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智能蜂箱酿出“甜蜜”产业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29 15:2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九月中旬,走进井冈山市东上乡东上村的五星级示范蜂场,点点繁花间,蜜蜂正盘旋飞舞,发出阵阵嗡鸣。


  一排排蓝色的蜂箱间,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的研究生曾青和何升洋,身着防护服,正在对智能化养蜂平台进行现场调试。


  “这些蜂箱全是智能化的。”曾青告诉记者,智能蜂箱通过太阳能板发电,养蜂户在手机上就可以观察蜂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偏高箱门就会自动打开,温度低了则自动关闭,蜂群的密度也可以用手机监测。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研制的智能养蜂系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在江西全省设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直观看到每个蜂巢的实时情况。


  在井冈山这片革命老区,拥有多年养蜂基础的东上乡,养蜂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东上乡党委书记崔凯介绍,乡里养蜂有天然的优势,在成立养蜂基地之前,村民们自己也会养蜜蜂,其中不乏专职养蜂户。同时,东上乡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7.1%,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科研的力量,让这里可以大力发展养蜂产业。


  东上村农户刘自明从小就接触蜜蜂养殖,2009年开始专业养蜂。提起智能养蜂,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今天,江西农大和省养蜂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特地赶来,对新型智能蜂箱进行调试,经过调试,我们养蜂要轻松得多。”刘自明说,以前都是小规模养蜂,一般几十箱,最多的时候三百多箱。


  现在,不仅蜜蜂从“平层”搬进了“别墅”,蜂农的收入也比以往高了一个台阶。“我们这里生态环境好,绝大部分都是自然采蜜。以前养蜂,能卖多少我就养多少,品质虽然好,但是走不出大山,好蜜也怕巷子深。现在,有‘拾野山蜜’给我们技术指导和进行回购,蜂蜜能够卖到大城市,影响力也大了。”刘自明表示,蜂蜜卖得好的话,一箱最高可以卖1000块钱。


  “拾野山蜜”是东上乡近年来引进的蜂蜜加工企业。谈到智能蜂箱的“妙用”,“拾野山蜜”负责人易伟深有体会。“以往,一排蜂箱数量有几百个,要看一个蜂箱的情况,所有的蜂箱就都要打开,很难及时掌握每个蜂箱的内部情况。现在有了智能蜂箱,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易伟介绍。


  目前,东上村共有约40个智能蜂箱正在进行试点,整个养蜂基地约有300个智能蜂箱。眼下,蜜蜂正处于秋繁阶段,需要舒适的环境繁殖和过冬。来年,东上乡的“甜蜜”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记者 刘姝彤 赵琳)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智能蜂箱酿出“甜蜜”产业
来源:大众日报 2024-09-29 15:29:29
      九月中旬,走进井冈山市东上乡东上村的五星级示范蜂场,点点繁花间,蜜蜂正盘旋飞舞,发出阵阵嗡鸣。一排排蓝色的蜂箱间,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的研究生曾青和何升洋,身着防护服,正在对智能化养蜂平台进行现场调试。“这些蜂箱全是智能化的。”曾青告诉记者,智能蜂箱通过太阳能板发电,养蜂户在手机上就可以观察蜂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偏高箱门就会自动打开,温度低了则自动关闭,蜂群的密度也可以用手机监测。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研制的智能养蜂系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在江西全省设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直观看到每个蜂巢的实时情况。在井冈山这片革命老区,拥有多年养蜂基础的东上乡,养蜂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东上乡党委书记崔凯介绍,乡里养蜂有天然的优势,在成立养蜂基地之前,村民们自己也会养蜜蜂,其中不乏专职养蜂户。同时,东上乡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7.1%,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和科研的力量,让这里可以大力发展养蜂产业。东上村农户刘自明从小就接触蜜蜂养殖,2009年开始专业养蜂。提起智能养蜂,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今天,江西农大和省养蜂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特地赶来,对新型智能蜂箱进行调试,经过调试,我们养蜂要轻松得多。”刘自明说,以前都是小规模养蜂,一般几十箱,最多的时候三百多箱。现在,不仅蜜蜂从“平层”搬进了“别墅”,蜂农的收入也比以往高了一个台阶。“我们这里生态环境好,绝大部分都是自然采蜜。以前养蜂,能卖多少我就养多少,品质虽然好,但是走不出大山,好蜜也怕巷子深。现在,有‘拾野山蜜’给我们技术指导和进行回购,蜂蜜能够卖到大城市,影响力也大了。”刘自明表示,蜂蜜卖得好的话,一箱最高可以卖1000块钱。“拾野山蜜”是东上乡近年来引进的蜂蜜加工企业。谈到智能蜂箱的“妙用”,“拾野山蜜”负责人易伟深有体会。“以往,一排蜂箱数量有几百个,要看一个蜂箱的情况,所有的蜂箱就都要打开,很难及时掌握每个蜂箱的内部情况。现在有了智能蜂箱,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易伟介绍。目前,东上村共有约40个智能蜂箱正在进行试点,整个养蜂基地约有300个智能蜂箱。眼下,蜜蜂正处于秋繁阶段,需要舒适的环境繁殖和过冬。来年,东上乡的“甜蜜”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记者刘姝彤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