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职业是农民。”说这句话时,张斌、方绍员和贺云鹏都为自己是“新农人”感到自豪。
他们来自乡村,是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他们还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生。
在萍乡,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新农人”,得益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好政策,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扎根乡村,用青春和活力,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梦想,点亮家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拉起“生力军”
张斌是上栗县桐木镇雅溪村人。4月14日,记者走进雅溪村,看到一片绿油油的油菜正随风摇曳。“这是我种的20亩油菜,收割之后种植小黑豆。”张斌告诉记者,小黑豆能药食两用,在当地很受欢迎,是他目前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我还掌握了加工小黑豆粉的技术,这一项的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其实,除了忙于自己的种植业,张斌还有一个身份是上栗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会长。得益于相关政策,2017年,张斌进入江西农业大学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努力学习,进入了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系统师资库讲师行列。
在农业部门的引导下,2017年11月,张斌发起筹备成立了上栗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作为协会会长,张斌更加感觉到当好政策宣传员、发展带头人、农技推广员的责任。
“目前协会有350名会员,主要任务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大家解决在农业方面碰到的技术难题,在致富路上少走弯路。”张斌说。
据了解,上栗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已培养高素质农民425名,推荐骨干人员7人次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培训,推荐3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土专家”“田秀才”入选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系统师资库,成为名副其实的“田教授”。“这些高素质农民都是农业生产的‘生力军’,我们注册了‘栗之子’集体商标,在提供农业技术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同时,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张斌说。
当好“领头雁”
“大家好,这里是芦溪县农村电商直播基地,欢迎大家的到来……”这是方绍员的直播开场白。记者在芦溪县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红韵芦溪”宣风店,在这里一张桌子、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格外显眼,蛋类、粗粮类、家禽类等农产品陈列整齐,琳琅满目。
2015年10月,在外务工的方绍员回到家乡宣风镇创业,成立了媛员土特产加工坊,一心琢磨着如何将家乡的农产品卖出去。她先是利用宣风镇优越的自然环境,在海拔600多米的荒山上发展高山特色养殖,接着钻研电商销售门道,尤其是直播带货的诀窍。“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手机是‘新农具’,直播是‘新农活’,数据是‘新农资’,帮乡亲们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卖出一个好价钱,我责无旁贷。”方绍员说,经过在江西商贸旅游学院电商专业的学习,她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
7年来,方绍员一步一个脚印,在自身事业不断壮大的同时,带动乡亲们一起参与。
“这里养了50头黑猪和500只土鸡,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50万元。”在一处高山养殖场,吐霞村村民余胜利高兴地说,2020年他在方绍员带领下进行高山养殖,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收益比原来好多了。
目前,方绍员带动成立了5个养殖合作社,打造了养殖、包装、销售一体化电商服务产业。据了解,“红韵芦溪”宣风店在2021年销售额达850万元,带动70余户农户年增收5000元。在村民眼中,方绍员成了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聚拢“接班人”
贺云鹏是莲花县路口镇湖塘村村民。2014年,在外闯荡多年的他回到家乡。勤劳肯干,脑瓜子活,又得益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接受了成人高等教育,贺云鹏从流转土地种养开始,到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再到成立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在贺云鹏的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2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全自动育秧机、插秧机整齐列队。
“农业机械主要由中心购置,操作手可以自己购置农机入股也可资金入股,实现一人多设备、一机多机会,分享服务中心的订单。每名操作手每年仅在与服务中心的联营中,收入便可达到7万至10万元。”让贺云鹏最为自豪的,还是农事服务中心聚合起来的30多名农机操作手。
20岁的刘建越去年加入农事服务中心,成为最年轻的操作手。“没加入农事服务中心前,到处找活干。跟着贺云鹏以后,学会了开拖拉机和插秧机,还能操作无人机,这样的农民当起来挺有意思。”刘建越更满意的是团队的氛围,“大家都是年轻人,容易走到一起,能学到很多技能。”
“现代农业,要靠机械化,更需要年轻人,我希望我们的农事服务中心能越做越大,也希望能聚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农业生产的‘接班人’。”贺云鹏说。(钟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