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50名队员与800多位村民双向奔赴
双坪村15年旧貌换新颜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4-09-23 15:07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稻花香里说丰年。初秋九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绵绵大山深处的保康县马良镇双坪村,正是一派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景象。谁能想到,该村和许多地方一样,今夏也遭遇了持续干旱。提起今秋的丰收,村民们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吃水可不能忘了挖塘人……”

15年间,湖北省社科联约50名工作队队员先后奔赴山区,融入双坪村大家庭,与当地800多位村民紧紧抱成一团,带领村民一点点让山村旧貌换新颜。

心近了路不远

一锹一筐一池塘

双坪村地处保康县马良镇西北部,背靠官帽山、面临沮河,面积9.12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现有253户880人。湖北省社科联到该村的距离是414公里,即使高铁开通,汽车换火车也要5个多小时,但省社科联的驻村干部说:“心近了,路不远。”

2009年,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在双坪村扎根,15年来,名称从小康工作队到“三万”活动工作队,从精准扶贫工作队到现在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换了一拨又一拨,换来山乡巨变,更换来村民一句“他们是我们家人”的至高评价。

从双坪村村委会出发,向茫茫大山步行5分钟,就见连片的桃林间有一座堰塘,静静隐没在浓密绿意中,这座堰塘是当年初到双坪村的驻村工作队携手村民们一锹锹挖、一担担挑出来的成果。十多年来,每逢干旱,村里的果园、菜园全靠它浇灌。

“最开始人们都不看好挖塘这件事,说‘省城来的干部哪能干得了村里的农活、粗活、重活?’”双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光丽笑忆当年。

面对怀疑的目光,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撸起袖子就干。他们少说话多做事,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村民服气。

整个工期里,村民们总能定时定点在挖塘现场见到驻村工作队的一众身影。渐渐地,村里人的评价变了:“这个工作队做起活来一点也不矫情,挖塘比我们还积极。”

那时他们并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工作队将会为双坪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结”扮靓山村

一路一灯一民心

如今走入双坪村,入目路平楼美,入耳蛙鼓蝉鸣,村民脸庞笑容常挂。

“以前的老村委会是一座土房子,村里开会连张像样的桌子都难找。”龚光丽说。2014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双坪村村委会在新址上落成,成为省社科联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的议事办公点。15年间,在关乎群众生活的各方面,驻村工作队努力把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

以前天一黑,双坪村整个山村一片漆黑,晚归村民十分不便。如今,每当夜幕降临,道路两旁绵延五公里的“中国结”造型路灯,照亮的不只是一条路,更温暖着人心。这202盏路灯,是驻村工作队帮双坪村装上的。

保康作为全山区县,公路多崎岖盘绕,夜间步行、驾车缺少路灯照明,无形增加安全隐患。2023年至2024年,省社科联筹集35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在241国道双坪村路段加装太阳能路灯120盏,维修旧路灯82盏。

双坪村三组半山腰上,仅居住一户人家,村里有人说“就一户没必要装灯了吧”,但驻村工作队坚持将路灯修到每一位村民家门口,让暖黄灯光照亮每一条归家路。

“在保康,‘中国结’路灯出现,便意味着进了双坪村地界。”湖北省社科联驻双坪村第一书记郑成超骄傲地说。

驻村就是“回家”

一菜一饭一片情

今年春季,双坪村樱花盛放之际,远在414公里之外的郑成超与同事结伴,自武汉启程来到双坪开启驻村工作。他们以此为家,进农家,办实事,解需求,以共同缔造为抓手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双坪村的建设和管理,让文明乡风吹入家家户户,吹入人人心中。

在双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每一位注册志愿者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存折”,志愿者在村里从事清洁家园、为老服务、文明劝导、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会以小时为单位存入“时间存折”,再转化为积分进行累计,当积分满足兑换条件,志愿者便可领取奖励。

55岁的村民周长悦,此前通过积分为正在上学的孙子兑换了一个书包。“平时闲下来就做做志愿者,给村里作贡献,还能累计积分兑奖品,真不错。”她笑着说。

“郑书记你来啦,快进屋,进屋坐。”一见郑成超,81岁的杨前辉热情相邀。“我年纪大了不常出门,但光我知道的他们为村里做的实事就不少,修路灯,建厂房,让我们吃上自来水。从前,我家门前是土路,一到晚上我就出不了门,怕摔跤,也是他们给我铺上了水泥。这样好的工作队,我可舍不得他们走啊。”说起工作队的好,杨前辉滔滔不绝。

“我们平时自己开伙,村民经常送来自家菜园里的菜,有的甚至把做好的饭菜直接端来。”郑成超说,“驻村工作让我们在保康多了一个家,就算将来工作完成回到武汉,我也会常回保康看看。”

双坪村253户人家,共82个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精心将这82个姓氏装点在墙壁上,不同的姓氏紧紧挨在一起。

产业兴村富民

一田一地一景观

“来尝尝今年我们自己做的桃干。”回到双坪村村委会,郑成超端出一盘晶莹剔透的桃干与众人分享。红褐色的桃干还带着冰箱内的凉气,入口清甜微酸。

双坪村耕地资源丰富,发展有蜜桃、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有赖于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多年来蜜桃、茶叶种植产量稳定,但销路问题却成为发展的一大困扰。

对此,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双坪村产业发展的规划和项目,为双坪百姓谋求切实福利。为疏通蜜桃产销渠道,驻村工作队从桃子生长、销售、物流等多环节入手,采取提前预售、现场签约、新媒体售卖宣传、现场采摘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通过“集中配货+专车直达”的方式,提升物流保障。

同时,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社科联资源优势,联系华中农业大学茶叶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投入茶产业发展项目专项帮扶资金10万元,解决茶园夏季缺水问题和茶苗遮阴问题。

在“双坪村产业振兴专项帮扶”活动上,驻村工作队促成双坪村与地方企业达成茶叶兜底销售协议,全流程解决双坪村的茶叶生产、销售问题。

2024年上半年,双坪村实现销售茶叶1.85万元,销售蜜桃6万元,开展枇杷酱、蜜桃干、辣椒酱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百余斤。产业振兴发展,村集体收益增加,双坪村村民的荷包鼓起来。数据显示,2023年该村人均收入达18000元,比工作队刚进村时涨了好几倍。

15年来,在湖北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双坪村村民一步步将实实在在的幸福牢牢握在了手中。(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尚进 杨邹 实习生 张乐昕)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双坪村15年旧貌换新颜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4-09-23 15:07:30
      稻花香里说丰年。初秋九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绵绵大山深处的保康县马良镇双坪村,正是一派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景象。谁能想到,该村和许多地方一样,今夏也遭遇了持续干旱。提起今秋的丰收,村民们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吃水可不能忘了挖塘人……”15年间,湖北省社科联约50名工作队队员先后奔赴山区,融入双坪村大家庭,与当地800多位村民紧紧抱成一团,带领村民一点点让山村旧貌换新颜。心近了路不远一锹一筐一池塘双坪村地处保康县马良镇西北部,背靠官帽山、面临沮河,面积9.12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现有253户880人。湖北省社科联到该村的距离是414公里,即使高铁开通,汽车换火车也要5个多小时,但省社科联的驻村干部说:“心近了,路不远。”2009年,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在双坪村扎根,15年来,名称从小康工作队到“三万”活动工作队,从精准扶贫工作队到现在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换了一拨又一拨,换来山乡巨变,更换来村民一句“他们是我们家人”的至高评价。从双坪村村委会出发,向茫茫大山步行5分钟,就见连片的桃林间有一座堰塘,静静隐没在浓密绿意中,这座堰塘是当年初到双坪村的驻村工作队携手村民们一锹锹挖、一担担挑出来的成果。十多年来,每逢干旱,村里的果园、菜园全靠它浇灌。“最开始人们都不看好挖塘这件事,说‘省城来的干部哪能干得了村里的农活、粗活、重活?’”双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光丽笑忆当年。面对怀疑的目光,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撸起袖子就干。他们少说话多做事,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村民服气。整个工期里,村民们总能定时定点在挖塘现场见到驻村工作队的一众身影。渐渐地,村里人的评价变了:“这个工作队做起活来一点也不矫情,挖塘比我们还积极。”那时他们并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工作队将会为双坪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结”扮靓山村一路一灯一民心如今走入双坪村,入目路平楼美,入耳蛙鼓蝉鸣,村民脸庞笑容常挂。“以前的老村委会是一座土房子,村里开会连张像样的桌子都难找。”龚光丽说。2014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双坪村村委会在新址上落成,成为省社科联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的议事办公点。15年间,在关乎群众生活的各方面,驻村工作队努力把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以前天一黑,双坪村整个山村一片漆黑,晚归村民十分不便。如今,每当夜幕降临,道路两旁绵延五公里的“中国结”造型路灯,照亮的不只是一条路,更温暖着人心。这202盏路灯,是驻村工作队帮双坪村装上的。保康作为全山区县,公路多崎岖盘绕,夜间步行、驾车缺少路灯照明,无形增加安全隐患。2023年至2024年,省社科联筹集35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在241国道双坪村路段加装太阳能路灯120盏,维修旧路灯82盏。双坪村三组半山腰上,仅居住一户人家,村里有人说“就一户没必要装灯了吧”,但驻村工作队坚持将路灯修到每一位村民家门口,让暖黄灯光照亮每一条归家路。“在保康,‘中国结’路灯出现,便意味着进了双坪村地界。”湖北省社科联驻双坪村第一书记郑成超骄傲地说。驻村就是“回家”一菜一饭一片情今年春季,双坪村樱花盛放之际,远在414公里之外的郑成超与同事结伴,自武汉启程来到双坪开启驻村工作。他们以此为家,进农家,办实事,解需求,以共同缔造为抓手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双坪村的建设和管理,让文明乡风吹入家家户户,吹入人人心中。在双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每一位注册志愿者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存折”,志愿者在村里从事清洁家园、为老服务、文明劝导、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会以小时为单位存入“时间存折”,再转化为积分进行累计,当积分满足兑换条件,志愿者便可领取奖励。55岁的村民周长悦,此前通过积分为正在上学的孙子兑换了一个书包。“平时闲下来就做做志愿者,给村里作贡献,还能累计积分兑奖品,真不错。”她笑着说。“郑书记你来啦,快进屋,进屋坐。”一见郑成超,81岁的杨前辉热情相邀。“我年纪大了不常出门,但光我知道的他们为村里做的实事就不少,修路灯,建厂房,让我们吃上自来水。从前,我家门前是土路,一到晚上我就出不了门,怕摔跤,也是他们给我铺上了水泥。这样好的工作队,我可舍不得他们走啊。”说起工作队的好,杨前辉滔滔不绝。“我们平时自己开伙,村民经常送来自家菜园里的菜,有的甚至把做好的饭菜直接端来。”郑成超说,“驻村工作让我们在保康多了一个家,就算将来工作完成回到武汉,我也会常回保康看看。”双坪村253户人家,共82个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精心将这82个姓氏装点在墙壁上,不同的姓氏紧紧挨在一起。产业兴村富民一田一地一景观“来尝尝今年我们自己做的桃干。”回到双坪村村委会,郑成超端出一盘晶莹剔透的桃干与众人分享。红褐色的桃干还带着冰箱内的凉气,入口清甜微酸。双坪村耕地资源丰富,发展有蜜桃、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有赖于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多年来蜜桃、茶叶种植产量稳定,但销路问题却成为发展的一大困扰。对此,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双坪村产业发展的规划和项目,为双坪百姓谋求切实福利。为疏通蜜桃产销渠道,驻村工作队从桃子生长、销售、物流等多环节入手,采取提前预售、现场签约、新媒体售卖宣传、现场采摘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通过“集中配货+专车直达”的方式,提升物流保障。同时,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社科联资源优势,联系华中农业大学茶叶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投入茶产业发展项目专项帮扶资金10万元,解决茶园夏季缺水问题和茶苗遮阴问题。在“双坪村产业振兴专项帮扶”活动上,驻村工作队促成双坪村与地方企业达成茶叶兜底销售协议,全流程解决双坪村的茶叶生产、销售问题。2024年上半年,双坪村实现销售茶叶1.85万元,销售蜜桃6万元,开展枇杷酱、蜜桃干、辣椒酱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百余斤。产业振兴发展,村集体收益增加,双坪村村民的荷包鼓起来。数据显示,2023年该村人均收入达18000元,比工作队刚进村时涨了好几倍。15年来,在湖北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双坪村村民一步步将实实在在的幸福牢牢握在了手中。(记者周萍英通讯员尚进杨邹实习生张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