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竹编、宾阳陶瓷和宾阳壮锦被称为“宾阳三宝”。近年来,宾阳县通过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手工业发展之路,多举措扶持传统优势手工业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非遗、民俗资源富集优势,鼓励乡村手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推动思陇竹编、邹圩红陶、欧塘纺丝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指尖经济”,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竹编制品转型升级走向世界
收纳框、果盘、花瓶、帽子、扇子……走进宾阳县恒生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竹编展览室,各式各样的竹编制品造型独特、精美绝伦。
思陇镇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盛产优质竹子,不少村民世代制作竹编,他们依竹而居,以竹为器,练就了精湛的竹编技艺,形成了闻名国内外的竹编产业。作为思陇镇竹编制品转型升级的代表,宾阳县恒生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思陇镇拥有众多竹编手艺人的优势,将竹编工艺品订单分发到各村竹编艺人手中,制出成品后再收购加工,不仅保证了货源,还增加了竹编手艺人的收入。
竹林绿了村庄,也让不少竹编手艺人收获了“金山银山”。竹编艺人韦准开告诉记者,其竹编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大半生都在经纬交错的编织中度过。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陇镇竹编制品逐步从简单的生产生活用品向纯手工艺术品发展,从实用型向观赏型转变,这也对竹编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思陇镇不断加大对竹编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建设竹编非遗传承基地,引进现代化的竹编加工工艺,打造思陇镇竹编品牌,形成手工编织、艺术提升、品牌销售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思陇竹编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思陇竹编制品不只是竹帽竹篮,还有制作精良的工艺品,不但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出口到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以恒生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思陇竹编企业不断深挖国内市场,通过电商模式扩大销售渠道,促进思陇竹编不断推陈出新。作为广西特色工艺品,宾阳竹编工艺品于2018年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红陶技艺焕发新光彩
宾阳县邹圩红陶制作始于清朝,为传统柴烧阶梯窑,距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邹圩红陶制作延续了传统的龙窑古法煅烧技术,该技术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邹圩镇下窑村是当地有名的陶器生产专业村,全村有人口720人,目前从事陶器生产的有100人,全村共有7孔窑,以组的方式分配窑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修理。以前整个下窑村都是烧日用器物红陶,从拉胚到烧制的手艺都是祖辈传承下来的,主要烧制土罐、酒坛、水缸、瓦罐等传统实用器物,古朴而有韵味。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当地陶艺师傅摸索创新,开发出更多门类的产品,如陶瓷电茶壶、陶瓷电饭锅等,以适应市场需求。如今,邹圩镇的红陶制品和红陶手工艺品远销云南、贵州等地,红陶产业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为了将邹圩红陶更好地传承下去,近年来邹圩镇发动鼓励一些老陶工回乡创业,精心打造红陶文化。宾阳县红陶非遗传承人颜长希与村民们在红陶制作上不断创新,让宾阳百年陶艺在创新中走出了新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当“手作体验”成为一种新消费方式,邹圩镇的红陶制作也在转型升级。邹圩红陶制作这项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流行的“手作”文化相互交织,迸发出新的活力,目前区内不少地区陶瓷企业和院校来此制作和烧制产品。
缕缕蚕丝纺出乡村致富路
宾阳县新桥镇欧塘村自建村以来就有种桑养蚕的传统,直至现在欧塘村依然保留着传统做丝线的技艺。随着现代化工艺的加持,欧塘村的做丝产业不断升级,质与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新桥镇欧塘村种桑养蚕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家家户户都纺丝染丝,欧塘村的纺丝业得到不断发展,可以说一根蚕丝承载了欧塘人祖祖辈辈的记忆,解丝、纺丝、洗染这些复杂的做丝工艺深深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随着时代进步,欧塘村逐渐把现代化的机器应用到生产中,如今形成了“手工+机器”的生产模式,不但在复杂的生产中可保证品质,还有利于增加产量。欧塘村的丝线经过染色,各色丝线成品颜色均匀富有光泽,受到客户的喜爱,常常供不应求。(记者 郭少东 通讯员曾璐 潘虹岑 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