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人事动态
市民热议老旧小区封闭式改造:老小区新门禁 这些问题有解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圣禹 发布时间:2020-08-03 10:43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原标题:老小区新门禁 这些问题有解

  樱花园小区门前,居民正在使用人脸识别进出大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的当下,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原本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正在经历从“人防”向“技防”的悄然转变。事实上,这是按照《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健全完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的成果。

  此轮疫情防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步伐。7月20日,北京市第15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推进智慧门禁建设,特别指出,对于无物业和物业管理不成熟的小区,要优先安装智能门禁等安防设施。智能门禁备受市民关注,不少市民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咨询。记者梳理了市民反映较集中的4类问题,并实地探访相关小区,为市民进一步答疑解惑。

  疑问1

  装新门禁能解决老问题吗?

  封闭式管理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区的大门陌生人不能再随便进出了。“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吗?还是真能确保大家的安全?”这是市民在咨询时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今年7月以来,东城区东直门街道辖区内共有7个老旧小区正在进行封闭式改造,预计将于8月完工。其实早在今年6月,东直门街道东中街36号楼便率先完成了封闭式改造,后面7个小区的改造工作都是以此为范本的。

  通过改造,以往哪些问题能够得到改善?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副主任吕洪说:“不仅仅是大门能不能随便进出的改变。”吕洪介绍,改造后小区将增加门禁系统以及人车自动识别系统,此外还将增设党员议事厅,同时为这些近乎失管的老旧小区聘请物业,“党建引领、引入物业是改造的核心,目的是让居民们更有主人翁意识,把自己的社区管起来,增添硬件设施则是一种物质保障。”

  吕洪说,以前的开放式老旧小区难免会出现物品丢失、公共设施被恶意损坏等问题。进行封闭式管理后,首先解决了安全问题,切实控制了外来人员的随意进出,尤其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的当下,守好大门非常重要。其次,封闭式管理还可以解决小区环境脏乱差等老问题。封闭式管理后,优先保障本小区居民的停车利益,外部车辆难以再挤占小区停车位,小区的环境卫生也会得到明显改善,过去因为人来人往带来的垃圾问题、楼道小广告问题等都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疑问2

  什么小区适合封闭式改造?

  “隔壁小区安装了电子门禁,但我们小区连物业都没有,是不是就没法封闭式改造了?”这是不少市民向12345咨询时提出的疑问。仍以正在进行封闭式改造的东直门街道老旧小区为例,东直门街道辖区内共有72个小区,东中街36号楼及后续7个小区率先进行封闭式改造,这些小区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据吕洪介绍,东直门街道辖区内的72个小区中,有42个小区都属于老旧小区,很多都是由原先某单位宿舍楼、宿舍大院逐渐转变而来的。时至今日,产权单位不清、因资金有限导致失管,以及没有物业服务等问题非常普遍。

  目前街道挑选出的这些小区,是基本具备改造条件的。所谓“具备改造条件”,首先是产权单位基本明确。虽然产权单位能力有限,但平日里小区至少是有专人进行盯守维护,居民的基本服务可以保障。其次是居民有付费意识,愿意在后期管理中引入物业并支付相应费用。这样的小区,可以完成从房管科服务到物业公司服务的转变,基本具备了封闭式改造的条件。“5月1日《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于老旧小区引入物业、推动封闭式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进行封闭式改造,居民具备付费意识非常重要。”吕洪说,东直门街道办事处进行老旧小区封闭式管理改造,先后投资超过百万元。但投入后并非一劳永逸,设备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同样依赖人和资金。因此,后期引入物业管理非常必要,居民的观念转变也很重要,“现在正在改造的7个小区当中,大多数小区的物业费每平方米仅1元,但从‘零’到‘一’的转变很不容易,需要街道社区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疑问3

  注册人脸识别系统麻烦吗?

  “一提到智能,就会让人觉得对老年人不友好。”涉及改造细节问题,人脸识别等智能设备的使用一开始让很多老人颇有抵触,一些老人提到,现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就怕自己用不明白,“人脸识别的机器,到底该怎么注册?”

  为了解相关情况,记者走访了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的多个小区,详细询问人脸识别系统的注册和使用方法。所走访的小区或是已经完成改造正在试运行中,或是正在进行改造。记者发现,多数小区的使用方式都很近似,其中,特别考虑到了老年人的需求。

  “你看现在这个屏幕不仅能测体温,还能刷脸开门,真方便!”7月30日,在朝阳区和平街街道樱花园小区,居民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该小区从开放式变成了封闭式管理,保留了原有的东西两门。一开始是大门前立起的带屏幕的智能识别设备,可以帮助居民们测量体温,代替了人工测温。近期,这些屏幕又有了新功能,小区门前加装了自动门,居民可以“刷脸”进出小区了。

  记者从属地和平街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在樱花园小区居住的老年人登记人脸识别是可以不使用手机注册的。居民只需携带身份证原件、房产证或户口簿原件,直接到居委会办理即可。如果是小区租户,则携带身份证原件及租房合同原件前往办理。

  在走访过程中,多个街道办都告诉记者,在注册办理人脸识别的过程中,如果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社区工作人员可以上门提供服务,或由家人代其提交照片,也能完成人脸认证。

  疑问4

  居民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我们提供的信息身份,如何防止泄漏?”同样是人脸识别系统办理的细节问题,同样是朝阳区樱花园小区,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一位居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称,他平时工作非常忙,抽不出时间去居委会办理,所以想网上办理,于是他在手机上下载了相关APP。但是,当看到需要在APP上上传房产证、户口簿照片后立刻犹豫起来,“这些信息都应该保密的,我传到APP上,是存在哪个服务器里?谁在看,谁能看,会不会造成信息泄漏?”

  记者向属地街道咨询得知,该智慧社区门禁系统技术支持公司已在公安机关备案,具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资质。智慧社区门禁系统企业、物业、社区居委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依法保护居民的信息安全。

  无独有偶,家住朝阳区孙河乡以及西城区展览路部分小区的居民,也因对采集人脸及身份信息是否造成信息泄露心存疑虑。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居民信息安全,除了社区门禁系统技术支持公司需在公安机关备案,门禁安装公司也会签订数据保密协议。为避免居民信息泄露,在采集信息时,还会安排专人负责并设定专人专用密码。此外,采集到的居民信息会通过脱敏技术的处理,本地操作员看不到用户完整信息,并且不可导出。系统核录后的信息将存储于公安部门备案。

  记者手记

  技防助力基层减负

  老旧小区封闭式管理,不仅会给居民提供更多日常生活保障,让疫情防控工作真正进入常态化,同时这种从“人防”到“技防”的升级,也会为基层减负带来强大的助力。疫情期间,记者到街道、社区采访,常常无法及时联系上要采访的街道干部和社区志愿者,因为他们总是奔忙在属地小区里。不仅日常工作不能耽误,疫情防控还要冲在一线,这样的长线作战,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消耗。

  以记者走访的樱花园小区为例,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至今,樱花园社区党委共号召志愿者总计200余人,志愿服务千余次。科室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除了保证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外,还无惧严寒酷暑坚守在值岗一线,至今无一人请假。工作人员每天6点至24点,2小时为一班,轮流执勤,在出入口进行人员登记、测量体温等,再加上许多临时性的急活,工作量极大。

  未来,随着智能门禁系统的落地,小区此前封闭的其他出入口将陆续开放。届时小区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社区的工作也有望逐渐恢复常态。

  本报记者 景一鸣 陈圣禹 文并摄

责任编辑:董硕审核: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市民热议老旧小区封闭式改造:老小区新门禁 这些问题有解
来源:北京日报 2020-08-03 10:43:55
      原标题:老小区新门禁这些问题有解樱花园小区门前,居民正在使用人脸识别进出大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的当下,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原本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正在经历从“人防”向“技防”的悄然转变。事实上,这是按照《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健全完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的成果。此轮疫情防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步伐。7月20日,北京市第15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推进智慧门禁建设,特别指出,对于无物业和物业管理不成熟的小区,要优先安装智能门禁等安防设施。智能门禁备受市民关注,不少市民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咨询。记者梳理了市民反映较集中的4类问题,并实地探访相关小区,为市民进一步答疑解惑。疑问1装新门禁能解决老问题吗?封闭式管理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区的大门陌生人不能再随便进出了。“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吗?还是真能确保大家的安全?”这是市民在咨询时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今年7月以来,东城区东直门街道辖区内共有7个老旧小区正在进行封闭式改造,预计将于8月完工。其实早在今年6月,东直门街道东中街36号楼便率先完成了封闭式改造,后面7个小区的改造工作都是以此为范本的。通过改造,以往哪些问题能够得到改善?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副主任吕洪说:“不仅仅是大门能不能随便进出的改变。”吕洪介绍,改造后小区将增加门禁系统以及人车自动识别系统,此外还将增设党员议事厅,同时为这些近乎失管的老旧小区聘请物业,“党建引领、引入物业是改造的核心,目的是让居民们更有主人翁意识,把自己的社区管起来,增添硬件设施则是一种物质保障。”吕洪说,以前的开放式老旧小区难免会出现物品丢失、公共设施被恶意损坏等问题。进行封闭式管理后,首先解决了安全问题,切实控制了外来人员的随意进出,尤其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的当下,守好大门非常重要。其次,封闭式管理还可以解决小区环境脏乱差等老问题。封闭式管理后,优先保障本小区居民的停车利益,外部车辆难以再挤占小区停车位,小区的环境卫生也会得到明显改善,过去因为人来人往带来的垃圾问题、楼道小广告问题等都有望逐步得到解决。疑问2什么小区适合封闭式改造?“隔壁小区安装了电子门禁,但我们小区连物业都没有,是不是就没法封闭式改造了?”这是不少市民向12345咨询时提出的疑问。仍以正在进行封闭式改造的东直门街道老旧小区为例,东直门街道辖区内共有72个小区,东中街36号楼及后续7个小区率先进行封闭式改造,这些小区是如何挑选出来的?据吕洪介绍,东直门街道辖区内的72个小区中,有42个小区都属于老旧小区,很多都是由原先某单位宿舍楼、宿舍大院逐渐转变而来的。时至今日,产权单位不清、因资金有限导致失管,以及没有物业服务等问题非常普遍。目前街道挑选出的这些小区,是基本具备改造条件的。所谓“具备改造条件”,首先是产权单位基本明确。虽然产权单位能力有限,但平日里小区至少是有专人进行盯守维护,居民的基本服务可以保障。其次是居民有付费意识,愿意在后期管理中引入物业并支付相应费用。这样的小区,可以完成从房管科服务到物业公司服务的转变,基本具备了封闭式改造的条件。“5月1日《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于老旧小区引入物业、推动封闭式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进行封闭式改造,居民具备付费意识非常重要。”吕洪说,东直门街道办事处进行老旧小区封闭式管理改造,先后投资超过百万元。但投入后并非一劳永逸,设备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同样依赖人和资金。因此,后期引入物业管理非常必要,居民的观念转变也很重要,“现在正在改造的7个小区当中,大多数小区的物业费每平方米仅1元,但从‘零’到‘一’的转变很不容易,需要街道社区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疑问3注册人脸识别系统麻烦吗?“一提到智能,就会让人觉得对老年人不友好。”涉及改造细节问题,人脸识别等智能设备的使用一开始让很多老人颇有抵触,一些老人提到,现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就怕自己用不明白,“人脸识别的机器,到底该怎么注册?”为了解相关情况,记者走访了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的多个小区,详细询问人脸识别系统的注册和使用方法。所走访的小区或是已经完成改造正在试运行中,或是正在进行改造。记者发现,多数小区的使用方式都很近似,其中,特别考虑到了老年人的需求。“你看现在这个屏幕不仅能测体温,还能刷脸开门,真方便!”7月30日,在朝阳区和平街街道樱花园小区,居民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该小区从开放式变成了封闭式管理,保留了原有的东西两门。一开始是大门前立起的带屏幕的智能识别设备,可以帮助居民们测量体温,代替了人工测温。近期,这些屏幕又有了新功能,小区门前加装了自动门,居民可以“刷脸”进出小区了。记者从属地和平街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在樱花园小区居住的老年人登记人脸识别是可以不使用手机注册的。居民只需携带身份证原件、房产证或户口簿原件,直接到居委会办理即可。如果是小区租户,则携带身份证原件及租房合同原件前往办理。在走访过程中,多个街道办都告诉记者,在注册办理人脸识别的过程中,如果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社区工作人员可以上门提供服务,或由家人代其提交照片,也能完成人脸认证。疑问4居民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我们提供的信息身份,如何防止泄漏?”同样是人脸识别系统办理的细节问题,同样是朝阳区樱花园小区,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一位居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称,他平时工作非常忙,抽不出时间去居委会办理,所以想网上办理,于是他在手机上下载了相关APP。但是,当看到需要在APP上上传房产证、户口簿照片后立刻犹豫起来,“这些信息都应该保密的,我传到APP上,是存在哪个服务器里?谁在看,谁能看,会不会造成信息泄漏?”记者向属地街道咨询得知,该智慧社区门禁系统技术支持公司已在公安机关备案,具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资质。智慧社区门禁系统企业、物业、社区居委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依法保护居民的信息安全。无独有偶,家住朝阳区孙河乡以及西城区展览路部分小区的居民,也因对采集人脸及身份信息是否造成信息泄露心存疑虑。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居民信息安全,除了社区门禁系统技术支持公司需在公安机关备案,门禁安装公司也会签订数据保密协议。为避免居民信息泄露,在采集信息时,还会安排专人负责并设定专人专用密码。此外,采集到的居民信息会通过脱敏技术的处理,本地操作员看不到用户完整信息,并且不可导出。系统核录后的信息将存储于公安部门备案。记者手记技防助力基层减负老旧小区封闭式管理,不仅会给居民提供更多日常生活保障,让疫情防控工作真正进入常态化,同时这种从“人防”到“技防”的升级,也会为基层减负带来强大的助力。疫情期间,记者到街道、社区采访,常常无法及时联系上要采访的街道干部和社区志愿者,因为他们总是奔忙在属地小区里。不仅日常工作不能耽误,疫情防控还要冲在一线,这样的长线作战,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消耗。以记者走访的樱花园小区为例,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至今,樱花园社区党委共号召志愿者总计200余人,志愿服务千余次。科室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除了保证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外,还无惧严寒酷暑坚守在值岗一线,至今无一人请假。工作人员每天6点至24点,2小时为一班,轮流执勤,在出入口进行人员登记、测量体温等,再加上许多临时性的急活,工作量极大。未来,随着智能门禁系统的落地,小区此前封闭的其他出入口将陆续开放。届时小区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社区的工作也有望逐渐恢复常态。本报记者景一鸣陈圣禹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