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一群光谷“田小二”远赴新疆推广智慧灌溉
他们教农户用一部手机管农田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4-09-23 15:11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9月22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喀什巴楚县,近150万亩棉田披上银装,朵朵洁白的棉花绽放在湛蓝的天空下。


  丰收图景背后,有一群光谷人,驻扎在距离武汉约3000公里的天山南北,推广数字化节水灌溉解决方案。他们教农民用手机APP控制浇水、施肥,监测农业“四情”,帮农民精准决策,提高效率。


  这群送科技下乡的“田小二”,被受益农民亲切地称为“阿达西”(维吾尔语意为“朋友”)。


  尝鲜“一部手机管农田”,新疆新农人受益


  新疆喀什巴楚县阿纳库勒乡阿拉格尔且克村村民依斯坎达尔·麦麦提依敏,今年32岁。他和6位村民组建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共同管理着1600多亩地。其中,920亩棉花即将结束脱叶期,预计10月初便可开始采摘。


  依斯坎达尔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一季,光是棉花地的灌溉成本,他们至少节约了几万元。而水肥一体化和监测农业“四情”(土壤墒情、长势、虫情、气象信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预计今年棉花能增产5%至10%。


  作为村里“一部手机管农田”项目的首批尝鲜者,依斯坎达尔也是受益者。


  过去,依斯坎达尔常常为了浇水、施肥而苦恼。“最忙时,我们7个人得连续忙碌好几天,每天24小时下田,吃喝睡都得在田里解决。”他说。合作社里,耕地、播种、打药、收割等作业都实现了机械化,就是浇水、施肥还停留在人工阶段。


  今年7月起,他们用上了农田管理手机APP“田小二”。其过程是:布置在田里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到APP中,农户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平台提供的生产建议,用APP远程控制设备进行浇水、施肥等操作。


  “省时省力,节水节肥。”依斯坎达尔说。以浇水为例,现在一个人完成全部920亩棉花地的精准灌溉,用时还不到一天。


  今年,巴楚县共有4个乡镇、8个点位加入“一部手机管农田”项目,包括棉花、玉米、向日葵、辣椒等农作物5000多亩,是该县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


  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巴楚县,是棉花种植大县。近年来,该县积极推广北斗导航无人播种、无人机植保、机械化采收等技术,整合运用高密度栽培、精量播种、数字化节水灌溉等措施,不断提升棉花品质和产量。


  依斯坎达尔知道,他们采用的数字化节水灌溉技术,来自武汉光谷企业——武汉禾大科技。这位新农人说,每次他们遇到什么问题,禾大公司驻扎该县的实施经理张驯等人都会马上赶来,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忙碌是常态。”张驯对记者说,他们在巴楚县完成或正在服务的田地共4万多亩。


  为培训一名农户,他们驱车往返近千公里


  湖北有着数十年的创新技术积累,新疆则有着千万亩良田,两地因科技兴农而产生交集。


  “武汉的对口援疆城市是博乐市。2020年,我们去当地考察互动,看到农民们顶着烈日为棉花地浇水。”禾大科技CEO刘世生回忆,“当时他们需要手动开关一个个阀门。如果是上千亩棉花地,来回灌溉一遍,一个人得干好几天。除了忙,何时浇水、一次浇多少也全凭经验。”


  针对这一痛点,禾大科技研发出了数字化节水灌溉技术解决方案——“田小二”APP。该方案受到新疆博乐、霍尔果斯、喀什、阿拉尔、昌吉、库尔勒、石河子、塔城等地农业部门关注,开始以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示范项目的形式,由点带面进行推广。


  项目推广过程中,试点农户不用分摊设施建设费用,只需转变固有的生产观念和技能。禾大科技新疆子公司董事肖引介绍,当地农业部门和项目实施团队优先选择种植面积大的中青年农户或者新兴合作社、农庄,通过宣传和培训,引导关键人使用,提供全程服务,让尝鲜者尝到甜头,进而带动更多人接受新事物。


  “在博尔塔拉州,为了培训好一名农户,我们去了三四次,总车程近1000公里。接下来的农田管理过程中,我们对他也是有呼必应。”肖引说。刚开始,试点农户还不适应,自动灌溉时仍然在田边盯着。但一个浇水期结束后,他就放心用手机管理了,有时一个月不下地都没问题。


  为了让农户更快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技术服务团队还对手机APP的操作界面进行了更友好的设计。比如,每个功能模块的颜色尽量不一样,每个出水口的开关按钮都用阿拉伯数字代替,以方便农户使用。同时,对于大田的水肥配方做到一田一方案。


  “我们还特别强化了设备的北斗定位导航等功能,在设备巡检、升级、更换或冬储时,不管田地面积再大、农作物再茂盛,都能轻松查找、维护。”肖引说。


  服务农田50余万亩,“阿达西”喜尝丰收果


  近几年,每到9月22日农民丰收节前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一栋办公楼,都会收到从新疆寄来的冬枣、哈密瓜、新鲜核桃、库尔勒香梨等瓜果。它们有的是禾大科技驻新疆项目员工买给公司同事品尝的,有的是受益该公司科技服务的果农寄来的丰收果。


  如今,新疆各地已经建成的“一部手机管农田”项目,包括大田、大棚、果园等类型,累计面积50余万亩。提供项目相关服务的常驻新疆团队近20人,禾大科技总部支援新疆项目的研发技术人员每年也有20人左右。这个年龄平均30多岁的团队,自称是来自光谷的“田小二”。


  在新疆一个月的里程数,比在武汉一年还多,几乎是所有“田小二”的共同经历。


  2023年5月,售后工程师张铁柱奔赴新疆。正值农忙时节,农田需要频繁浇水、施肥,张铁柱和同事们来不及休息,便马不停蹄忙了起来。


  “有一次,我们给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家检修设备,来不及赶回驻地。他邀请我们吃午饭,我第一次尝到了大盘鸡等当地菜肴。”张铁柱说,那顿饭菜的味道让他回味无穷。后来,他也学会了大盘鸡等当地美食的烹饪技巧。


  付出真诚服务,换来热心相待。这群送科技下乡的“田小二”,被当地农户亲切地称为“阿达西”(维吾尔语意为“朋友”)。


  “阿达西”来了,农户会开一瓶美酒、烤一只羊腿招待;“阿达西”下田时,农户担心他们迷路或遇到恶劣天气,经常跟车护送,或者将饭菜、水果送到田里来……


  去年8月,加入光谷“田小二”团队的博乐市员工刘焕焕举行婚礼。从武汉出差到新疆的同事们受邀参加,大家载歌载舞,好不热闹。“我被邀请上台,为新人唱了一首歌,祝福他们百年好合。”肖引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新疆喝喜酒,觉得非常开心。


  现在,一批又一批的光谷“田小二”继续往来在湖北、新疆之间,追逐农业科技梦想。(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郭婷 陈敏)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他们教农户用一部手机管农田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4-09-23 15:11:17
      9月22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喀什巴楚县,近150万亩棉田披上银装,朵朵洁白的棉花绽放在湛蓝的天空下。丰收图景背后,有一群光谷人,驻扎在距离武汉约3000公里的天山南北,推广数字化节水灌溉解决方案。他们教农民用手机APP控制浇水、施肥,监测农业“四情”,帮农民精准决策,提高效率。这群送科技下乡的“田小二”,被受益农民亲切地称为“阿达西”(维吾尔语意为“朋友”)。尝鲜“一部手机管农田”,新疆新农人受益新疆喀什巴楚县阿纳库勒乡阿拉格尔且克村村民依斯坎达尔·麦麦提依敏,今年32岁。他和6位村民组建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共同管理着1600多亩地。其中,920亩棉花即将结束脱叶期,预计10月初便可开始采摘。依斯坎达尔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一季,光是棉花地的灌溉成本,他们至少节约了几万元。而水肥一体化和监测农业“四情”(土壤墒情、长势、虫情、气象信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预计今年棉花能增产5%至10%。作为村里“一部手机管农田”项目的首批尝鲜者,依斯坎达尔也是受益者。过去,依斯坎达尔常常为了浇水、施肥而苦恼。“最忙时,我们7个人得连续忙碌好几天,每天24小时下田,吃喝睡都得在田里解决。”他说。合作社里,耕地、播种、打药、收割等作业都实现了机械化,就是浇水、施肥还停留在人工阶段。今年7月起,他们用上了农田管理手机APP“田小二”。其过程是:布置在田里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到APP中,农户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平台提供的生产建议,用APP远程控制设备进行浇水、施肥等操作。“省时省力,节水节肥。”依斯坎达尔说。以浇水为例,现在一个人完成全部920亩棉花地的精准灌溉,用时还不到一天。今年,巴楚县共有4个乡镇、8个点位加入“一部手机管农田”项目,包括棉花、玉米、向日葵、辣椒等农作物5000多亩,是该县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巴楚县,是棉花种植大县。近年来,该县积极推广北斗导航无人播种、无人机植保、机械化采收等技术,整合运用高密度栽培、精量播种、数字化节水灌溉等措施,不断提升棉花品质和产量。依斯坎达尔知道,他们采用的数字化节水灌溉技术,来自武汉光谷企业——武汉禾大科技。这位新农人说,每次他们遇到什么问题,禾大公司驻扎该县的实施经理张驯等人都会马上赶来,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忙碌是常态。”张驯对记者说,他们在巴楚县完成或正在服务的田地共4万多亩。为培训一名农户,他们驱车往返近千公里湖北有着数十年的创新技术积累,新疆则有着千万亩良田,两地因科技兴农而产生交集。“武汉的对口援疆城市是博乐市。2020年,我们去当地考察互动,看到农民们顶着烈日为棉花地浇水。”禾大科技CEO刘世生回忆,“当时他们需要手动开关一个个阀门。如果是上千亩棉花地,来回灌溉一遍,一个人得干好几天。除了忙,何时浇水、一次浇多少也全凭经验。”针对这一痛点,禾大科技研发出了数字化节水灌溉技术解决方案——“田小二”APP。该方案受到新疆博乐、霍尔果斯、喀什、阿拉尔、昌吉、库尔勒、石河子、塔城等地农业部门关注,开始以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示范项目的形式,由点带面进行推广。项目推广过程中,试点农户不用分摊设施建设费用,只需转变固有的生产观念和技能。禾大科技新疆子公司董事肖引介绍,当地农业部门和项目实施团队优先选择种植面积大的中青年农户或者新兴合作社、农庄,通过宣传和培训,引导关键人使用,提供全程服务,让尝鲜者尝到甜头,进而带动更多人接受新事物。“在博尔塔拉州,为了培训好一名农户,我们去了三四次,总车程近1000公里。接下来的农田管理过程中,我们对他也是有呼必应。”肖引说。刚开始,试点农户还不适应,自动灌溉时仍然在田边盯着。但一个浇水期结束后,他就放心用手机管理了,有时一个月不下地都没问题。为了让农户更快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技术服务团队还对手机APP的操作界面进行了更友好的设计。比如,每个功能模块的颜色尽量不一样,每个出水口的开关按钮都用阿拉伯数字代替,以方便农户使用。同时,对于大田的水肥配方做到一田一方案。“我们还特别强化了设备的北斗定位导航等功能,在设备巡检、升级、更换或冬储时,不管田地面积再大、农作物再茂盛,都能轻松查找、维护。”肖引说。服务农田50余万亩,“阿达西”喜尝丰收果近几年,每到9月22日农民丰收节前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一栋办公楼,都会收到从新疆寄来的冬枣、哈密瓜、新鲜核桃、库尔勒香梨等瓜果。它们有的是禾大科技驻新疆项目员工买给公司同事品尝的,有的是受益该公司科技服务的果农寄来的丰收果。如今,新疆各地已经建成的“一部手机管农田”项目,包括大田、大棚、果园等类型,累计面积50余万亩。提供项目相关服务的常驻新疆团队近20人,禾大科技总部支援新疆项目的研发技术人员每年也有20人左右。这个年龄平均30多岁的团队,自称是来自光谷的“田小二”。在新疆一个月的里程数,比在武汉一年还多,几乎是所有“田小二”的共同经历。2023年5月,售后工程师张铁柱奔赴新疆。正值农忙时节,农田需要频繁浇水、施肥,张铁柱和同事们来不及休息,便马不停蹄忙了起来。“有一次,我们给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家检修设备,来不及赶回驻地。他邀请我们吃午饭,我第一次尝到了大盘鸡等当地菜肴。”张铁柱说,那顿饭菜的味道让他回味无穷。后来,他也学会了大盘鸡等当地美食的烹饪技巧。付出真诚服务,换来热心相待。这群送科技下乡的“田小二”,被当地农户亲切地称为“阿达西”(维吾尔语意为“朋友”)。“阿达西”来了,农户会开一瓶美酒、烤一只羊腿招待;“阿达西”下田时,农户担心他们迷路或遇到恶劣天气,经常跟车护送,或者将饭菜、水果送到田里来……去年8月,加入光谷“田小二”团队的博乐市员工刘焕焕举行婚礼。从武汉出差到新疆的同事们受邀参加,大家载歌载舞,好不热闹。“我被邀请上台,为新人唱了一首歌,祝福他们百年好合。”肖引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新疆喝喜酒,觉得非常开心。现在,一批又一批的光谷“田小二”继续往来在湖北、新疆之间,追逐农业科技梦想。(记者胡长幸通讯员郭婷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