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贞丰县桑蚕养殖拓宽乡村致富新“丝”路
    来源:黔西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28 16:1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近年来,贞丰县立足良好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并引进企业采取订单收购的方式,推动种桑养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乡村致富新“丝”路。


  近段时间,永丰街道必克村蚕房里大蚕均已上簇结茧,养蚕大户韦登露眼里挑着、手里捧着,粒粒蚕茧的“劳动成果”被采摘下来整齐堆放。以前,韦登露常年外出务工,2021年村里发展种桑养蚕后,她返乡创业加入种桑养蚕队伍,产业效益不错,她家的生活蒸蒸日上。“我们村这几年发展种桑养蚕,回乡养蚕,能照顾家里的老人,比打工好。”韦登露说。


  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贞丰县引进贵州德枫丝绸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企业提供养蚕技术并签订收购合同,让蚕农吃下“定心丸”,更有信心发展好种桑养蚕产业。


  “必克村现在有23户养殖大户,养蚕大户一年可以带动务工300人次,公司给我们提供养蚕技术,回收我们的蚕茧,不愁销路。下一步,打算带动更多在外面打工的人,回来参与我们合作社,把养蚕规模做大做强。”贞丰县鑫丰生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鹏诗说。


  贞丰县在现有蚕桑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家庭农场,引导传统蚕桑产业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带动群众依靠特色产业持续增收。


  在永丰街道七星湖社区养蚕大户潘定丽家蚕房里,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桑叶上进食,发出一阵阵“嘶嘶嘶”的声音,这批蚕已进入吐丝阶段,等待结茧出售。养蚕3年多,潘定丽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已成为当地的养蚕能手,除了自己养蚕,她还通过家庭农场发展小蚕共育,每年可带动10人就业。


  “我们从2021年开始和贵州德枫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种桑养蚕,公司给我们提供蚕种、桑叶和种植养殖技术,还包回收蚕茧。养蚕刚起步时,只养5万只,到现在一年可养300万只,带动务工10人,毛收入30万元左右。”潘定丽说。


  贵州德枫丝绸公司是一家从事白厂丝、桑蚕丝绵、蚕丝被等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为确保公司原材料充足,也让蚕农安心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公司通过与蚕农签订收购协议,解决蚕茧销售问题,并吸纳周边群众进厂务工,实现就业增收。“产品主要销售到上海、杭州、江苏、江西等国内市场,蚕丝被销售到贞丰附近的乡村市场。”贵州德枫丝绸公司总经理沈金祥说。


  目前,该公司拥有自动化缫丝机5组,全年可加工蚕茧450吨,年产值达40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次,辐射带动全县种植桑树15000亩。在企业的示范引领下,广大群众走上种桑养蚕致富新“丝”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特约记者 汪贵宝)

责任编辑:张珺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贞丰县桑蚕养殖拓宽乡村致富新“丝”路
来源:黔西南日报 2024-05-28 16:19:53
      近年来,贞丰县立足良好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并引进企业采取订单收购的方式,推动种桑养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乡村致富新“丝”路。近段时间,永丰街道必克村蚕房里大蚕均已上簇结茧,养蚕大户韦登露眼里挑着、手里捧着,粒粒蚕茧的“劳动成果”被采摘下来整齐堆放。以前,韦登露常年外出务工,2021年村里发展种桑养蚕后,她返乡创业加入种桑养蚕队伍,产业效益不错,她家的生活蒸蒸日上。“我们村这几年发展种桑养蚕,回乡养蚕,能照顾家里的老人,比打工好。”韦登露说。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贞丰县引进贵州德枫丝绸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企业提供养蚕技术并签订收购合同,让蚕农吃下“定心丸”,更有信心发展好种桑养蚕产业。“必克村现在有23户养殖大户,养蚕大户一年可以带动务工300人次,公司给我们提供养蚕技术,回收我们的蚕茧,不愁销路。下一步,打算带动更多在外面打工的人,回来参与我们合作社,把养蚕规模做大做强。”贞丰县鑫丰生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鹏诗说。贞丰县在现有蚕桑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家庭农场,引导传统蚕桑产业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带动群众依靠特色产业持续增收。在永丰街道七星湖社区养蚕大户潘定丽家蚕房里,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桑叶上进食,发出一阵阵“嘶嘶嘶”的声音,这批蚕已进入吐丝阶段,等待结茧出售。养蚕3年多,潘定丽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已成为当地的养蚕能手,除了自己养蚕,她还通过家庭农场发展小蚕共育,每年可带动10人就业。“我们从2021年开始和贵州德枫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种桑养蚕,公司给我们提供蚕种、桑叶和种植养殖技术,还包回收蚕茧。养蚕刚起步时,只养5万只,到现在一年可养300万只,带动务工10人,毛收入30万元左右。”潘定丽说。贵州德枫丝绸公司是一家从事白厂丝、桑蚕丝绵、蚕丝被等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为确保公司原材料充足,也让蚕农安心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公司通过与蚕农签订收购协议,解决蚕茧销售问题,并吸纳周边群众进厂务工,实现就业增收。“产品主要销售到上海、杭州、江苏、江西等国内市场,蚕丝被销售到贞丰附近的乡村市场。”贵州德枫丝绸公司总经理沈金祥说。目前,该公司拥有自动化缫丝机5组,全年可加工蚕茧450吨,年产值达40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次,辐射带动全县种植桑树15000亩。在企业的示范引领下,广大群众走上种桑养蚕致富新“丝”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特约记者汪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