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各自优势”打造成“共同长板”
苏浙沪交界处,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已经启动前期工作。8月初于上海签约的这一项目,致力实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落地与城市更新相融合,树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标杆。
握指成拳,乘风破浪。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各地齐锻长板、增强协同,将“各自优势”打造成“共同长板”的“竞合”新态势日益鲜明。
齐锻长板
以铜陵有色、马钢等为代表的“铜墙铁壁”是安徽省传统优势产业。世界500强企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在沪苏浙均有布局,企业近年持续升级改造,先后建成高精度铜板带、高导铜材等多个项目,焕发新活力。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处处长钟岚介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安徽正在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从企业到政府,锻长板在长三角越来越成为共识共举。2019年,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12.7万亿元,占全国直接融资额的85%以上。上海不断强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正集中精锐力量加快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创新突破。
加快培育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100多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的江苏不断拉长长板,干好“自己的事”,为长三角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速比规上工业高6.3个百分点。从“数字浙江”到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再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浙江坚持不懈以数字经济先行先试推动数字化模式机制迭代创新,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握指成拳
发布供应商开发需求指南、启动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成立大飞机增材制造协同创新联盟……6月18日,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就已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展开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共克技术关、共建产业链。
把各自长板变成共同长板,真正实现1+1+1+1>4。涵盖沪苏浙皖九座城市的G60科创走廊,成为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在安徽芜湖,德力西集团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智能制造基地正在建设。“我们是一家自创业始便与长三角血脉相连的民营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介绍,公司五大制造基地中的四个都落户在长三角,将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努力提高产业链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现代化水平。
从“相加”走向“相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推进协同创新、园区共建、设立“产业飞地”等方式,长三角地区打破产业溢出和承接的单向关系,努力探索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6月,在2020无锡(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上,59个科技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分工协作的集聚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协同共享效应,必将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认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要求各地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
赋能提速
7月1日,集合高速公路、客货混线铁路和高速铁路“三合一”的过江通道——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通。随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完善,长三角城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如迎风疾驰的高铁,科技赋能,改革提速,长三角打造共同长板的步伐更为有力。
在上海松江,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在抓紧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算枢纽,将承担各种大规模AI算法计算等任务;在苏州相城,江苏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集合三省一市科技力量,已启用大型尖端设备30多套,先进材料创新研发进度不断提速。
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创新成果“无障碍”转移转化……长三角正在携手努力奔跑。7月底,由沪苏浙皖科协共同发起筹备的长三角助力创新联盟正式成立。作为联盟首任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郑裕国表示,联盟将组织开展院士战略咨询课题研究等工作,促进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数字化联网。在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翁建荣看来,发端于杭州的“城市大脑”,一开始用于交通治堵,现在已扩展到城市治理多个领域,并已经延伸到更多长三角城市,通过数字化实现治理现代化。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稳步推进,意味着更少的行政壁垒、更大的市场空间、更高效的产业链协作、更多元的人才资源。”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总经理龚华东说。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表示,面向未来,各扬所长,长三角共推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和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共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
(记者陈刚 龚雯 吕昂 程士华 屈凌燕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