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海南临高:
夯实带贫基础 强化造血能力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07 16:33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1月4日,元旦假期刚过,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龙兰村的产业扶贫基地里就一片忙碌,村民们正忙着打包凤梨发往国内各大市场和高端水果店。

  2018年3月,天地人公司进驻临高新盈镇龙兰村,与当地共同探索新的产业扶贫,建设了800亩凤梨基地。与以往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唱主角”不同,龙兰村的贫困户、村民、村集体、企业共同组成专业合作社,其中贫困户、村民、村集体以土地、个人自筹现金、村集体资金入股,占股70%,企业除投入生产资金外,还投入种苗、技术、管理,并负责打造品牌和销售,占股30%,各方按股份比例进行利润分红。

  “如此一来,农民的土地是活的,随行就市,随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行情水涨船高。”龙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学敬说,龙兰村过去懒汉多,以酗酒打牌赌博出名。天地人公司进驻后,将村里的劳动力全部吸纳到凤梨基地务工,每月三四千元收入,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现在村里静悄悄的,以前的懒汉全都忙着打工赚钱,村民们的精气神更加积极向上了。

  “公司每年仅劳务支出就超过3000万元,有效带动了基地周边村民务工增收。”海南天地人公司监事长王中青向记者介绍了公司产业扶贫模式的不断转变,先是从单纯的产业扶贫资金委托运营、贫困户固定拿回报,变为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可获得保底地租和产值8%的分红。在龙兰村探索的股份合作制扶贫模式,是公司与村民、村集体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委会占主要股份。这一模式,旨在培养农户自主运营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而使得产业稳固发展,农民永续脱贫致富,乡村真正振兴。

  产业不旺,扶贫不牢,乡村难兴。临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符巍瀚介绍,临高县在产业扶贫中,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拉动、合作社牵动、贫困户联动,在市场化、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上下功夫。先后培育壮大了40多个规模化产业扶贫基地,打造了“产业扶贫基地+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扶贫工场”的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发展模式,将贫困群众培养成为产业工人、技术工人,既拓宽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渠道,又发挥了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加了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

  贫困户王海刚来到天地人公司时,由于缺乏技能,只能当一名保安,通过不断培训,他学会了香蕉种植技术,并参与基地管理,慢慢成长为公司一个千亩基地的场长,年薪近20万元,买了小汽车还盖起了小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中青告诉记者,参与脱贫攻坚的这几年,公司产业规模从1.4万亩迅速扩大到2.5万亩,公司水果产业结构从香蕉独大,调整到凤梨、香蕉、红心蜜柚、红心火龙果、红心番石榴、牛油果、百香果等多种农产品,市场抗风险能力变强,年产值超过2亿元,带动全县农民7137户313284人实现稳定增收。

  近年来,临高县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调整产业结构,顺利实现了农民脱贫增收,热带特色水果产业稳固有序发展。

(记者 操戈 邓卫哲)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夯实带贫基础 强化造血能力
来源:农民日报 2021-01-07 16:33:32
      1月4日,元旦假期刚过,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龙兰村的产业扶贫基地里就一片忙碌,村民们正忙着打包凤梨发往国内各大市场和高端水果店。2018年3月,天地人公司进驻临高新盈镇龙兰村,与当地共同探索新的产业扶贫,建设了800亩凤梨基地。与以往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唱主角”不同,龙兰村的贫困户、村民、村集体、企业共同组成专业合作社,其中贫困户、村民、村集体以土地、个人自筹现金、村集体资金入股,占股70%,企业除投入生产资金外,还投入种苗、技术、管理,并负责打造品牌和销售,占股30%,各方按股份比例进行利润分红。“如此一来,农民的土地是活的,随行就市,随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行情水涨船高。”龙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学敬说,龙兰村过去懒汉多,以酗酒打牌赌博出名。天地人公司进驻后,将村里的劳动力全部吸纳到凤梨基地务工,每月三四千元收入,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现在村里静悄悄的,以前的懒汉全都忙着打工赚钱,村民们的精气神更加积极向上了。“公司每年仅劳务支出就超过3000万元,有效带动了基地周边村民务工增收。”海南天地人公司监事长王中青向记者介绍了公司产业扶贫模式的不断转变,先是从单纯的产业扶贫资金委托运营、贫困户固定拿回报,变为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可获得保底地租和产值8%的分红。在龙兰村探索的股份合作制扶贫模式,是公司与村民、村集体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委会占主要股份。这一模式,旨在培养农户自主运营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而使得产业稳固发展,农民永续脱贫致富,乡村真正振兴。产业不旺,扶贫不牢,乡村难兴。临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符巍瀚介绍,临高县在产业扶贫中,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拉动、合作社牵动、贫困户联动,在市场化、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上下功夫。先后培育壮大了40多个规模化产业扶贫基地,打造了“产业扶贫基地+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扶贫工场”的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发展模式,将贫困群众培养成为产业工人、技术工人,既拓宽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渠道,又发挥了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加了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贫困户王海刚来到天地人公司时,由于缺乏技能,只能当一名保安,通过不断培训,他学会了香蕉种植技术,并参与基地管理,慢慢成长为公司一个千亩基地的场长,年薪近20万元,买了小汽车还盖起了小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王中青告诉记者,参与脱贫攻坚的这几年,公司产业规模从1.4万亩迅速扩大到2.5万亩,公司水果产业结构从香蕉独大,调整到凤梨、香蕉、红心蜜柚、红心火龙果、红心番石榴、牛油果、百香果等多种农产品,市场抗风险能力变强,年产值超过2亿元,带动全县农民7137户313284人实现稳定增收。近年来,临高县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调整产业结构,顺利实现了农民脱贫增收,热带特色水果产业稳固有序发展。(记者操戈邓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