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荔浦芋头火了一把。剧中,一个清蒸的荔浦芋头,让乾隆皇帝和宰相都对它赞不绝口。透过这部电视剧,许多观众才了解到,原来早在清朝,肉质细腻、甘香松软的荔浦芋便已是广西的驰名特产,是广西的首选贡品之一。桂北厨师用荔浦芋与猪肉制成荔浦芋扣肉,是广西居民节日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名菜。
9月7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联合发起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启动,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代表参加启动仪式,并于当日正式上线“多多丰收馆”。为推动荔浦芋头把握金秋销售旺季,进一步开拓全国市场,荔浦芋头被列为本次“多多丰收馆”活动重点扶持的地标、品牌农产品之一。
近年来,荔浦芋作为桂林荔浦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正突破原有线下零售的模式,借助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农忙当芋农 农闲做芋工
中秋节临近,荔浦市的荔浦芋开始进入丰收时节,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着采挖芋头,工厂车间,加工企业开足马力,进行荔浦芋的深加工。
9月11日上午,在荔浦市马岭镇的佳欣食品公司内,工人们正将一袋袋芋头倒入机器内清洗。
工人孙贵干正忙着为芋头削皮,随着机器快速转动,一条条芋皮被削去,这是芋头包装前的第二道加工环节。孙贵干来自荔浦市青山镇,家中种了10亩荔浦芋,农忙时,他在家和妻子种芋头,收获季每亩芋头能卖出1万多元;农闲时,他便回到公司上班,成为芋头加工线上的一名工人,月工资近5000元。
随着荔浦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更多荔浦农民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既当农民又当工人。
作为荔浦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荔浦芋不断延伸深加工,已形成从种植到流通、贮藏、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佳欣食品公司从2019年便开始尝试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售毛芋头,通过积累的“第一桶金”逐步升级了芋头的加工生产线。该公司负责人廖浩德介绍,长期以来,荔浦芋头产品单一,主要以毛芋头的形式销售,而随着荔浦芋开始大量进入餐厅、酒店、烘焙店、奶茶店等,客户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产品附加值,2021年开始,廖浩德带领团队到福建参观学习有关芋头的粗加工和深加工经验,将荔浦芋进行粗加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制成速冻芋头块、芋头片、波浪片、芋头条、芋头丁等,同时还委托有资质的深加工企业生产芋圆、芋泥,使当地荔浦芋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在荔浦市乡上好物食品公司内,数十名工人正忙着加工各式各样的芋头产品。公司负责人龙启强是土生土长的荔浦人,从小爱吃荔浦芋,他的父亲在马岭镇开了一家饭店,招牌菜便是芋头鸡,远近闻名。2015年,龙启强从北京回到家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将毛芋头搬到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销售,从最初日均几十单发展到如今日销3000多单。在长期积累的供应链资源下,龙启强开始着力丰富芋头产品线,根据客户的需求,加工多样化的荔浦芋产品,提升荔浦芋的附加值。
进驻“多多丰收馆” 荔浦芋走俏市场
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芋块、芋圆、芋泥、荔浦芋扣肉、荔浦芋米饼等系列芋头产品逐步走出小镇,触达更广阔的市场。
在佳欣食品的仓库内,数十名工人将成千上万个荔浦芋按不同品相分装在精美的包装中。待运输车一到,网络系统便会排单,统一送往各家物流公司的仓库,发往消费者手中。
廖浩德介绍,公司目前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了多家店铺,销量可观。目前,一天发货1000单左右,高峰期每天有3000单。
在今年丰收节期间,廖浩德的荔浦芋头上线了“多多丰收馆”,在平台的流量资源集中曝光下,店里的荔浦芋头迎来了销售旺季。近期,公司电商负责人诸葛珊留意到,拼多多向商家推出了“即日起偏远地区免费中转,所有中转费由平台承担”等多项让利政策,这让她对在拼多多长期经营更加信心满满:“新政策切中商家的经营难题,例如平台承担偏远地区中转费的政策,让我们可以将产品覆盖到更多地区,更好地推动销售。这一系列帮助商家降低经营成本的举措,也让我们更有动力把控品质和服务,让顾客获得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今年,荔浦市乡上好物食品公司自有芋头种植基地500亩,合作保价种植基地超2000亩,加工日产能已达20吨,而来自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线上销量,已占公司总销量的一半以上。(记者 邓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