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甘肃华亭市秋染山乡五彩缤纷 秋到田间五谷丰登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发布时间:2024-10-10 15:30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8c4c11e001ed75f77e061d0b59df6eb4.jpg

华亭市上关镇塄坎村核桃 张小兵/摄


  春耕、夏长、秋实、冬藏,四季交替,又到一年秋收时。


  圆溜溜的核桃、黄澄澄的蜂蜜、沉甸甸的玉米、亮锃锃的西葫芦、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大白菜、还有轰隆隆的机械声……


  金秋,丰收的果实将华亭山乡田野渲染的色彩斑斓,处处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秋收画卷”,处处洋溢欢乐喜庆的“秋收图景”。


  秋高云淡,核桃盈枝“笑开脸”。在上关镇塄坎村核桃种植基地,一排排核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随着竹竿子不断敲打,圆滚滚的青皮核桃迅速掉落,果农张小林加快速度拾捡、装袋,半小时后,这些“绿蛋蛋”会被统一装车,拉往周边县市销售,成为变现真金白银的“金蛋蛋”。


  “最近还有好多人打电话、发微信预订,单子多的忙不过来,这10亩卖完将有近2万元的收入。”张小林满脸是汗,还不忘与人分享他“幸福的烦恼”。秋光灿灿,蜂舞山间酿“蜜甜”。在西华镇麻庵村,养蜂大户郭建林手法熟练,有条不紊地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收获”,开箱抽皮、割蜜、摇蜜、过滤……伴随着阵阵秋风,色泽金黄、芳香扑鼻的蜂蜜被倒入桶中,静静等待着下一步的分装和销售。


  “麻庵村生态环境好,蜜源丰富,出产的蜂蜜甘甜醇香,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麻庵村生产的土蜂蜜“远近闻名”,出产后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销,带动周边25户80余人参与发展林下养蜂,解决了14户22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户均增收1.8万元以上,带动脱贫群众走上了“甜蜜路”,过上了“甜日子”。


  沐浴秋阳,甜玉米成了“金棒棒”。在神峪乡西沟门村,一排排玉米秸秆挺拔整齐、随风舞动,一个个玉米棒硕大饱满、风姿绰约,村民往来穿梭于地块之间,小心翼翼的将玉米棒掰下、装进框、抬上车,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这些都是‘亚洲一号’品种甜玉米,糖分多、汁饱满、粒丰硕、味鲜美,非常抢手。”村支书宋周鹏看着一个个圆鼓鼓、沉甸甸、水灵灵、金灿灿的玉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成熟后暨可以生食,也可以煮着吃、烤着吃,同时还可以加工成各种甜点和玉米酱,食用方式多样,适合不同人群。”


  秋风拂来,瓜果飘香“惹人醉”。一垄垄绿色蔬菜,一个个鲜美瓜果,一树树靓丽风景……都是一年辛勤付出的深情回报。在东华镇王峡口村百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远远望去,田野里一片碧绿,一棵棵西兰花长势喜人。在山寨乡西街村百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大片菜地之间,一个个西葫芦圆润鲜嫩,菜农们来往穿梭,忙着采摘、装筐,拉运外地,路上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在安口镇朱家坡村设施蔬菜基地,东华镇裕光农旅融合示范村、大南峪乡村旅游示范村,鲜甜的蜜瓜、新鲜的蔬菜,吸引了周边群众屡屡前往“打卡”,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欣赏秋日田园美景,大家纷纷用抖音、快手、朋友圈记录分享,让家乡的土特产与好风景乘“网”出了山。


  秋阳绵绵,药材飘香。在马峡镇药圃园种植基地,10余种药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伴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药香,即将丰收的喜悦也扑面而来。素有“千年药乡”“陇东药库”美誉的华亭,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境内野生及家种的261种中药材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生长环境。这里的大黄因块型大,红度强,含量高而列为上品,独活因肉肥厚、支根粗,断面茬白而畅销全国各地。眼下,又即将迎来一个好收成。


  “今年全市的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产量预计在2.2万吨,产值能达到3.28亿元,晾晒加工后,将销往平凉市各个医疗机构、甘肃陇西和安徽亳州等地。”华亭市中医中药产业链办公室负责人曲文丽介绍。一片绿、一片红、一片金黄,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秋收‘丰’景图”,正在全市山乡田地间徐徐展开。这幅田园“丰”景的背后,是驰而不息的用心耕耘。


  今年,华亭市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以三年倍增行动为统揽,着力优政策、调结构、树品牌、强龙头、促融合,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产业发展提档升级,高标准完成了16万亩春耕生产任务,整治撂荒地2156亩,抓建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27个,9.1万亩冬小麦实现颗粒归仓,夏粮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红牛、药材、核桃、蔬菜产业链稳产增效,马峡车厂沟、大岭,上关磨坪,河西景洼4个重点养牛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中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主体工程,300吨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正在进行采购设备,覆盆子可循环生态农业项目栽植树莓1500亩,建成千亩中药材基地3处,完成核桃补植4500亩,新建蔬菜大棚750座,上半年牛出栏2.69万头,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万亩和3.05万亩,核桃预计产量1.28万吨。


  眼中有美景,心中有希望,日子有盼头。此时,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五彩斑斓的幸福。核桃、玉米、辣子、洋芋、药材、土蜂蜜……这些过去的“土特产”,如今变成了乡村一张张“亮名片”。(通讯员 张小兵 蔡崇敏)

责任编辑:张珺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甘肃华亭市秋染山乡五彩缤纷 秋到田间五谷丰登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4-10-10 15:30:56
      华亭市上关镇塄坎村核桃张小兵/摄春耕、夏长、秋实、冬藏,四季交替,又到一年秋收时。圆溜溜的核桃、黄澄澄的蜂蜜、沉甸甸的玉米、亮锃锃的西葫芦、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大白菜、还有轰隆隆的机械声……金秋,丰收的果实将华亭山乡田野渲染的色彩斑斓,处处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秋收画卷”,处处洋溢欢乐喜庆的“秋收图景”。秋高云淡,核桃盈枝“笑开脸”。在上关镇塄坎村核桃种植基地,一排排核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随着竹竿子不断敲打,圆滚滚的青皮核桃迅速掉落,果农张小林加快速度拾捡、装袋,半小时后,这些“绿蛋蛋”会被统一装车,拉往周边县市销售,成为变现真金白银的“金蛋蛋”。“最近还有好多人打电话、发微信预订,单子多的忙不过来,这10亩卖完将有近2万元的收入。”张小林满脸是汗,还不忘与人分享他“幸福的烦恼”。秋光灿灿,蜂舞山间酿“蜜甜”。在西华镇麻庵村,养蜂大户郭建林手法熟练,有条不紊地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收获”,开箱抽皮、割蜜、摇蜜、过滤……伴随着阵阵秋风,色泽金黄、芳香扑鼻的蜂蜜被倒入桶中,静静等待着下一步的分装和销售。“麻庵村生态环境好,蜜源丰富,出产的蜂蜜甘甜醇香,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麻庵村生产的土蜂蜜“远近闻名”,出产后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销,带动周边25户80余人参与发展林下养蜂,解决了14户22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户均增收1.8万元以上,带动脱贫群众走上了“甜蜜路”,过上了“甜日子”。沐浴秋阳,甜玉米成了“金棒棒”。在神峪乡西沟门村,一排排玉米秸秆挺拔整齐、随风舞动,一个个玉米棒硕大饱满、风姿绰约,村民往来穿梭于地块之间,小心翼翼的将玉米棒掰下、装进框、抬上车,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这些都是‘亚洲一号’品种甜玉米,糖分多、汁饱满、粒丰硕、味鲜美,非常抢手。”村支书宋周鹏看着一个个圆鼓鼓、沉甸甸、水灵灵、金灿灿的玉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成熟后暨可以生食,也可以煮着吃、烤着吃,同时还可以加工成各种甜点和玉米酱,食用方式多样,适合不同人群。”秋风拂来,瓜果飘香“惹人醉”。一垄垄绿色蔬菜,一个个鲜美瓜果,一树树靓丽风景……都是一年辛勤付出的深情回报。在东华镇王峡口村百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远远望去,田野里一片碧绿,一棵棵西兰花长势喜人。在山寨乡西街村百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大片菜地之间,一个个西葫芦圆润鲜嫩,菜农们来往穿梭,忙着采摘、装筐,拉运外地,路上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在安口镇朱家坡村设施蔬菜基地,东华镇裕光农旅融合示范村、大南峪乡村旅游示范村,鲜甜的蜜瓜、新鲜的蔬菜,吸引了周边群众屡屡前往“打卡”,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欣赏秋日田园美景,大家纷纷用抖音、快手、朋友圈记录分享,让家乡的土特产与好风景乘“网”出了山。秋阳绵绵,药材飘香。在马峡镇药圃园种植基地,10余种药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伴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药香,即将丰收的喜悦也扑面而来。素有“千年药乡”“陇东药库”美誉的华亭,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境内野生及家种的261种中药材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生长环境。这里的大黄因块型大,红度强,含量高而列为上品,独活因肉肥厚、支根粗,断面茬白而畅销全国各地。眼下,又即将迎来一个好收成。“今年全市的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产量预计在2.2万吨,产值能达到3.28亿元,晾晒加工后,将销往平凉市各个医疗机构、甘肃陇西和安徽亳州等地。”华亭市中医中药产业链办公室负责人曲文丽介绍。一片绿、一片红、一片金黄,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秋收‘丰’景图”,正在全市山乡田地间徐徐展开。这幅田园“丰”景的背后,是驰而不息的用心耕耘。今年,华亭市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以三年倍增行动为统揽,着力优政策、调结构、树品牌、强龙头、促融合,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产业发展提档升级,高标准完成了16万亩春耕生产任务,整治撂荒地2156亩,抓建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27个,9.1万亩冬小麦实现颗粒归仓,夏粮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红牛、药材、核桃、蔬菜产业链稳产增效,马峡车厂沟、大岭,上关磨坪,河西景洼4个重点养牛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中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主体工程,300吨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正在进行采购设备,覆盆子可循环生态农业项目栽植树莓1500亩,建成千亩中药材基地3处,完成核桃补植4500亩,新建蔬菜大棚750座,上半年牛出栏2.69万头,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万亩和3.05万亩,核桃预计产量1.28万吨。眼中有美景,心中有希望,日子有盼头。此时,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五彩斑斓的幸福。核桃、玉米、辣子、洋芋、药材、土蜂蜜……这些过去的“土特产”,如今变成了乡村一张张“亮名片”。(通讯员张小兵蔡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