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遵义三台村:鸡进园 菜入坝 客盈门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其伦 发布时间:2021-06-07 09:07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6月4日一早,当第一声鸡鸣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三台村响起,村党支部书记何忠义已经走进村里的养鸡场巡视了。

“鸡场占地150亩,15栋鸡舍,存栏20万羽,每天有100多村民要在这里上班。”何忠义豪气地说。

他有这个底气。

目前,养鸡场年产蛋380吨,年产值3000万元,年利润400万元,带动30余户专业养殖户,成为三台村的第一主业。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三台村致力于产业、环境打造,弹响市场这根弦,盘活这片地,激活乡村一片天。

三台村人多地少,且土地比较零碎。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做文章,让土地生金?三台的对策是流转土地,集中整治,规模化使用,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

此举第一个显著效果,就是有了如今何忠义引以为荣的养鸡场。

“养鸡场起初是租地给外来客商做,年收租金少;后来不收租金入股合伙,赢利更多;现在发动大家自己干,赚得盆满钵满。”何忠义说。

他的一番话,道出了三台村发展的诀窍:正是激发了村民们的生产激情,托起了三台村美丽村庄的精彩演绎。

这个思路,也从山上“发散”到山下。

土地整治后,三台村还把过去的水稻田、玉米地调成了“椒+菜+果”特色种植。到目前,发展水果种植200亩、辣椒种植400亩,套种短季节蔬菜400亩,由村合作社下属公司集中经营,每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

可喜的是,村民们家门口上班,不仅有务工收入,还有合作社分红。

“种植产业年支付工资80余万元,村民人均务工增收1到2万元,其效益是过去传统种植收入的10倍。”何忠义说。

不仅如此,三台村目光又盯上乡村旅游。

为此,村里“无中生有”开田成塘,放下鱼苗,引来城市游客。每到周末或假日,村庄里车来人往,平均每天200人,村集体年收入又是60余万元。

而当村集体为发展乡村旅游,投入160万元建成农家乐包房7间及占地5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后,村民们再次活泛起来。

借国家人居环境改造东风,三台村发动大家房前屋后美化的同时,改造自家居所。这样,31栋别墅分布乡间,三台的民宿产业成了型,成为来自重庆、贵阳度假客的网红地。

大河有水小河满。

村集体不断发展,红利亦共享给了每位村民。

“如今,三台的村民有1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存款的比比皆是,全村大大小小车辆不下500台。”何忠义再次豪气地说。

鸡进园,菜入坝,客盈门。东靠三台山,西临洛安江,有三台山作证,有洛安江赞歌,三台村将一直奔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遵义三台村:鸡进园 菜入坝 客盈门
来源:《人民日报》 2021-06-07 09:07:31
      6月4日一早,当第一声鸡鸣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三台村响起,村党支部书记何忠义已经走进村里的养鸡场巡视了。“鸡场占地150亩,15栋鸡舍,存栏20万羽,每天有100多村民要在这里上班。”何忠义豪气地说。他有这个底气。目前,养鸡场年产蛋380吨,年产值3000万元,年利润400万元,带动30余户专业养殖户,成为三台村的第一主业。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三台村致力于产业、环境打造,弹响市场这根弦,盘活这片地,激活乡村一片天。三台村人多地少,且土地比较零碎。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做文章,让土地生金?三台的对策是流转土地,集中整治,规模化使用,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此举第一个显著效果,就是有了如今何忠义引以为荣的养鸡场。“养鸡场起初是租地给外来客商做,年收租金少;后来不收租金入股合伙,赢利更多;现在发动大家自己干,赚得盆满钵满。”何忠义说。他的一番话,道出了三台村发展的诀窍:正是激发了村民们的生产激情,托起了三台村美丽村庄的精彩演绎。这个思路,也从山上“发散”到山下。土地整治后,三台村还把过去的水稻田、玉米地调成了“椒+菜+果”特色种植。到目前,发展水果种植200亩、辣椒种植400亩,套种短季节蔬菜400亩,由村合作社下属公司集中经营,每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可喜的是,村民们家门口上班,不仅有务工收入,还有合作社分红。“种植产业年支付工资80余万元,村民人均务工增收1到2万元,其效益是过去传统种植收入的10倍。”何忠义说。不仅如此,三台村目光又盯上乡村旅游。为此,村里“无中生有”开田成塘,放下鱼苗,引来城市游客。每到周末或假日,村庄里车来人往,平均每天200人,村集体年收入又是60余万元。而当村集体为发展乡村旅游,投入160万元建成农家乐包房7间及占地5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后,村民们再次活泛起来。借国家人居环境改造东风,三台村发动大家房前屋后美化的同时,改造自家居所。这样,31栋别墅分布乡间,三台的民宿产业成了型,成为来自重庆、贵阳度假客的网红地。大河有水小河满。村集体不断发展,红利亦共享给了每位村民。“如今,三台的村民有1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存款的比比皆是,全村大大小小车辆不下500台。”何忠义再次豪气地说。鸡进园,菜入坝,客盈门。东靠三台山,西临洛安江,有三台山作证,有洛安江赞歌,三台村将一直奔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