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弘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来自周边村庄的工人正在赶制海外订单。
乡村产业怎么发展?废弃宅基地怎么盘活?“归雁”经济怎么落地?农民在家门口怎么挣钱?空壳村怎么“脱壳”?这些问题,是乡村振兴中必须解决的难题。菏泽市定陶区以创业车间为“省力杠杆”,探索出一条“村村有车间”的乡村振兴路径。全区新建改扩建创业车间206处,正在规划建设54处,带动4万余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这一做法,正在菏泽市推广。
11月24日,位于半堤镇半堤集村的万弘服饰有限公司(下称万弘服饰)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的景象:机械轰鸣声中,生产线流转如梭,数十名工人手脚并用,动作娴熟。“按件计工资,手脚麻利点,一个月工资保底5000元,不比在大城市打工挣得少。”缝纫机前,立新村村民闫聪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和记者搭话。
“我高中毕业后辗转青岛多个服装厂打工,一个月也就挣四五千元,后来结婚有了孩子,就被‘拴’在家里了。”闫聪说。后来,她听说万弘服饰招人,便报了名,一干就是3年。
“公司现有工人180人,返乡就业的年轻人有70余人,每年人数都在增加。”万弘服饰负责人郭小林说,“我们公司与国际知名服饰公司合作,生产的都是外贸时装,目前正加班赶制的1.3万件订单产品,销往美国市场。”
记者在厂区间采访,看到的皆是老旧的砖墙瓦房,这与印象中的外贸公司大相径庭。半堤镇党委书记陈启志介绍,这里之前是一处闲置厂房,为唤醒“沉睡”的资源,该镇引进了万弘服饰。
“别看厂房不起眼,5个生产车间年产值已达45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加上13个代工点,带动群众年增收1000万元。现在全镇27个行政村,有17个产业车间,还有12个在建,形成了服装加工、精密仪器加工、板材加工三个主导产业。”陈启志说。
农村土地有限,创业车间该建在哪?定陶区做好盘活闲置厂房、利用空闲宅基地、升级扶贫车间、开发村头荒地“四篇文章”,按照“二次开发利用”思路,逐一排查乡镇废弃、闲置厂房,盘活闲置资源。
位于半堤镇薛庄村村头的山东信达盛世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家具组装区,村民曲海灵正在娴熟地组装高档电视柜。“在这里工作,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余元,比在外面打工强。”曲海灵说。
信达盛世由薛方珍创办,他在北京打拼十年,2019年返乡创业。2年多时间,他带动村里发展起来10个家具加工及电商展销车间,吸纳了近400名村民就业。这些车间建在村头荒地之上,村集体每年分红13万元。定陶区把村头荒地整理、调整为较大地块,建设创业车间。截至目前,累计盘活村头荒地360宗,整理出土地近600亩。
有了场地,车间谁来建?定陶区探索出区级统建、村社联建、股份共建以及“能人”自建等四种模式。
“这些程序代码都要熟记于心,这样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在孟海镇万福集村的菏泽中拓瑞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员刘晨晨正向徒弟王欢教授数控铣床操作技术,晦涩的理论知识从工龄10余年的刘晨晨口中讲出,通俗易懂。
“我之前一直在胡总北京的机械加工厂上班,我们都是万福集村人,后来胡总决定回乡发展,包括我在内的10余名本地青年人便跟着他一起回来了。现在我每月的工资有八九千块,比在北京漂着强多了。”刘晨晨说。
刘晨晨口中的胡总就是万福集村中的“能人”胡延波。2017年,他从北京返乡创业,投资500万元在老家建起了精密机械加工厂,主要生产高铁座椅、医疗机械配件等产品,一期车间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平均月工资6000元以上,年税收超过40万元,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我们正在建设一处装配车间,待建成后,能提供20余个岗位,方便村民就近就业。”胡延波说。
能人返乡,带富一方。孟海镇党委书记刘先起介绍,他们鼓励支持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创业达人等“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建设创业车间,镇村协助解决车间用地、手续办理、建设资金、招工用工等难题。
“车间虽小,却富裕了一户家庭,振兴了一个乡村,激活了一个产业。”定陶区委书记朱中华介绍,建设创业车间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彻底、乡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返乡创业项目难落地、农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难”四大现实难题,形成人才回流、技术回乡、资金回流的“集合效应”。(王兆锋 赵念东 王浩勇 杨晶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