亚宾也尝到越来越多的甜头。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常亚宾地里的玉米稳产丰产成效正一年年显现,特别是今年,“梨树模式”玉米产量将近翻了一番。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以研发重大科技成果为引领,以支撑优势产业振兴为核心,以打造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为抓手,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与新机制。

在陕西、甘肃等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韩振海是不少果农家里的常客,“我们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农民身边。”在韩振海团队长期帮扶下,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整体脱贫后,果农收入仍持续增加,去年达到人均2.71万元。

在华北平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不断探寻绿色发展之路。过去10年间,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实现5.66亿亩粮食增产11.2%、减肥15.6%、增效30%以上,为小农户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经验。

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王光辉连续10年进藏进行农技推广。他发明的捡拾车,捡拾效率能够达到人工捡拾的7倍,让牧民从繁重的捡牛粪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如今,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学校在25个省、区、市初步构建起由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校外实验站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以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华中农业大学

“在田间地头坚定了扎根农村的信念”

“这株油菜根深叶茂,是棵好苗子!”初冬时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带着学生来到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农户刘泉源的冬闲油菜田,一边查看幼苗长势,一边介绍多功用油菜的情况。

这是华中农大师生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学校每个学院对接服务省内一个地市州,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乡村振兴。活动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共有1万余名师生参与。

“了解农民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是我们农业院校学生的责任,我们应当走在生产一线、活跃在生产一线、贡献在生产一线。”参加活动的学生白宏宇表示,“我对国计民生更加了解,收获很大,在田间地头坚定了扎根农村的信念。”

引导学生以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培养新农科创新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加强实践教育,厚植“三农”情怀。今年夏天,张之洞班学生吴冰杰与苎麻岗位科学家刘立军一起来到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调研苎麻生产、品种、加工、销售等情况。“老人们因剥麻而干裂的双手让我印象深刻。”吴冰杰说,“随着调研深入,我愈发感受到新技术、新机械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据了解,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46个社会实践基地,组织超过10万名大学生沉入“三农”领域开展社会调研、劳动实践、生产教学等,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不断深化。

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卓越人才。在学校试验田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袁金展正带领学生们耕作,施肥、除草、移栽,观察叶片、整理记录,一派忙碌景象。这是华中农业大学“三田三早”(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校内实习的场景。按照规定,每个本科生都有一块不小于30平方米的责任田,用于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实践训练。“这里不仅有传统农事活动,还有无人机、水田一体化、养分检测等现代农业前沿技术,在这里学生强农兴农的本领不断增强。”袁金展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农民致富”

“感谢西农大的老师,手把手帮我们建起养殖场,去年我们两口子养牛纯收入就达到30万元。”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红莉黄牛养殖场,养殖户赵红莉握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老师们的手,感谢他们再次前来推进校地合作。

“西农大张宗勤老师是我们果农的好朋友,他的电话号码和微信大家都有。生产上有啥疑难问题随时给他打电话,他就是我们葡萄种植的活字典。”在合阳县坊镇,从事葡萄种植20多年的农民冯贵生对张老师赞不绝口。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振兴,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农民致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学生杜好田在挂职汉中市镇巴县兴隆镇科技副镇长期间,将当地滞销的彩色马铃薯研发成马铃薯锅巴,迅速打开销售渠道。今年初,每年可加工5000吨锅巴的生产线正式投产,每吨彩色马铃薯附加值提高了1000元至1500元。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组建“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和“本土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不断探索校地深度融合,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取得显著成效。

为服务乡村振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门成立农民发展学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业农村干部和高素质农民,分级分类精准培训。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金凤村三组农民张吉哲参加了陕西省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后豁然开朗,回村带领贫困户们种植吊袋木耳,并主动担任木耳大棚基地技术指导员。“小木耳,大产业。能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我们干劲十足。”张吉哲说。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庙沟门镇西尧沟村驻村干部段二凤经过培训,对集体产业发展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回村后,她组织成立经济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吸纳一般农户、贫困户务工参与,实现了多方共赢。

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整合学科力量,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团队,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咨询服务。“我国目前有55万个村庄,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值得我们扎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改河表示,在新征程中,西农人将抓住机遇、不负使命,在广袤田野里书写新担当。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2日 05 版)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
来源:人民日报 2021-12-14 08:37: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近年来,广大农业院校师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期周刊,我们选取三所农业院校,展现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编者中国农业大学“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农民身边”11月的吉林,冷风呼啸。但在长春市农安县的一片玉米地里,农民常亚宾与乡亲们却干得热火朝天。“我们要用玉米秸秆残茬,给土地盖一层‘被子’,这样不仅能保护黑土地,还能提高产量。”常亚宾说。常亚宾种植玉米的方法,被称作“梨树模式”,是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探索形成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为保护黑土地提供了科技支撑,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介绍,“梨树模式”在东北粮食主产区推广以来,增产10%以上,节约成本15%以上,减少水土流失60%以上。坚持采用“梨树模式”种植玉米的常亚宾也尝到越来越多的甜头。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常亚宾地里的玉米稳产丰产成效正一年年显现,特别是今年,“梨树模式”玉米产量将近翻了一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以研发重大科技成果为引领,以支撑优势产业振兴为核心,以打造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为抓手,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在陕西、甘肃等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韩振海是不少果农家里的常客,“我们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农民身边。”在韩振海团队长期帮扶下,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整体脱贫后,果农收入仍持续增加,去年达到人均2.71万元。在华北平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不断探寻绿色发展之路。过去10年间,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实现5.66亿亩粮食增产11.2%、减肥15.6%、增效30%以上,为小农户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经验。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王光辉连续10年进藏进行农技推广。他发明的捡拾车,捡拾效率能够达到人工捡拾的7倍,让牧民从繁重的捡牛粪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如今,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学校在25个省、区、市初步构建起由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校外实验站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以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华中农业大学“在田间地头坚定了扎根农村的信念”“这株油菜根深叶茂,是棵好苗子!”初冬时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带着学生来到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农户刘泉源的冬闲油菜田,一边查看幼苗长势,一边介绍多功用油菜的情况。这是华中农大师生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学校每个学院对接服务省内一个地市州,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乡村振兴。活动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共有1万余名师生参与。“了解农民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是我们农业院校学生的责任,我们应当走在生产一线、活跃在生产一线、贡献在生产一线。”参加活动的学生白宏宇表示,“我对国计民生更加了解,收获很大,在田间地头坚定了扎根农村的信念。”引导学生以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培养新农科创新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加强实践教育,厚植“三农”情怀。今年夏天,张之洞班学生吴冰杰与苎麻岗位科学家刘立军一起来到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调研苎麻生产、品种、加工、销售等情况。“老人们因剥麻而干裂的双手让我印象深刻。”吴冰杰说,“随着调研深入,我愈发感受到新技术、新机械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据了解,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46个社会实践基地,组织超过10万名大学生沉入“三农”领域开展社会调研、劳动实践、生产教学等,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不断深化。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卓越人才。在学校试验田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袁金展正带领学生们耕作,施肥、除草、移栽,观察叶片、整理记录,一派忙碌景象。这是华中农业大学“三田三早”(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校内实习的场景。按照规定,每个本科生都有一块不小于30平方米的责任田,用于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实践训练。“这里不仅有传统农事活动,还有无人机、水田一体化、养分检测等现代农业前沿技术,在这里学生强农兴农的本领不断增强。”袁金展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农民致富”“感谢西农大的老师,手把手帮我们建起养殖场,去年我们两口子养牛纯收入就达到30万元。”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红莉黄牛养殖场,养殖户赵红莉握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老师们的手,感谢他们再次前来推进校地合作。“西农大张宗勤老师是我们果农的好朋友,他的电话号码和微信大家都有。生产上有啥疑难问题随时给他打电话,他就是我们葡萄种植的活字典。”在合阳县坊镇,从事葡萄种植20多年的农民冯贵生对张老师赞不绝口。“乡村振兴要靠产业振兴,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农民致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学生杜好田在挂职汉中市镇巴县兴隆镇科技副镇长期间,将当地滞销的彩色马铃薯研发成马铃薯锅巴,迅速打开销售渠道。今年初,每年可加工5000吨锅巴的生产线正式投产,每吨彩色马铃薯附加值提高了1000元至1500元。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组建“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和“本土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不断探索校地深度融合,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服务乡村振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门成立农民发展学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业农村干部和高素质农民,分级分类精准培训。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金凤村三组农民张吉哲参加了陕西省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后豁然开朗,回村带领贫困户们种植吊袋木耳,并主动担任木耳大棚基地技术指导员。“小木耳,大产业。能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我们干劲十足。”张吉哲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庙沟门镇西尧沟村驻村干部段二凤经过培训,对集体产业发展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回村后,她组织成立经济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吸纳一般农户、贫困户务工参与,实现了多方共赢。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整合学科力量,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团队,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咨询服务。“我国目前有55万个村庄,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值得我们扎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改河表示,在新征程中,西农人将抓住机遇、不负使命,在广袤田野里书写新担当。《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