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在,就不会饿到他们兄弟俩。”为了这一句承诺,江西南昌县三江镇松林村村民徐美花默默无闻照顾了邻居孤儿兄弟15年。
2008年初,松林村的王海泉临终前找到邻居徐美花,问今后能不能将王水根、王水江两个孩子托付给她。两兄弟先天残疾,无劳动能力,生活也难以自理,他们的母亲又早年病故,父亲再一走,两个孩子就更没人管了。
看着邻居期待的眼神,想起他平时就是个乐于助人的好邻居,善良的徐美花鼻子一酸,郑重地许下了照顾两兄弟的承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美花像母亲一样照顾着王家兄弟。不仅如此,徐美花还带头捐款,发动亲友筹资,在2009年帮两兄弟建了两间砖瓦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当地乡政府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也为兄弟俩办理了低保、残疾人补贴及各类兜底政策,让他们生活无忧。
“儿子常说要接我到城里去生活,但是这两兄弟去城市生活会不习惯,我就一直陪他们在乡下过,即便以后我不在了,我的孩子也会继续照顾他们。”徐美花说,多年来,徐美花成了兄弟俩能够依靠的“好妈妈”。2021年,徐美花获得第七届南昌市道德模范荣誉。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巴彦淖尔嘎查现代农业示范园麒麟西瓜产业园,只见密密麻麻的钢架拱棚耸立,棚内忙碌的工人们正在移植西瓜苗,一排排嫩绿的幼苗整齐列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在园区里干活,每天的工资是150块钱,我年龄大了,能在家门口有活干,很知足。”正在地里干活的高培成,家住乌盖苏木巴彦淖尔嘎查,今年67岁了,得知嘎查里建起了产业园区,还招聘工人,他便立即报了名。
据了解,乌盖苏木1010亩麒麟西瓜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于2022年4月下旬启动建设,1900栋钢架拱棚已搭建完成,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苗木移植,8月上旬西瓜将上市销售。负责人王恒介绍:“每亩地产西瓜大概在8000-10000斤左右,预计每年产值大约在3000万元。”
乘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巴彦淖尔嘎查抓住发展提升机遇,形成了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联合体。流转土地种植西瓜带动了周边农牧民就近就业,有效的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开工至今,我们累计用工约8700人次,支付当地群众劳务费用约50万元。目前已进入瓜苗移植期,预计到了后期的日常照料、采收、装卸等阶段,还需要大量的人工,还能解决一部分周边的劳动力。”王恒说。
今年以来,乌盖苏木扎实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麒麟西瓜种植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量大,乌盖苏木积极搭建劳务用工信息平台,对辖区内因照顾家庭等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农牧民进行全面登记,积极和企业对接,提供就近就便务工岗位。农户在赚取劳务费用的同时,亦可学习西瓜种植技术。实现双向互动,增加群众收入,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收入基础。(王慧、徐容、李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