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热点速评
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摸底调查也要有边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王远方 发布时间:2021-09-01 16:3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很多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希望能对此行为予以禁止,只登记父母基本信息。该网友希望,“在做好双减工作的前提下,促进教育公平。”就该网友反映的问题,北京市教委回复表示,该信息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

  可以说,这位网友的担心让不少人感同身受。收集信息,关键还是看信息的用途如何。孩子开学时,家长经常需要填写各种信息。如果说家庭住址等信息与接送学生有关,还有收集的意义。那么某些学校超范围地搜集家长单位、收入,乃至住房、车辆等信息,确实让人看不出来与学生上学有何关系。

  子女教育是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对于学校的要求,家长们往往尽力配合。在信息登记过程中,面对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的填写,一些家长多多少少会感到不够自信。不少家长会担心,家庭、工作信息上的差异,会带来学校对学生的差异化对待,也容易让孩子们产生攀比心理。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园这个世界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该被家庭、社会的因素所影响,成绩和综合表现才该是校园里最有说服力的因素。学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收集家长信息,对信息又有什么样的用途,比起单纯地收集信息,家长们或许更期待得到一份答案。

  此外,学校收集家长相关信息,也会带来人们对隐私保护的担忧。此前,多地曾出现过学校信息泄露的情况。如50余万条京沪两地中学生的个人信息被交换、倒卖,江苏盐城10万余条学生信息遭泄露。信息一旦泄露和倒卖,一些不法商家针对性地开展推销、骚扰。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学校是否能够严格地落实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事关大量家庭的隐私安全与否。

  此次“双减”政策提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的教育情况,是一个个家庭的大事。学校收集家长的工作及职务信息,出发点或许是方便管理,亦或是对有困难家庭及时帮扶,但信息收集的范围,应该有明确的边界。“家校沟通”的方式应当更加理性,不该是学校单方面地“摸底调查”。收集信息而造成的家长焦虑情绪该及时得到纾解,从而让家长真正放下心理上的负担。

  当前,正值开学前夕,不少学校或许正在群发通知,统计学生及家庭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把握好分寸与边界,不让信息统计变了味、走了形,需要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去权衡。(王远方)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摸底调查也要有边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09-01 16:34:31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很多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希望能对此行为予以禁止,只登记父母基本信息。该网友希望,“在做好双减工作的前提下,促进教育公平。”就该网友反映的问题,北京市教委回复表示,该信息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可以说,这位网友的担心让不少人感同身受。收集信息,关键还是看信息的用途如何。孩子开学时,家长经常需要填写各种信息。如果说家庭住址等信息与接送学生有关,还有收集的意义。那么某些学校超范围地搜集家长单位、收入,乃至住房、车辆等信息,确实让人看不出来与学生上学有何关系。子女教育是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对于学校的要求,家长们往往尽力配合。在信息登记过程中,面对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的填写,一些家长多多少少会感到不够自信。不少家长会担心,家庭、工作信息上的差异,会带来学校对学生的差异化对待,也容易让孩子们产生攀比心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园这个世界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该被家庭、社会的因素所影响,成绩和综合表现才该是校园里最有说服力的因素。学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收集家长信息,对信息又有什么样的用途,比起单纯地收集信息,家长们或许更期待得到一份答案。此外,学校收集家长相关信息,也会带来人们对隐私保护的担忧。此前,多地曾出现过学校信息泄露的情况。如50余万条京沪两地中学生的个人信息被交换、倒卖,江苏盐城10万余条学生信息遭泄露。信息一旦泄露和倒卖,一些不法商家针对性地开展推销、骚扰。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学校是否能够严格地落实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事关大量家庭的隐私安全与否。此次“双减”政策提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的教育情况,是一个个家庭的大事。学校收集家长的工作及职务信息,出发点或许是方便管理,亦或是对有困难家庭及时帮扶,但信息收集的范围,应该有明确的边界。“家校沟通”的方式应当更加理性,不该是学校单方面地“摸底调查”。收集信息而造成的家长焦虑情绪该及时得到纾解,从而让家长真正放下心理上的负担。当前,正值开学前夕,不少学校或许正在群发通知,统计学生及家庭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把握好分寸与边界,不让信息统计变了味、走了形,需要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去权衡。(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