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井管护站碳汇林试验地
林场工作人员在骨碎补育苗基地育苗。
白砂林场集中连片杉木大径材示范林
上杭白砂林场获评国家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
全球首个双塔观测平台——“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
核心提示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林场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一次理事会会议上,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简称“白砂林场”)当选为中国林场协会第五届副会长单位。这是白砂林场继2021年被国家林草局列入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之后又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荣誉。
从一穷二白的贫困林场到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林业的发展成就,60多年来,白砂林场以坚守青山的不竭信念和开拓创新的深谋远见,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林业奇迹。“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敢为人先、久久为功”,这些刻在白砂林场石碑上的文字,正是白砂林场焕发新颜的精神密码。
本期《深读》,记者带你走进白砂林场,探访几代林场人坚守奋斗、科技兴林的动人故事。
资源为本
攻坚克难培育森林
在龙岩双髻山脚下,生长着目前已知的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集中连片杉木大径材人工林。一株株杉木笔直挺拔,身形高大,枝杈相互依偎穿插,织出一片绿色空间,挺立的树干直指向天,似要没入云端,宛如庄严坚毅的士兵。
这片杉木林是白砂林场的“镇场之宝”,它陪伴林场从一穷二白中走来,见证着林场一代又一代干部职工的执着坚守,它的成长侧面映照着林场的发展之路。
1958年,在“消灭荒山,绿化祖国”的号召下,白砂林场成立,肩负起为当地植树造林的艰巨使命。
使命之“艰”很大一部分源于当地贫瘠的立地条件。杉木林所在的双髻山脚下被当地称为“大坑岭”,是革命战争时期游击战的重要地区,森林因战火纷飞遭遇毁灭性打击。同时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这里又是老百姓的柴火山,百姓上山伐木,或是日常使用,或是买卖换钱,或是大炼钢铁。一座座青山在日积月累的消耗中退化成荒山,水土流失、水源缺失等问题接踵而至。
白砂林场成立后虽种植了3万多亩的马尾松、油茶等树种,但由于立地条件差,树木生长缓慢,蓄积量少,产量低,林场经营无法自给自足。职工工资发不出,大批职工分流转岗,白砂林场成为省定贫困林场。
解决林场发展问题迫在眉睫。经科学规划,把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规划种植杉木,成为解决生态、水源和林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希望。
林子怎么造,怎么管?如何才能给林场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底子?一要技术,二要良种。1976年,九岗工区营建,林场开始走向集约化经营。1977年,林场派出技术人员前往各地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营造林技术。1978年春,林场从全国最好的杉木种源地三明沙县和南平顺昌引进杉木第一代良种,在九岗工区拉开造林序幕。
养育森林枯燥乏闷,耗时久,见效慢,需要久久为功。要令荒山重新披绿除了要技术和良种外,更离不开造林人日复一日的精心浇灌。面临贫瘠的土地、紧缩的资金、不确定的未来,众人迎难而上。
全场职工、落户林场的知青、下放干部,以及当地群众共300多人,肩挑手推,开荒、修路、种树……虽然白天吃不饱,晚上睡茅草屋,但培育出一片速生丰产林的强烈愿望驱动着他们不知疲倦地干。白砂林场退休干部张著奎回忆说:“白天你分不清谁是干部,谁是职工,都在山头埋头苦干,没有像样的房子,晚上回到茅草屋和老鼠一起睡觉,林场没有钱,大家都是凭着一腔热血种树。”这一干就是10年,直到1986年,这片杉木人工林才种完。
4200亩集中连片,平均树龄超过40年,林内现存最大单株“杉木王”胸径66厘米、树高27.8米……这片巨大的大径材人工杉木林能保留至今是林场众人爱林护林之心所结下的奇迹。白砂林场的干部职工分外珍惜这片来之不易的杉木林。
1996年开始,木材市场行情越发不景气,让本就贫困的林场雪上加霜,加之林场可伐资源很少,部分职工把目光转向了那片刚刚进入主伐年龄的杉木人工林,建议皆伐。但大家明白,砍树卖钱虽然能解燃眉之急,却会导致资源枯竭。林场副场长林景泉说:“大家终究还是舍不得砍树,从荒山荒地到山林披绿太不容易了,怕砍掉后就没树了。”
林场的生计问题势必要解决,但不能以资源枯竭为代价。最终,林场以“间伐”代替“皆伐”,砍伐长得不好的杉木进行销售。在这之后,林场依据林分情况,每隔5至10年间伐一次。这种“适当密植、多次间伐、以短养长”的模式,不仅定期取得间伐材收益,解决了林场发展问题,多年后还形成了基于长期生产力保持理念的杉木人工大径材经营模式。
在一代又一代造林人的接续奋斗下,这片杉木的培育模式还在不断与时俱进。2016年,林场模仿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在杉木人工林下套种红豆杉、闽楠等耐阴树种。林下植株和杉木轮流进入砍伐期,木材产出不再是对森林的破坏,而是森林演替的产物。
2021年底,凭借这片杉木林和逐步探索出的杉木人工大径材经营模式,白砂林场成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林业人的坚毅与智慧。林景泉说:“我们会继续坚持培育好这片杉木林,讲好杉木林的培育故事,将杉木人工大径材经营模式向国际推广,为更广泛地区的森林资源培育事业贡献力量。”
现在,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不断探索和推进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为实现森林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科技兴林
敢为人先改善生态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白砂林场就确立了“科技兴林”战略。在技术和资金都不充足的情况下,白砂林场依旧坚持向科技要力量,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也走了不少弯路。
最初,为尽快消灭荒山,白砂林场在全省率先引种湿地松,但湿地松褐斑病高发;同时,遇大风天气,有些湿地松半腰折断,湿地松的种植因此终止。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掀起一波种植桉树的热潮,白砂林场在大麻地工区开始种植桉树,但没想到,桉树高肥耗不耐冻,仅耗肥量就要将白砂林场拖垮,众人称它“地主的肚子,小姐的身子”。经过尝试后失败,失败后继续尝试,林场科技人员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重整旗鼓,最终选育出适生适地的杉木和马尾松。
不仅要种树,更要种好树。种子是林木的“芯片”,林业振兴呼唤种业振兴。身为国有林场,白砂林场肩负着国家林业振兴重任,良种繁育也火热开展。
1990年,白砂林场开始从当地马尾松的天然林分中采集筛选优质种源,建成全国唯一的省部联营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通过子代测定、筛选、鉴定,建成第一代种子园,通过矮化丰产、杂交育种等技术将种子培育成材,再从中采集更优质的种子,建成二代种子园,如此循环选育,最终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建立种质基因库。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米老排一代种子园……越来越多由白砂林场营建的种子园获得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白砂林场成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加速演进和国家“双碳”战略的提出实施,白砂林场的科研重点又增加了生态改善和碳汇研究。
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志群计划在省内建立一个大型试验平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身为上杭人的黄志群第一眼就相中了白砂林场。2018年,黄志群和白砂林场洽谈项目,2019年试验平台就建设完成。建设过程中,白砂林场高度配合,协调用地、提供人手,黄志群十分感动。平台建成后,黄志群主动为白砂林场“打广告”,邀请国内外多名专家到白砂林场调研。
黄志群带来的珍贵机遇不可多得。几十年如一日对“科技兴林”理念的实践,不仅为白砂林场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基础,也让白砂林场对来之不易的科研机遇倍加珍惜,克服重重阻碍只为科研项目能够成功落地。
俯瞰白砂林场的食水井管护站,茫茫林海中,两台白色高塔遥相对望,一台黑色方形机器在连接巨塔的缆线上来回移动,这是由加拿大高级首席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镜明及其团队建设的“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也是全球首个双塔移动碳汇数据采集平台(简称“双塔平台”)。
2021年4月,陈镜明带领团队首次踏入白砂林场,为双塔平台选址。在走进龙岩前,陈镜明已经考察过国内多地,但由于试验条件、政策因素等多重原因,项目迟迟无法落地,陈镜明转而到龙岩寻找希望。
与陈镜明沟通后,龙岩市林业局和白砂林场敏锐地感知到这个试验项目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立刻开展工作,展现了极强的行动力。
白砂林场场长邹秉章带领专技人员放弃周末,实地勘察,在短短10天时间,就筛选出5个备选地址。在确定最终选址点时,龙岩市林业局和白砂林场的干部职工更是跋山涉水。一次考察中,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专心于介绍林场情况,没有注意到湿滑路况,滑倒受伤。即使如此,他仍不忘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陪同陈镜明找到最佳试验地址。
确定试验地址后,更大的难题还在前方。所选山场有三分之二不在林场经营范围内,而属集体所有,涉及118户村民,要征得村民同意才能办理林权流转。林场工作人员每天晚上8点趁村民回家后提着手电筒进入村庄,挨家挨户上门解释劝说,常常深夜12点才返程。对于在外务工的村民,工作人员更是乘车前往与之沟通。
在历经近6个月的努力后,1500亩山场的林权证流转工作终于在2021年12月底前圆满完成。陈镜明说:“走了中国很多地方都无法落户,要么当地林业部门畏难,要么误认为只是专家的事。像他们这样敢为人先抓改革、勤勉务实知创新的林业人让人敬佩!”
如今,白砂林场对外合作院校10所,吸引30多个科研项目落户,建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种多样性、功能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全球第五家、中国首家的树种菌根类型与森林生态过程长期实验平台,世界首创的“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亚热带人工林碳汇提升试验平台,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下的林分参数估算模型研究平台等五个平台。
生态富民
多元经营点绿成金
在白砂林场的保障性苗圃内,将近900万株的骨碎补幼苗平整排开,正在接受新一轮的“试炼”,在经过组培、温控育苗、遮阳炼苗等步骤后,骨碎补幼苗将由温室转移至林下,继续茁壮成长。这一盆盆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骨碎补却是白砂林场,乃至上杭林下经济生金致富的希望。
国有林场不仅要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还要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拓宽“两山”转化的路径。
在日渐下行的林木市场下,林场寻找新的经营之道势在必行。林景泉表示,林场每年卖木头的收入约为500万元,加上木材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积攒下的存款,林场的经济状况目前还不算困难,但木头价格逐年下跌,只靠砍树赚钱不是长久之计。
为实现“不砍树也致富”,白砂林场向林下经济要发展。创新实施“国有林场+企业+农户”产业合作发展模式,与福建和康药植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和康”)合作打造骨碎补育苗中心和种植示范基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种植骨碎补之前,白砂林场也尝试过种植其他林下作物,但经济效益不稳定,直到2020年,一种新的林下经济作物“骨碎补”进入上杭。骨碎补是一味具有强骨补肾、活血止痛功效的珍贵中草药,是保健药品的重要原材料。在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下,野生骨碎补采撷殆尽,长期为各大知名药企供应原料的和康迅速抓住人工种植骨碎补这片“市场蓝海”,成为我国首家人工产业化种植骨碎补的企业。
最初,和康“单兵作战”,在上杭嫩洋村种植了4000亩骨碎补。和康的总经理助理赖瑞英表示,由于林地分散,涉及林农数量多,部分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不清晰,在办理林地流转上就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极大制约了公司经营步伐,而白砂林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林地多。一方需要大面积的连片林地,一方需要经济价值高的林下作物,和康和白砂林场迅速签订了协议,规划种植2万亩骨碎补。
和康第一年以60万元/年的价格租下白砂林场的梧田林业苗圃,并计划在未来以更高的价格扩大苗圃租用面积。林景泉表示,与和康公司合作大约每年可为林场增收100多万元。
不仅富了林场,更是惠及林农。在白砂林场示范带动与和康公司的大力推广下,当地越来越多林农加入骨碎补种植产业。虽然骨碎补的生长周期为4至5年,目前上杭的骨碎补还未成熟上市,但林农却不担心亏本。
为了增强林农的种植信心,和康总经理助理赖瑞英为他们算了一笔账:骨碎补一个生长周期所需的所有经营成本大约为每亩地3.5万元,每亩地约可收获1万公斤骨碎补,和康以5.6元/公斤的保底价向林农回收骨碎补,若骨碎补的市场价高于5.6元/公斤,和康还将在保底回收的基础上,将市场价高于保底价的溢价部分的80%继续补给林农。目前骨碎补的市场价大约为每公斤12至14元。
畅通的销售渠道也为骨碎补产业的健康发展再添保障。和康长期为汤臣倍健、安利、泰一健康等药企提供原材料,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骨碎补收获后完全不愁销路。
目前,已有8个村、12个家庭林场、6个合作社、70多户农户种植骨碎补3000余亩,直接带动农户就业500多人,间接带动农户就业3000多人。
骨碎补无疑是白砂林场林下经济产业中的“当家花旦”,同时白砂林场也在尝试多元经营。2023年,林场与和康共同合作实现了金毛狗蕨人工培育繁殖,目前已培育100万株;2024年,双方开始合作种植淫羊藿。计划至2027年底,实现林下种植骨碎补3.2万亩、淫羊藿2万亩、金毛狗蕨500万盆,并规划建设“中药种植+观光研学基地”等,预计产值38亿元、利税3.42亿元。
白砂林场以其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证明,无论是保护森林资源推进生态修复还是实现“两山”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国有林场都大有可为,也必大有作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白砂林场将继续传承和发展林业精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开创国有林场转型发展新局面。”林景泉说。(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林斯乾 严益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