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加大清洁能源供应,探索发展新路径,天津市宝坻区——
小村风光好 产业添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乔杨 武少民 发布时间:2022-08-11 09:5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核心阅读


  改建“全电厨房”,升级充电桩和光伏车棚,推广使用绿电;探索田园文旅绿色发展新模式,做强绿色经济……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随着清洁能源持续注入、绿色发展深入人心,这里的环境也越来越美。


  道路两旁杨柳轻拂、绿树浓荫,从路边一处标记着“小辛码头”的指示牌前驶入一条小路,下坡、过桥,一座美丽静谧的村庄便出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千年古渡’小辛码头。”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洪奉国告诉记者,因是古时运粮码头,这里被称为“千年古渡”。随着清洁能源持续注入,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如今的小辛码头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风能发电供应乡村,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厨房里,蒸箱、烤箱等电器一应俱全,灶台处一点明火不见……在小辛码头村一处农家院,户主洪玉亮正在最近刚开始试点的“全电厨房”里忙碌着。“功率大、做饭快,灶前也没那么热了。”洪玉亮说。


  “‘全电厨房’以风电作为主要能源,应用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电磁加热灶具及电器,烹饪过程无明火、无废气,健康环保、安全洁净。”国网天津宝坻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高志伟说,根据测算,“全电厨房”比传统燃气灶具效率高30%—60%,可减少碳排放30%—50%。


  洪玉亮算了一笔账:过去做一顿20人左右吃的饭菜,需要花燃气费20多元,改成“全电厨房”后,做同样一顿饭菜,只需要花电费15元,降低了经营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去年底,位于小辛码头村北侧的宝坻区首个风能发电项目投运,小辛码头村88户村民全都用上了绿电。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年利用2500小时计算,该项目可实现年发电0.75亿千瓦时。


  小辛码头村的探索,也是宝坻区推广清洁能源、助力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宝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宝坻区以《天津市宝坻区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2021—2035)为引领,结合资源条件、土地规划、环保政策及电网消纳等建设要求,在9个镇部署风电项目。截至7月底,宝坻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1.3万千瓦,占区域电力负荷的45.96%;共有分布式光伏用户3345户。


  文旅经济富了百姓,生态产品销售火热


  水渠流水淙淙,稻田贮满清水,散养的螃蟹随处可见……截至目前,小辛码头村的2700亩稻田已全部实现稻蟹综合种养。


  “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还可以帮助肥田,促进水稻生长;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最终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的目的。”种稻大户韩立华说。


  “无论是稻田蟹还是生态米,现在都供不应求。”黄庄镇党委书记王晓东说,当地通过打绿色文化牌,举办插秧节、稻蟹节、新米节等品牌活动,还带旺了乡村旅游。据统计,小辛码头村共有农家院经营户32户,2021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宝坻区文旅局局长吴庆娟介绍,宝坻区围绕“水”和“绿”发展乡村旅游,“在顶层设计上,我们优先打造青龙湾河、箭杆河等沿岸的村庄。以河流为轴线,先后建成了以‘千年古渡’为主题的小辛码头、以渔事体验为特色的李宦庄、以生态林寨为主要特色的赵家湾等”。2015年以来,宝坻区已先后打造了40个旅游特色村。


  提升全民节能意识,低碳生活越来越近


  村外稻田湿地环绕,村内青砖灰瓦红门,道路宽阔整洁……漫步小辛码头村,恍若置身鱼米之乡。


  “在这里,您的每一步都会成为绿色能量的触发点,为全新的生态赋彩;在这里,您的每一次推介和分享碳普惠信息,都是对低碳生态圈的边界重构……”来小辛码头村旅游的天津市河西区居民张赓,按照村庄入口的语音提示,扫码注册“碳普惠”APP,随后他在村内的步行、电动汽车充电、“全电厨房”用餐等低碳行为信息,都可以通过碳普惠平台上传,转化为碳币奖励。“没想到走路、开电动车也有奖励,还能兑换奖品,低碳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张赓说。


  “碳普惠是为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通过量化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方面的碳减排量并给予奖励,有助于提升全民节能减碳意识,鼓励全民绿色低碳生活。”国网天津宝坻公司双碳临时党支部书记梁海深介绍。


  多项措施集中发力,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多角度对低碳知识进行宣传,推广低碳知识理念;合理规划,培育“村在绿中”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我们还将研究‘光伏+渔业’‘光伏+农业大棚’‘光伏+智慧充电桩’等,实现低碳生活、推进乡村振兴。”梁海深说。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小村风光好 产业添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 2022-08-11 09:54:51
      核心阅读改建“全电厨房”,升级充电桩和光伏车棚,推广使用绿电;探索田园文旅绿色发展新模式,做强绿色经济……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随着清洁能源持续注入、绿色发展深入人心,这里的环境也越来越美。道路两旁杨柳轻拂、绿树浓荫,从路边一处标记着“小辛码头”的指示牌前驶入一条小路,下坡、过桥,一座美丽静谧的村庄便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千年古渡’小辛码头。”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洪奉国告诉记者,因是古时运粮码头,这里被称为“千年古渡”。随着清洁能源持续注入,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如今的小辛码头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风能发电供应乡村,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厨房里,蒸箱、烤箱等电器一应俱全,灶台处一点明火不见……在小辛码头村一处农家院,户主洪玉亮正在最近刚开始试点的“全电厨房”里忙碌着。“功率大、做饭快,灶前也没那么热了。”洪玉亮说。“‘全电厨房’以风电作为主要能源,应用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电磁加热灶具及电器,烹饪过程无明火、无废气,健康环保、安全洁净。”国网天津宝坻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高志伟说,根据测算,“全电厨房”比传统燃气灶具效率高30%—60%,可减少碳排放30%—50%。洪玉亮算了一笔账:过去做一顿20人左右吃的饭菜,需要花燃气费20多元,改成“全电厨房”后,做同样一顿饭菜,只需要花电费15元,降低了经营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去年底,位于小辛码头村北侧的宝坻区首个风能发电项目投运,小辛码头村88户村民全都用上了绿电。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年利用2500小时计算,该项目可实现年发电0.75亿千瓦时。小辛码头村的探索,也是宝坻区推广清洁能源、助力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宝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宝坻区以《天津市宝坻区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2021—2035)为引领,结合资源条件、土地规划、环保政策及电网消纳等建设要求,在9个镇部署风电项目。截至7月底,宝坻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1.3万千瓦,占区域电力负荷的45.96%;共有分布式光伏用户3345户。文旅经济富了百姓,生态产品销售火热水渠流水淙淙,稻田贮满清水,散养的螃蟹随处可见……截至目前,小辛码头村的2700亩稻田已全部实现稻蟹综合种养。“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还可以帮助肥田,促进水稻生长;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最终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的目的。”种稻大户韩立华说。“无论是稻田蟹还是生态米,现在都供不应求。”黄庄镇党委书记王晓东说,当地通过打绿色文化牌,举办插秧节、稻蟹节、新米节等品牌活动,还带旺了乡村旅游。据统计,小辛码头村共有农家院经营户32户,2021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宝坻区文旅局局长吴庆娟介绍,宝坻区围绕“水”和“绿”发展乡村旅游,“在顶层设计上,我们优先打造青龙湾河、箭杆河等沿岸的村庄。以河流为轴线,先后建成了以‘千年古渡’为主题的小辛码头、以渔事体验为特色的李宦庄、以生态林寨为主要特色的赵家湾等”。2015年以来,宝坻区已先后打造了40个旅游特色村。提升全民节能意识,低碳生活越来越近村外稻田湿地环绕,村内青砖灰瓦红门,道路宽阔整洁……漫步小辛码头村,恍若置身鱼米之乡。“在这里,您的每一步都会成为绿色能量的触发点,为全新的生态赋彩;在这里,您的每一次推介和分享碳普惠信息,都是对低碳生态圈的边界重构……”来小辛码头村旅游的天津市河西区居民张赓,按照村庄入口的语音提示,扫码注册“碳普惠”APP,随后他在村内的步行、电动汽车充电、“全电厨房”用餐等低碳行为信息,都可以通过碳普惠平台上传,转化为碳币奖励。“没想到走路、开电动车也有奖励,还能兑换奖品,低碳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张赓说。“碳普惠是为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通过量化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方面的碳减排量并给予奖励,有助于提升全民节能减碳意识,鼓励全民绿色低碳生活。”国网天津宝坻公司双碳临时党支部书记梁海深介绍。多项措施集中发力,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多角度对低碳知识进行宣传,推广低碳知识理念;合理规划,培育“村在绿中”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我们还将研究‘光伏+渔业’‘光伏+农业大棚’‘光伏+智慧充电桩’等,实现低碳生活、推进乡村振兴。”梁海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