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融合发展
都市报的转型与未来
    来源:《中国报业》 作者:方 埜 发布时间:2024-08-15 16:3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在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实现媒体融合的历史性转型升级进程中,党报工作者以守正创新精神加强理论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中国报业》陆续发表。我们从中遴选部分有代表性文章集结汇编,既是对十多年来媒体融合发展探索历程的回顾,又是为深度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增刊中标注的作者单位、职务等信息,均与其在本刊首次登载时保持一致。


  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类报纸,是都市类报纸发展的创新者和引领者。从率先系统提出报纸市场化理论,到获得中国报业创新奖;从中国都市报竞争力10强,到世界报业发行100强第44位;从一张报纸到华西传媒集群;从率先打造智媒体到深度推进媒体融合一体发展,以技术引领融合发展,26年的风雨征程,华西都市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开拓精神,有力支撑了自身的稳健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报业的发展进程。


  兴衰:一个报种的时代


  华西都市报从创办至今,一路走来,经历了从一纸风行到主流化都市报定位,再到危机中求生存、困境中寻出路的过程。华西都市报的办报探索和实践,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都市报风行时代留下了独特印记。


  1.创办:一纸风行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正式面世,开创了都市报元年,标志着中国报业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都市报时代来临。


  华西都市报的诞生,顺应了时代潮流。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全国各地,城市规模与市民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在那个时期,党报处于一家独大的优势地位,但显然不能全面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读报需求。市场呼唤新报种的出现,都市报诞生的时代背景日渐成熟。另一个契机是报业内部的转型。四川日报作为一家党报,其发行量当时居全国前四,但受到机关晚报巨大的冲击,广告发行遭遇下滑。当时,四川日报党组创新办报思路,顺应时代潮流与人民需求,开始着手打造一份有别于党报和机关晚报的报纸。于是,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应运而生。


  华西都市报从诞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定位与独到的特色,确立“市民生活报”的定位,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办一张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的口号。华西都市报的办报理念体现在日常办报实践中:办报内容不拘泥于衣食住行,而是“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开创性地提出“嫁接各类畅销报优势”的办报思路,“用市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写市民喜闻乐见的文章”,正式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敲门发行”理念,点滴实践汇聚成华西都市报的创新之路。也正是这些举措,奠定了华西都市报——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的地位。


  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华西都市报正式开创了报纸新品种。其开创性举措不胜枚举,典型案例包括推出新闻追踪报道、推出周末“特别报道”专版、开通市民热线、加强新闻策划,持续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报道,真正为市民服务,赢得了无数忠诚读者由衷的喜爱。其后,全国各地都市报纷纷创刊,模仿借鉴华西都市报的办报理念。


  华西都市报的一纸风行,除了顺应时代潮流的高瞻远瞩,最重要的就是其浓厚的人文精神,始终与市民站在一起,努力践行新闻的“三贴近”原则。


  2.迭代:内容主流


  都市报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上开始出现众多同类报纸,内容呈现同质化趋势。为扭转都市报作为“小报”的定位,并一改都市类报纸浮躁、媚俗的文风,华西都市报率先开启了主流化转型的探索。


  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在办报实践中融入“迈向主流媒体”的理念,开始从主打社会新闻向以主流新闻为主的重大转型,开启了都市报的主流化历程。当时采取了7项举措:一是调整新闻报道结构和版面设置,强化时政报道占比;二是加大财经新闻的报道投入和版面篇幅;三是减少社会新闻的版面空间,实现从以软新闻为主到软硬兼备的内容过渡;四是力戒小报猎奇浮躁的作风,做好建设性新闻报道;五是视野放宽着眼国内外,扩展报道面;六是更新报道角度,吸纳更广的读者群;七是支持报道创新与版面创新,实现与时俱进。这些举措的提出与落实,为华西都市报正式迈向主流都市报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8年,华西都市报旗帜鲜明地提出“新主流都市报”的转型目标,开始实现从“市民生活报”到“新主流都市报”的战略转型,并进行了一系列改版。改版主要聚焦时政新闻、本土原创新闻、文体新闻、财经新闻、地级市新闻、数字化融合六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华西都市报开始担当起新主流都市报的职责,数次推出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和策划报道,如“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报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报道”等。


  2010年,华西都市报提出“责任至上,公信天下”的办报理念,进一步强化其新主流都市报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这种具有全局视野、社会责任感的新理念引领下,华西都市报彻底摆脱了小报的定位与标签。秉承着责任与公信,华西都市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重大活动报道中发力,生产了众多主流新闻的经典之作。如2011年汶川地震三周年报道中,华西都市报推出的“三年立川”大型珍藏特刊,见证和记录了汶川大地震救灾与重建的历史,被成都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在报业探索创新举措的同时,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剧烈变化。为紧跟市场,加快报道创新,应对外部挑战,华西都市报大胆转变自身原有定位,实现了从“市民生活报”到“新主流都市报”的成功蜕变。


  3.危机:传媒变局


  从1995年到2015年,既是报业发展高歌猛进的20年,也是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20年。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互联网经过近十年指数级增长,已达到临界状态,开始颠覆各行各业。传媒业也不例外。


  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网民数量逐年递增,网络新闻强势崛起,2013年起,报业开始进入寒冬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纸零售发行量逐渐减少,二是报纸广告市场逐渐萎缩,三是部分纸媒停刊或关闭。与此同时,一些新媒体如网站、微博等的广告营收大幅上涨,“报业消亡论”再次甚嚣尘上。


  都市报作为党报集团改革的先锋队,受市场化的影响最深远,受新媒体的冲击也最猛烈,此时都市报陷入自创办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媒体融合大背景下,都市报如何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巨大冲击下独辟蹊径、树立自己的品牌、保持优势地位呢?不能被推着走,而是需要积极地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需要主动地走在市场大环境的前面,需要坚定地走出一条引领时代的转型之路,才能真正突破传媒业当下的危机,并在传媒变局中屹立不倒。


  秉承着与生俱来的创新和变革精神,华西都市报从未停止过对网络空间的探索和建设新媒体的尝试。在传媒变革和转型的新起点上,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了“打造一流传播平台”的战略目标,并付诸实践,先后推出华西都市网、华西都市报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移动终端阅读平台等众多新媒体产品。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华西都市报建立起了一个集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视听媒体、社区文化传媒、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商平台为一体的华西传媒集群。


  转型:打造智媒体


  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社会中,只有转型才有出路。这种转型,不是传统报业时期报纸改改版就能够达到的,它是颠覆性的,传媒业真正进入了一个全新赛道。


  1.重塑:自建网络平台


  对于市场化程度最充分的都市报而言,要实现真正的融合转型,依然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此时,最大的规律就是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搭建自己的移动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产品海量诞生的背景下,想要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打造一款全新且具有独特定位的产品尤为重要。面对争夺话语权、提升传播力、进行舆论引导的艰巨任务,华西都市报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2015年10月28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重磅打造、承载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使命的封面传媒公司正式成立,面向全球招募技术人才、内容人才、运营人才,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经过半年招募和筹备,2016年5月4日,封面传媒打造的核心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开启“构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新征程。封面新闻上线以来,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定位,并于当年10月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智媒体”的理念。


  华西都市报在打造封面新闻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把技术放在引领地位,坚持走自建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产品、自创技术品牌的科技强媒之路。在内容转型方面,作为专业的机构媒体,封面新闻高度重视内容建设,以“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作为内容生产重要标准,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


  2.融合:以新媒体为中心


  经过早期创办网站的试水和构建华西传媒集群的探索,2016年后华西都市报融合发展开启了全新探索,致力于解决早期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比如“报网两张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彻底、更深入地融合。


  在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中,报纸不再是中心。取而代之,新媒体是融合发展的中心,即封面新闻客户端是中心,是融合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驱动、主战场,报纸只是一天24小时86400秒传播中的一个环节,只是封面新闻传播矩阵的一部分,不再是主导。


  2018年起,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由原来的“121”模式开始向“111”模式迈进,即“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体运营”,突出一体化发展、一盘棋整合的融合发展思路。华西都市报团队整体迁入封面传媒公司,华西都市报社不再有人员编制,报纸的所有内容都由封面传媒公司负责生产。报社所有班子成员都参与封面传媒管理,按照封面传媒各条口线,各负其责进行管理,不再设专职新媒体领导。绩效考核改革也非常彻底,所有报道必须第一时间发新媒体,结合传播效果进行考评打分,同时依托封面智媒云技术系统实现“人工干预+机器打分”。


  一系列改革有力推动了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转变,做到“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快速推动了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3.引领:打造智媒体


  新媒体时代,媒体亦步亦趋的转型已然行不通了。这个时代最大的不变就是永远在变,快速迭代的新技术推动传播生态加速变迁。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又来了。


  面对技术的快速变革,封面新闻把自身发展建立在对趋势的准确把握上,提前预判和布局面向未来的移动传播平台。凯文·凯利曾言:“技术都会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它叫作必然,就是这个趋势像重力一样,一定会发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未来的必然,它必定会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通用技术。因此,封面新闻自创办以来,就一直坚定地朝着“AI+媒体”的方向努力,坚持打造一支懂媒体的全新技术队伍,坚持打造一支懂技术的适应转型发展的媒体队伍,坚持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自身发展,打造智媒体的理念也不断完善,形成了“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媒体”的“智媒体”全新发展理念。


  一是建设智能媒体,主要做法是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编辑部”。智能编辑部不同于传统编辑部,而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媒体的各个环节,重构生产传播全流程。封面新闻持续优化升级各个类别的产品,形成了“智能+”产品生态,包括封面推荐算法、小封写作、封面智媒云等核心产品。


  二是打造智慧媒体,坚持用主流价值观为智能技术赋能。封面推荐算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兴趣推荐、人工推荐和用户自主选择。一方面,将主流价值观赋予算法技术中,把正能量新闻纳入算法模型,承担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产品,推出封面视频、封面直播、青蕉社区等新产品,创新表达方式,更新传播语言,让主流内容更新颖、更活泼、更具有吸引力。


  三是搭建智库媒体,做数据+舆情的决策支持平台。媒体建设智库具有天然优势,也是封面新闻打造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面传媒设立封面研究院,深耕垂直领域,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具体到产品层面,着力打造封面指数和封面舆情两大拳头产品。


  未来:智媒云驱动构建“科技+传媒+文化”生态体


  2019年4月28日,封面传媒提出要构建“科技+传媒+文化”生态体,科技是引领,智媒体是核心,新型文化业态是支撑,三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发展生态。2020年10月28日,封面传媒正式发布智媒云4.0版本,意味着其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智媒云4.0包括“智能技术、智慧文博、内容科技、数字营销”4大矩阵、9个部分、28个关键节点、180多个功能模块,来源于封面新闻的探索实践。智媒云4.0作为构建智媒体的作战图,将驱动封面传媒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助力产业拓展、赋能社会治理,建设成为一流互联网科技传媒文化企业。


  1.智能技术


  封面探索的智能技术赋能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的AI赋能、智媒云数据中心的数据赋能、智媒云服务与安全中心的云协作赋能。智能技术矩阵通过双中台,即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完成对智慧文旅、内容科技和数字营销的赋能。其中,AI赋能的核心产品包括小封写作机器人和小封协作机器人,分别覆盖人机写作和人机协作;数据赋能的核心产品是主流媒体算法平台,以封面算法为例,主要由兴趣推荐、人工推荐、用户自主选择三部分组成,是封面新闻破除信息茧房的重要尝试;云协作赋能,是指封面新闻积极践行云上群众路线,大力开拓云求助、云发布会等场景应用。


  封面传媒融合了传媒智能技术和主流媒体算法的双重优势,开发了覆盖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的融媒体建设解决方案,不仅包含APP开发,还有全国首创可以同时连通报网端的移动采编管理系统——封巢,解决了移动端视频剪辑与视频、图文一体化机器审核等多个难题,让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有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封面传媒自主研发的融媒智能技术不仅运用到黑龙江、海南等省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以及徐州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整体转型中,而且开始面向智慧城市、电子政务方向提供智慧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下一步,封面传媒还将成立封面科技公司,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拓展。


  2.智慧文博


  智慧文博着力打造智能云展系统,以全场景3D化智能云展馆为核心,提供包含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的全场景智慧文博解决方案。以2020年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云博览项目为例,该云博览平台由封面传媒重磅打造,是全国首个完全在云端呈现的国家级高科技展会,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全场景云端适配3D智能云展馆,封面传媒成为国内首家搭建国家级科技博览会云展馆的媒体。在5天活动时间里,该云展馆助力绵阳市通过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集中展示签约项目105个、签约金额691.73亿元,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十佳优秀特色展览会”。智慧文博矩阵还将助力智慧文旅,参与文化遗产数字保护工程。封面传媒将以科博会云博览成果为基础,通过云端技术在四川打造一批名城、名展、名馆,助力四川数字文博、智慧文旅事业升级,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3.内容科技


  内容科技将着力推动传统采编内容作品升维、进化到内容新技术产品。封面新闻在探索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科技+传媒、内容+技术的融合创新,运用人工智能、直播、视频、VR、AR、航拍、动漫、数据可视化等生产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产品。内容科技矩阵的全流程设计与网络传播规律探索相结合,全时段发布、多平台运营、多版本适配、多线程任务、一体化运作。


  内容科技矩阵由智媒编辑部、智媒演播室两大部分构成。智媒编辑部是智媒云赋能的新型编辑部,以智媒技术重新定义策、采、编、审、发、评等新闻生产全流程。智媒演播室以打造5G+4K全场景视频传播体系为核心目标,赋能新闻传播,并提供云发布、云论坛等云端发布服务、XR虚拟现实视频服务以及智能交互视频服务等内容科技产品。


  4.数字营销


  封面传媒通过数据驱动、算法重构,赋予营销组合以新内涵,探索实践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通过数字营销赋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封面传媒的经营仍保持逆势增长。


  数字营销矩阵由智媒营销、封面研究院两部分构成。数字营销矩阵服务于智媒云4.0对外的定位:多行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开发应用场景,扩展为泛内容生态平台。


  封面传媒智媒营销重点开拓了9个方面的新营销路径,包括智慧文博营销,智能技术营销,内容科技营销,社群营销,影响力营销,内容版权、分发账号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智库舆情营销,短视频、MCN营销等。


  封面新闻研究院分为六大研究所,分别是舆情研究所、公益研究所、人文研究所、传播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和新经济研究所。封面研究院与封面智库拓展智库营收,持续开发智库、舆情、文化和活动论坛等新业务领域。


  作为中国都市类报纸的开创者,从华西都市报到封面新闻,从都市报到智媒体,从智媒体到生态体,变的是环境和生态,不变的是永续创新和变革的精神。无论遭遇了多大挑战,华西都市报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转身与转型。未来,以封面传媒、封面新闻、封面科技为战略支撑点的封面传媒集群,将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依托智媒云技术支撑,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构建一流的互联网科技传媒文化企业,持续探索和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转型之路。


  (作者:方埜,封面传媒董事长、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


  (原文刊载于2021年4月上)


  (收录于中国报业2024增刊-优秀文集)

责任编辑:张珺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都市报的转型与未来
来源:《中国报业》 2024-08-15 16:38:34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在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实现媒体融合的历史性转型升级进程中,党报工作者以守正创新精神加强理论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中国报业》陆续发表。我们从中遴选部分有代表性文章集结汇编,既是对十多年来媒体融合发展探索历程的回顾,又是为深度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增刊中标注的作者单位、职务等信息,均与其在本刊首次登载时保持一致。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类报纸,是都市类报纸发展的创新者和引领者。从率先系统提出报纸市场化理论,到获得中国报业创新奖;从中国都市报竞争力10强,到世界报业发行100强第44位;从一张报纸到华西传媒集群;从率先打造智媒体到深度推进媒体融合一体发展,以技术引领融合发展,26年的风雨征程,华西都市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开拓精神,有力支撑了自身的稳健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报业的发展进程。兴衰:一个报种的时代华西都市报从创办至今,一路走来,经历了从一纸风行到主流化都市报定位,再到危机中求生存、困境中寻出路的过程。华西都市报的办报探索和实践,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都市报风行时代留下了独特印记。1.创办:一纸风行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正式面世,开创了都市报元年,标志着中国报业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都市报时代来临。华西都市报的诞生,顺应了时代潮流。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全国各地,城市规模与市民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在那个时期,党报处于一家独大的优势地位,但显然不能全面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读报需求。市场呼唤新报种的出现,都市报诞生的时代背景日渐成熟。另一个契机是报业内部的转型。四川日报作为一家党报,其发行量当时居全国前四,但受到机关晚报巨大的冲击,广告发行遭遇下滑。当时,四川日报党组创新办报思路,顺应时代潮流与人民需求,开始着手打造一份有别于党报和机关晚报的报纸。于是,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应运而生。华西都市报从诞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定位与独到的特色,确立“市民生活报”的定位,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办一张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的口号。华西都市报的办报理念体现在日常办报实践中:办报内容不拘泥于衣食住行,而是“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开创性地提出“嫁接各类畅销报优势”的办报思路,“用市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写市民喜闻乐见的文章”,正式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敲门发行”理念,点滴实践汇聚成华西都市报的创新之路。也正是这些举措,奠定了华西都市报——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的地位。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华西都市报正式开创了报纸新品种。其开创性举措不胜枚举,典型案例包括推出新闻追踪报道、推出周末“特别报道”专版、开通市民热线、加强新闻策划,持续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报道,真正为市民服务,赢得了无数忠诚读者由衷的喜爱。其后,全国各地都市报纷纷创刊,模仿借鉴华西都市报的办报理念。华西都市报的一纸风行,除了顺应时代潮流的高瞻远瞩,最重要的就是其浓厚的人文精神,始终与市民站在一起,努力践行新闻的“三贴近”原则。2.迭代:内容主流都市报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上开始出现众多同类报纸,内容呈现同质化趋势。为扭转都市报作为“小报”的定位,并一改都市类报纸浮躁、媚俗的文风,华西都市报率先开启了主流化转型的探索。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在办报实践中融入“迈向主流媒体”的理念,开始从主打社会新闻向以主流新闻为主的重大转型,开启了都市报的主流化历程。当时采取了7项举措:一是调整新闻报道结构和版面设置,强化时政报道占比;二是加大财经新闻的报道投入和版面篇幅;三是减少社会新闻的版面空间,实现从以软新闻为主到软硬兼备的内容过渡;四是力戒小报猎奇浮躁的作风,做好建设性新闻报道;五是视野放宽着眼国内外,扩展报道面;六是更新报道角度,吸纳更广的读者群;七是支持报道创新与版面创新,实现与时俱进。这些举措的提出与落实,为华西都市报正式迈向主流都市报奠定了良好基础。2008年,华西都市报旗帜鲜明地提出“新主流都市报”的转型目标,开始实现从“市民生活报”到“新主流都市报”的战略转型,并进行了一系列改版。改版主要聚焦时政新闻、本土原创新闻、文体新闻、财经新闻、地级市新闻、数字化融合六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华西都市报开始担当起新主流都市报的职责,数次推出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和策划报道,如“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报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报道”等。2010年,华西都市报提出“责任至上,公信天下”的办报理念,进一步强化其新主流都市报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这种具有全局视野、社会责任感的新理念引领下,华西都市报彻底摆脱了小报的定位与标签。秉承着责任与公信,华西都市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重大活动报道中发力,生产了众多主流新闻的经典之作。如2011年汶川地震三周年报道中,华西都市报推出的“三年立川”大型珍藏特刊,见证和记录了汶川大地震救灾与重建的历史,被成都市档案馆永久收藏。在报业探索创新举措的同时,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剧烈变化。为紧跟市场,加快报道创新,应对外部挑战,华西都市报大胆转变自身原有定位,实现了从“市民生活报”到“新主流都市报”的成功蜕变。3.危机:传媒变局从1995年到2015年,既是报业发展高歌猛进的20年,也是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20年。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互联网经过近十年指数级增长,已达到临界状态,开始颠覆各行各业。传媒业也不例外。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网民数量逐年递增,网络新闻强势崛起,2013年起,报业开始进入寒冬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纸零售发行量逐渐减少,二是报纸广告市场逐渐萎缩,三是部分纸媒停刊或关闭。与此同时,一些新媒体如网站、微博等的广告营收大幅上涨,“报业消亡论”再次甚嚣尘上。都市报作为党报集团改革的先锋队,受市场化的影响最深远,受新媒体的冲击也最猛烈,此时都市报陷入自创办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媒体融合大背景下,都市报如何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巨大冲击下独辟蹊径、树立自己的品牌、保持优势地位呢?不能被推着走,而是需要积极地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需要主动地走在市场大环境的前面,需要坚定地走出一条引领时代的转型之路,才能真正突破传媒业当下的危机,并在传媒变局中屹立不倒。秉承着与生俱来的创新和变革精神,华西都市报从未停止过对网络空间的探索和建设新媒体的尝试。在传媒变革和转型的新起点上,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了“打造一流传播平台”的战略目标,并付诸实践,先后推出华西都市网、华西都市报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移动终端阅读平台等众多新媒体产品。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华西都市报建立起了一个集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视听媒体、社区文化传媒、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商平台为一体的华西传媒集群。转型:打造智媒体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社会中,只有转型才有出路。这种转型,不是传统报业时期报纸改改版就能够达到的,它是颠覆性的,传媒业真正进入了一个全新赛道。1.重塑:自建网络平台对于市场化程度最充分的都市报而言,要实现真正的融合转型,依然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此时,最大的规律就是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搭建自己的移动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产品海量诞生的背景下,想要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打造一款全新且具有独特定位的产品尤为重要。面对争夺话语权、提升传播力、进行舆论引导的艰巨任务,华西都市报开启了“第二次创业”。2015年10月28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重磅打造、承载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使命的封面传媒公司正式成立,面向全球招募技术人才、内容人才、运营人才,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经过半年招募和筹备,2016年5月4日,封面传媒打造的核心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开启“构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新征程。封面新闻上线以来,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定位,并于当年10月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智媒体”的理念。华西都市报在打造封面新闻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把技术放在引领地位,坚持走自建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产品、自创技术品牌的科技强媒之路。在内容转型方面,作为专业的机构媒体,封面新闻高度重视内容建设,以“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作为内容生产重要标准,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2.融合:以新媒体为中心经过早期创办网站的试水和构建华西传媒集群的探索,2016年后华西都市报融合发展开启了全新探索,致力于解决早期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比如“报网两张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彻底、更深入地融合。在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中,报纸不再是中心。取而代之,新媒体是融合发展的中心,即封面新闻客户端是中心,是融合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驱动、主战场,报纸只是一天24小时86400秒传播中的一个环节,只是封面新闻传播矩阵的一部分,不再是主导。2018年起,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由原来的“121”模式开始向“111”模式迈进,即“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体运营”,突出一体化发展、一盘棋整合的融合发展思路。华西都市报团队整体迁入封面传媒公司,华西都市报社不再有人员编制,报纸的所有内容都由封面传媒公司负责生产。报社所有班子成员都参与封面传媒管理,按照封面传媒各条口线,各负其责进行管理,不再设专职新媒体领导。绩效考核改革也非常彻底,所有报道必须第一时间发新媒体,结合传播效果进行考评打分,同时依托封面智媒云技术系统实现“人工干预+机器打分”。一系列改革有力推动了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转变,做到“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快速推动了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3.引领:打造智媒体新媒体时代,媒体亦步亦趋的转型已然行不通了。这个时代最大的不变就是永远在变,快速迭代的新技术推动传播生态加速变迁。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又来了。面对技术的快速变革,封面新闻把自身发展建立在对趋势的准确把握上,提前预判和布局面向未来的移动传播平台。凯文·凯利曾言:“技术都会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它叫作必然,就是这个趋势像重力一样,一定会发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未来的必然,它必定会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通用技术。因此,封面新闻自创办以来,就一直坚定地朝着“AI+媒体”的方向努力,坚持打造一支懂媒体的全新技术队伍,坚持打造一支懂技术的适应转型发展的媒体队伍,坚持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自身发展,打造智媒体的理念也不断完善,形成了“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媒体”的“智媒体”全新发展理念。一是建设智能媒体,主要做法是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编辑部”。智能编辑部不同于传统编辑部,而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媒体的各个环节,重构生产传播全流程。封面新闻持续优化升级各个类别的产品,形成了“智能+”产品生态,包括封面推荐算法、小封写作、封面智媒云等核心产品。二是打造智慧媒体,坚持用主流价值观为智能技术赋能。封面推荐算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兴趣推荐、人工推荐和用户自主选择。一方面,将主流价值观赋予算法技术中,把正能量新闻纳入算法模型,承担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产品,推出封面视频、封面直播、青蕉社区等新产品,创新表达方式,更新传播语言,让主流内容更新颖、更活泼、更具有吸引力。三是搭建智库媒体,做数据+舆情的决策支持平台。媒体建设智库具有天然优势,也是封面新闻打造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面传媒设立封面研究院,深耕垂直领域,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具体到产品层面,着力打造封面指数和封面舆情两大拳头产品。未来:智媒云驱动构建“科技+传媒+文化”生态体2019年4月28日,封面传媒提出要构建“科技+传媒+文化”生态体,科技是引领,智媒体是核心,新型文化业态是支撑,三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发展生态。2020年10月28日,封面传媒正式发布智媒云4.0版本,意味着其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智媒云4.0包括“智能技术、智慧文博、内容科技、数字营销”4大矩阵、9个部分、28个关键节点、180多个功能模块,来源于封面新闻的探索实践。智媒云4.0作为构建智媒体的作战图,将驱动封面传媒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助力产业拓展、赋能社会治理,建设成为一流互联网科技传媒文化企业。1.智能技术封面探索的智能技术赋能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的AI赋能、智媒云数据中心的数据赋能、智媒云服务与安全中心的云协作赋能。智能技术矩阵通过双中台,即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完成对智慧文旅、内容科技和数字营销的赋能。其中,AI赋能的核心产品包括小封写作机器人和小封协作机器人,分别覆盖人机写作和人机协作;数据赋能的核心产品是主流媒体算法平台,以封面算法为例,主要由兴趣推荐、人工推荐、用户自主选择三部分组成,是封面新闻破除信息茧房的重要尝试;云协作赋能,是指封面新闻积极践行云上群众路线,大力开拓云求助、云发布会等场景应用。封面传媒融合了传媒智能技术和主流媒体算法的双重优势,开发了覆盖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的融媒体建设解决方案,不仅包含APP开发,还有全国首创可以同时连通报网端的移动采编管理系统——封巢,解决了移动端视频剪辑与视频、图文一体化机器审核等多个难题,让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有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封面传媒自主研发的融媒智能技术不仅运用到黑龙江、海南等省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以及徐州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整体转型中,而且开始面向智慧城市、电子政务方向提供智慧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下一步,封面传媒还将成立封面科技公司,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拓展。2.智慧文博智慧文博着力打造智能云展系统,以全场景3D化智能云展馆为核心,提供包含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的全场景智慧文博解决方案。以2020年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云博览项目为例,该云博览平台由封面传媒重磅打造,是全国首个完全在云端呈现的国家级高科技展会,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全场景云端适配3D智能云展馆,封面传媒成为国内首家搭建国家级科技博览会云展馆的媒体。在5天活动时间里,该云展馆助力绵阳市通过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集中展示签约项目105个、签约金额691.73亿元,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十佳优秀特色展览会”。智慧文博矩阵还将助力智慧文旅,参与文化遗产数字保护工程。封面传媒将以科博会云博览成果为基础,通过云端技术在四川打造一批名城、名展、名馆,助力四川数字文博、智慧文旅事业升级,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3.内容科技内容科技将着力推动传统采编内容作品升维、进化到内容新技术产品。封面新闻在探索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科技+传媒、内容+技术的融合创新,运用人工智能、直播、视频、VR、AR、航拍、动漫、数据可视化等生产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产品。内容科技矩阵的全流程设计与网络传播规律探索相结合,全时段发布、多平台运营、多版本适配、多线程任务、一体化运作。内容科技矩阵由智媒编辑部、智媒演播室两大部分构成。智媒编辑部是智媒云赋能的新型编辑部,以智媒技术重新定义策、采、编、审、发、评等新闻生产全流程。智媒演播室以打造5G+4K全场景视频传播体系为核心目标,赋能新闻传播,并提供云发布、云论坛等云端发布服务、XR虚拟现实视频服务以及智能交互视频服务等内容科技产品。4.数字营销封面传媒通过数据驱动、算法重构,赋予营销组合以新内涵,探索实践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通过数字营销赋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封面传媒的经营仍保持逆势增长。数字营销矩阵由智媒营销、封面研究院两部分构成。数字营销矩阵服务于智媒云4.0对外的定位:多行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开发应用场景,扩展为泛内容生态平台。封面传媒智媒营销重点开拓了9个方面的新营销路径,包括智慧文博营销,智能技术营销,内容科技营销,社群营销,影响力营销,内容版权、分发账号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智库舆情营销,短视频、MCN营销等。封面新闻研究院分为六大研究所,分别是舆情研究所、公益研究所、人文研究所、传播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和新经济研究所。封面研究院与封面智库拓展智库营收,持续开发智库、舆情、文化和活动论坛等新业务领域。作为中国都市类报纸的开创者,从华西都市报到封面新闻,从都市报到智媒体,从智媒体到生态体,变的是环境和生态,不变的是永续创新和变革的精神。无论遭遇了多大挑战,华西都市报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转身与转型。未来,以封面传媒、封面新闻、封面科技为战略支撑点的封面传媒集群,将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依托智媒云技术支撑,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构建一流的互联网科技传媒文化企业,持续探索和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转型之路。(作者:方埜,封面传媒董事长、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原文刊载于2021年4月上)(收录于中国报业2024增刊-优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