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林下金蝉鸣富音
——钟祥旧口曙光村特种养殖掠影
    来源:农村新报 发布时间:2021-07-05 13:1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6月29日晚7时30分,钟祥市旧口镇曙光村高柳金蝉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吕敬银和工人们早早来到养殖基地,等候“金蝉”破土而出。

蝉,又称“知了”,是常见中药材,可用来制作药膳。曙光村金蝉合作社发展林下养蝉55亩,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蝉常见在树上,怎么跑进土里了?“这跟蝉的生活习性有关,我们正是利用好了蝉的这一习性,才有这项富民产业。”吕敬银介绍。

每年8月,蝉会将卵产在树枝上。10月,合作社收集带有蝉卵的树枝,并挂在柳树上。待到次年6月幼虫即将孵化时,工人们再将带卵树枝紧挨着柳树插入泥土。小蝉蚁第一次脱壳硬化,自然掉在地上、钻入土中,从树根中吸吮营养,逐渐长大。“成虫天性喜欢找树,我们要在它上树的一个小时内捕捉,以防金蝉脱壳。”吕敬银笑着说。为阻止蝉往高处爬,工人们会在树上缠个胶带。

晚8时许,蝉陆续出土。吕敬银和工人们打着手电、提着水桶,站在树枝旁,迅速将正往上爬的蝉抓住,放进桶里,不到3个小时,就捕获蝉100多公斤。“按照收购价格每公斤150元计算,这一晚的毛收入就超过1.5万元。”吕敬银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柳树苗投入300元,金蝉卵枝投入2000元,一般前两年投入,第三年就能见到效益。贩子到田间地头收蝉,每只0.75元,一年亩均毛收入约7000元。

6月下旬以来,合作社每天有近30人在林间捕蝉。曙光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洪新介绍,捕蝉的活不重,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干得动,每人每晚可挣四五十元。

今年,是吕敬银养蝉的第七个年头。当初,在北京打工的他看到山东、河南有不少人养蝉,利润不错,便回家创业。目前,他已有一套成熟的养殖模式。“我愿意把技术提供给想学的人,让大家都能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吕敬银说。(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董园园 通讯员 周勇 何志琛 )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林下金蝉鸣富音
来源:农村新报 2021-07-05 13:15:40
      6月29日晚7时30分,钟祥市旧口镇曙光村高柳金蝉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吕敬银和工人们早早来到养殖基地,等候“金蝉”破土而出。蝉,又称“知了”,是常见中药材,可用来制作药膳。曙光村金蝉合作社发展林下养蝉55亩,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蝉常见在树上,怎么跑进土里了?“这跟蝉的生活习性有关,我们正是利用好了蝉的这一习性,才有这项富民产业。”吕敬银介绍。每年8月,蝉会将卵产在树枝上。10月,合作社收集带有蝉卵的树枝,并挂在柳树上。待到次年6月幼虫即将孵化时,工人们再将带卵树枝紧挨着柳树插入泥土。小蝉蚁第一次脱壳硬化,自然掉在地上、钻入土中,从树根中吸吮营养,逐渐长大。“成虫天性喜欢找树,我们要在它上树的一个小时内捕捉,以防金蝉脱壳。”吕敬银笑着说。为阻止蝉往高处爬,工人们会在树上缠个胶带。晚8时许,蝉陆续出土。吕敬银和工人们打着手电、提着水桶,站在树枝旁,迅速将正往上爬的蝉抓住,放进桶里,不到3个小时,就捕获蝉100多公斤。“按照收购价格每公斤150元计算,这一晚的毛收入就超过1.5万元。”吕敬银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柳树苗投入300元,金蝉卵枝投入2000元,一般前两年投入,第三年就能见到效益。贩子到田间地头收蝉,每只0.75元,一年亩均毛收入约7000元。6月下旬以来,合作社每天有近30人在林间捕蝉。曙光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洪新介绍,捕蝉的活不重,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干得动,每人每晚可挣四五十元。今年,是吕敬银养蝉的第七个年头。当初,在北京打工的他看到山东、河南有不少人养蝉,利润不错,便回家创业。目前,他已有一套成熟的养殖模式。“我愿意把技术提供给想学的人,让大家都能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吕敬银说。(农村新报全媒记者董园园通讯员周勇何志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