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荒山旱塬种出致富树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28 09:17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槐树开花,等得眼花,种不得。”多年前,当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雷茂端提出栽种槐树发展经济时,迎来的是一盆盆冷水。


  雷茂端的想法并非不切实际。沟东村三面环山,土地不是在山上就是在岭上,加上干旱少雨,粮食作物产量低,彼时,村民人均收入不到千元。


  一番栽种果树的试验无果而终,再次验证了沟东村必须另觅出路。而村里槐树常年开花给了新的思路。“那就育出一种早开花、多开花的槐树。”雷茂端回忆说,槐树能够在旱塬上活下来,槐米具有药用价值,能卖上好价钱。


  经过不懈改良,“双季早生槐”在沟东村育成。“结出的槐米穗大、米粒饱满,当年栽植,当年结米,最关键是能一年两季结果。”雷茂端说。


  在试种示范后,1亩地收入达到4000元的事实打破了村民的保守观念,坚定了沟东村的产业发展方向。随后几年,沟东村一鼓作气发展双季槐3800亩,村民陆续盖起了新房,村庄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更带动周边100余个山村种植米槐。


  2017年,沟东村陷入困境。“因为槐米中的芦丁含量偏低,价格从每斤16元骤降到3.5元。”雷茂端说,米槐产业渐成规模,不能让村民的信心受挫。


  看市场,找办法。了解市场上的优势槐米后,雷茂端带着村民开启了对米槐品种的再次改良,成功培育出“高槐1号”“高槐2号”等高芦丁米槐新品种。目前,新品种米槐亩均收入达到6000元至7000元。


  沟东村村民学会了应市而变,用高芦丁米槐对双季槐进行大规模的高接换优,进行了大换头、大间伐、大改形栽种技术升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出打造中国高芦丁米槐生产基地,槐米加工企业落地建成。“去年沟东村米槐单项人均收入达3万元,今年预计突破3.5万元。”雷茂端说,如今,米槐已是沟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柱。(记者 马玉)

责任编辑:张珺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荒山旱塬种出致富树
来源:农民日报 2024-05-28 09:17:55
      “槐树开花,等得眼花,种不得。”多年前,当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雷茂端提出栽种槐树发展经济时,迎来的是一盆盆冷水。雷茂端的想法并非不切实际。沟东村三面环山,土地不是在山上就是在岭上,加上干旱少雨,粮食作物产量低,彼时,村民人均收入不到千元。一番栽种果树的试验无果而终,再次验证了沟东村必须另觅出路。而村里槐树常年开花给了新的思路。“那就育出一种早开花、多开花的槐树。”雷茂端回忆说,槐树能够在旱塬上活下来,槐米具有药用价值,能卖上好价钱。经过不懈改良,“双季早生槐”在沟东村育成。“结出的槐米穗大、米粒饱满,当年栽植,当年结米,最关键是能一年两季结果。”雷茂端说。在试种示范后,1亩地收入达到4000元的事实打破了村民的保守观念,坚定了沟东村的产业发展方向。随后几年,沟东村一鼓作气发展双季槐3800亩,村民陆续盖起了新房,村庄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更带动周边100余个山村种植米槐。2017年,沟东村陷入困境。“因为槐米中的芦丁含量偏低,价格从每斤16元骤降到3.5元。”雷茂端说,米槐产业渐成规模,不能让村民的信心受挫。看市场,找办法。了解市场上的优势槐米后,雷茂端带着村民开启了对米槐品种的再次改良,成功培育出“高槐1号”“高槐2号”等高芦丁米槐新品种。目前,新品种米槐亩均收入达到6000元至7000元。沟东村村民学会了应市而变,用高芦丁米槐对双季槐进行大规模的高接换优,进行了大换头、大间伐、大改形栽种技术升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出打造中国高芦丁米槐生产基地,槐米加工企业落地建成。“去年沟东村米槐单项人均收入达3万元,今年预计突破3.5万元。”雷茂端说,如今,米槐已是沟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柱。(记者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