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靖西创新“4+1+N”模式推动村企共建实现双赢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赵新辉 发布时间:2022-05-27 09:2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近年来,靖西市整合当地民营经济优势资源,创新“4+1+N”(即健全“四个一”机制,优化“一站式”服务,创新“N+”模式)模式,引导更多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推动村企共建,加强村企合作,实现村企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健全“四个一”机制,促进村企结对。一是建立一个机制。坚持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的,制订行动方案,建立“政府引导、部门牵头、村企联建”帮扶机制,采取“一企多村、多企一村”等村企共建方式,实现村企精准对接。目前,全市有104家商协会、民营企业与153个村结对帮扶,脱贫村与民营企业、商协会共建率达100%。二是组建一支队伍。组建由靖西市委统战部、“两新”党工委、工商联、工信局等单位组成的对接服务工作分队,深入商协会、民营企业走访调研90多次,征集到意见建议256条,引导企业投入帮扶资金3200万元,实施结对项目53个。三是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活动领导小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村企结对共建座谈会,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参与乡村振兴。四是搭建一个平台。精准搭建村企联建平台,建立“市级领导+市直部门+村党支部(驻村第一书记)+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四级对接联络工作群,定期汇报企业结对和项目建设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优化“一站式”服务,落实惠企政策。建立村企结对共建一站式服务机制,为民营企业结对帮扶乡村振兴重点村提供用地、用水、资金等政策支持。优质服务企业。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规范承诺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实行企业建设乡村振兴项目 “清单管理”,限时办结相关手续,确保项目落地见效。落实惠企政策。


  出台靖西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粤桂产业协作、铝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免征小微企业以及企业间转移的不动产登记费等费用,降低工业用水平均价至每立方3.5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政企担保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桂惠贷”12.52亿元,为涉农民营企业解决资金筹措难题。


  创新“N+”模式,实现村企双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村企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建成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364个、产业园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62个,实现153个脱贫村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全覆盖。引进全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陕西海升集团建成3000亩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区和300亩无毒柑橘苗木繁育基地,企业与5个村民合作社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服务和种植柑橘等方式带动,每年每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2万余人次。发挥粤桂协作带动作用,引进深圳同芙集团打造优质稻高产示范基地,每年捐资1000万元做好粮食深加工,辐射带动该市282个行政村发展优质稻种植17.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式带动,受益农户1.69万户6.38万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5128户2184人。依托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桑蚕产业示范区,成立桑蚕农民合作社126个,带动256个行政村种植桑树18.2万亩,带动136个村集体增加收入。创新“边贸+合作社+金融服务+落地加工”模式,引导抵边村成立合作社和边民互助组,利用边贸优惠政策发展互市贸易;引进柳州银行与广西万生隆公司联合开办“边民互市信用卡”,解决边民缺乏贸易资金流动支付难题;加快推进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建设,引进企业发展坚果、水产品、粮油、中草药等加工,2021年边民参与互市贸易38.11万人次,边贸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创新“旅游+边关风情带+特色农业+文化产业”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实现农文旅融合和产供销全贯通,受益群众720户3000人。


  据悉,靖西市通过开展村企共建行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该市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5%,带动3.5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各结对共建企业统筹社会资本力量,建设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积极开展捐资助学、职业技能培训等,为结对帮扶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给予家庭困难学生补助。自行动开展以来,靖西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该市28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8%,行政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0.1%,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赵新辉)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靖西创新“4+1+N”模式推动村企共建实现双赢
来源:右江日报 2022-05-27 09:28:15
      近年来,靖西市整合当地民营经济优势资源,创新“4+1+N”(即健全“四个一”机制,优化“一站式”服务,创新“N+”模式)模式,引导更多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推动村企共建,加强村企合作,实现村企共赢,助力乡村振兴。健全“四个一”机制,促进村企结对。一是建立一个机制。坚持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的,制订行动方案,建立“政府引导、部门牵头、村企联建”帮扶机制,采取“一企多村、多企一村”等村企共建方式,实现村企精准对接。目前,全市有104家商协会、民营企业与153个村结对帮扶,脱贫村与民营企业、商协会共建率达100%。二是组建一支队伍。组建由靖西市委统战部、“两新”党工委、工商联、工信局等单位组成的对接服务工作分队,深入商协会、民营企业走访调研90多次,征集到意见建议256条,引导企业投入帮扶资金3200万元,实施结对项目53个。三是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活动领导小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村企结对共建座谈会,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参与乡村振兴。四是搭建一个平台。精准搭建村企联建平台,建立“市级领导+市直部门+村党支部(驻村第一书记)+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四级对接联络工作群,定期汇报企业结对和项目建设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优化“一站式”服务,落实惠企政策。建立村企结对共建一站式服务机制,为民营企业结对帮扶乡村振兴重点村提供用地、用水、资金等政策支持。优质服务企业。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规范承诺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实行企业建设乡村振兴项目“清单管理”,限时办结相关手续,确保项目落地见效。落实惠企政策。出台靖西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粤桂产业协作、铝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免征小微企业以及企业间转移的不动产登记费等费用,降低工业用水平均价至每立方3.5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政企担保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桂惠贷”12.52亿元,为涉农民营企业解决资金筹措难题。创新“N+”模式,实现村企双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村企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建成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364个、产业园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62个,实现153个脱贫村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全覆盖。引进全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陕西海升集团建成3000亩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区和300亩无毒柑橘苗木繁育基地,企业与5个村民合作社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服务和种植柑橘等方式带动,每年每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2万余人次。发挥粤桂协作带动作用,引进深圳同芙集团打造优质稻高产示范基地,每年捐资1000万元做好粮食深加工,辐射带动该市282个行政村发展优质稻种植17.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式带动,受益农户1.69万户6.38万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5128户2184人。依托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桑蚕产业示范区,成立桑蚕农民合作社126个,带动256个行政村种植桑树18.2万亩,带动136个村集体增加收入。创新“边贸+合作社+金融服务+落地加工”模式,引导抵边村成立合作社和边民互助组,利用边贸优惠政策发展互市贸易;引进柳州银行与广西万生隆公司联合开办“边民互市信用卡”,解决边民缺乏贸易资金流动支付难题;加快推进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建设,引进企业发展坚果、水产品、粮油、中草药等加工,2021年边民参与互市贸易38.11万人次,边贸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创新“旅游+边关风情带+特色农业+文化产业”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实现农文旅融合和产供销全贯通,受益群众720户3000人。据悉,靖西市通过开展村企共建行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该市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5%,带动3.5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各结对共建企业统筹社会资本力量,建设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积极开展捐资助学、职业技能培训等,为结对帮扶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给予家庭困难学生补助。自行动开展以来,靖西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该市28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8%,行政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0.1%,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赵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