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密植”新技术成为通辽玉米高产“金钥匙”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21 10:0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7月18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玉米单产提升万亩吨粮田示范区,清河镇新仓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宏诚,正和工作人员用无人机给玉米喷打农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今年丰收再“加码”。


  合作社今年种植的5400亩玉米采用的都是“密植”新技术,新仓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种植“密植”玉米4000亩,平均单产达到1023.5公斤,因籽粒的含水量少,深受收粮企业的欢迎,潮粮也卖到了1.2元每斤。


  赵宏诚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感激地说:“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和当地农业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不定时不定期地到我们田间地头做指导,在技术上给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种粮食越来越有奔头了。”


  通辽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玉米是该市第一大作物,通辽黄玉米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该市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0%左右。今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821.2万亩,较上年增加35.7万亩。


  近年来,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不断探索创新,在寻求破解玉米增产增效瓶颈上下足功夫,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通辽粮”。


  从2019年起,通辽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驻扎在通辽基层生产一线,通过科技包县的形式,建立了11个核心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攻关、集成示范,积极推广选用耐密抗倒品种,推广大小垄种植、精细整地、导航播种、合理密植、滴水出苗、化学调控、水肥一体化、病虫草综合防治、籽粒直收等关键技术集成的“密植”技术模式。


  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农科院李少昆专家工作站”记者看到,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国强博士带领团队成员,在比人还高的玉米地里来回穿梭,进行各种试验数据采集工作。


  “我们基地开展制约玉米生产瓶颈问题技术攻关,新品种鉴选、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研究、新型肥料应用、新机具推广、新技术模式熟化集成、智能化管理示范展示等60余项,持续积累各类试验数据,不断完善升级技术模式,旨在引领当地玉米种植理念的改变和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张国强说。


  据了解,通辽市持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成立5个“中国农科院专家工作站”,今年又新成立“通辽市玉米高产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派驻30多名专家硕博研究生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指导。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基地被全国农技中心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通辽市玉米科技小院入选全区“十佳助农”科技小院。今年以来,中国农科院、自治区、通辽市等各级专家亲自授课培训技术人员和合作社、种植大户2000余人。


  在2022年秋天,通过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开鲁县开鲁镇千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1227.58公斤,科尔沁区钱家店镇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1087.93公斤,分别创造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和万亩连片大面积单产纪录。单产1227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429公斤高798公斤,比内蒙古平均水平492公斤高735公斤,此技术已经成为通辽玉米增产增收的“金钥匙”。通辽“密植”技术模式在东北玉米区开始逐渐推广。


  今年,通辽市印发《通辽市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节水增粮)行动方案》《通辽市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等11个文件,通辽市农牧局组成八个技术服务和督导组,常年包联各旗县推进粮食生产等重点工作。


  2023年以来,通辽市优质高效增粮、绿色高质高效、玉米主产区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等项目重点支持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统筹资金约1.6亿元,其中仅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就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6000万元。在政策资金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市建设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百亩田100个,千亩方125个,万亩片30个,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面积238万亩,带动全市“吨粮田”面积260万亩以上。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叶建全说:“现在看咱们玉米的长势,今年是有望超过去年。另外,从单产的稳定提高和总产的稳定提升这一块儿,‘密植’这个技术模式提供非常好的支撑和保障。玉米的单产稳定和总产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者 鲍庆胜)

责任编辑:张露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密植”新技术成为通辽玉米高产“金钥匙”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3-07-21 10:09:26
      7月18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玉米单产提升万亩吨粮田示范区,清河镇新仓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宏诚,正和工作人员用无人机给玉米喷打农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今年丰收再“加码”。合作社今年种植的5400亩玉米采用的都是“密植”新技术,新仓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种植“密植”玉米4000亩,平均单产达到1023.5公斤,因籽粒的含水量少,深受收粮企业的欢迎,潮粮也卖到了1.2元每斤。赵宏诚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感激地说:“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和当地农业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不定时不定期地到我们田间地头做指导,在技术上给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种粮食越来越有奔头了。”通辽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玉米是该市第一大作物,通辽黄玉米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该市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0%左右。今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821.2万亩,较上年增加35.7万亩。近年来,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不断探索创新,在寻求破解玉米增产增效瓶颈上下足功夫,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通辽粮”。从2019年起,通辽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驻扎在通辽基层生产一线,通过科技包县的形式,建立了11个核心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攻关、集成示范,积极推广选用耐密抗倒品种,推广大小垄种植、精细整地、导航播种、合理密植、滴水出苗、化学调控、水肥一体化、病虫草综合防治、籽粒直收等关键技术集成的“密植”技术模式。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农科院李少昆专家工作站”记者看到,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国强博士带领团队成员,在比人还高的玉米地里来回穿梭,进行各种试验数据采集工作。“我们基地开展制约玉米生产瓶颈问题技术攻关,新品种鉴选、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研究、新型肥料应用、新机具推广、新技术模式熟化集成、智能化管理示范展示等60余项,持续积累各类试验数据,不断完善升级技术模式,旨在引领当地玉米种植理念的改变和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张国强说。据了解,通辽市持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成立5个“中国农科院专家工作站”,今年又新成立“通辽市玉米高产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派驻30多名专家硕博研究生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指导。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基地被全国农技中心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通辽市玉米科技小院入选全区“十佳助农”科技小院。今年以来,中国农科院、自治区、通辽市等各级专家亲自授课培训技术人员和合作社、种植大户2000余人。在2022年秋天,通过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开鲁县开鲁镇千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1227.58公斤,科尔沁区钱家店镇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1087.93公斤,分别创造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和万亩连片大面积单产纪录。单产1227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429公斤高798公斤,比内蒙古平均水平492公斤高735公斤,此技术已经成为通辽玉米增产增收的“金钥匙”。通辽“密植”技术模式在东北玉米区开始逐渐推广。今年,通辽市印发《通辽市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节水增粮)行动方案》《通辽市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等11个文件,通辽市农牧局组成八个技术服务和督导组,常年包联各旗县推进粮食生产等重点工作。2023年以来,通辽市优质高效增粮、绿色高质高效、玉米主产区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等项目重点支持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统筹资金约1.6亿元,其中仅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就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6000万元。在政策资金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市建设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百亩田100个,千亩方125个,万亩片30个,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面积238万亩,带动全市“吨粮田”面积260万亩以上。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叶建全说:“现在看咱们玉米的长势,今年是有望超过去年。另外,从单产的稳定提高和总产的稳定提升这一块儿,‘密植’这个技术模式提供非常好的支撑和保障。玉米的单产稳定和总产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者鲍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