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名家论道
媒体融合未来趋势是什么?20余位大咖这么说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4 15:56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11月10日下午,由中国报业协会指导、新京报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举办的“深·融:媒体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召开,20多位学界、业界专家学者就如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媒体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言献策。


63f252c61de67b03c021df66d685a12b.jpg

2022年11月10日,深·融:媒体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要求,落实北京市媒体深度融合三年行动方案,在新京报创刊19周年之际,中国报业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记协、北京市新闻学会相关领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腾讯、百度、快手、一点资讯等平台负责人,围绕“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碰撞”“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与路径”“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的变与不变”“媒体传播介质与应用场景创新”四个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助力打造更加完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更加优质的移动传播生态。


  刘军胜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12cc8d2fc467fa47da1873b2c594acca.jpg


  创刊19年来,新京报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完成从一张品质报纸到全媒体传播生态的构建,构建起了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的现代传播格局,形成了网上网下一体、大屏小屏联动、多终端全面覆盖的全媒体传播新业态。


  接下来,新京报将继续以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深度融合发展为报社改革创新的首要目标,推进北京市媒体融合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细,重点围绕“新闻+”功能拓展、客户端升级、经营模式全面转型等,在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对外传播等领域全面发力,强化智库服务、文化服务、公益服务,搭建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媒体联接优势,用主流价值观提升舆论引导力,用新媒体叙事解锁大流量密码,用无穷的正能量汇聚无限的大流量,充分展现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新型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张树庭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fb9dc25992c9a49424464a46d605629e.jpg


  媒体融合是一场大变革,它意味着信息发布从“唯一”到“之一”的渠道之变,传媒对象从“纸媒”到“屏媒”的用户之变,媒体形态从“单一”到“融合”的跨界之变。中国传媒大学始终将“传媒特色”当作立校之本,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积极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坚持融之有“道”,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把握“定盘星”;坚持融之有“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建设“大平台”;坚持融之有“效”,在融合教学实践中练就“真本事”;坚持融之有“法”,在部校共建变、协同育人中培养“新人才”。


  变化虽然剧烈,但“我们依然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忘初心,在教育中保持本色,在全媒体传播的大潮中勇做弄潮儿,在进军媒体融合主战场的方阵中当好主力军。学界应把握媒体未来趋势,重新定义“已知”,努力探索“未知”,为打造更加完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贡献学界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更加优质的融合传播生态携手同行。


  袁永军 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

55556be65dce8d3b67a72d559ff0cca0.jpg


  在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8个年头,传统媒体如何从“小融合”的窠臼中走出来进入“大融合”的发展,如何在传媒转型发展中寻找到新的动能,从而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已成为传媒业界和学界的一项紧迫课题。当前,进入“深水区”的媒体融合发展实践迫切呼唤前瞻性理论指引。近年来新京报社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为行业树立了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样本,值得研究和借鉴。


  马春玲 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

a7251c531858bd60df36ed58258dd70f.jpg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把好导向,接好地气;要紧跟时代,融合创新;要深耕内容,壮大流量。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北京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必须进一步打通报纸和网络的联通渠道,以“互联网+传统媒体”的创新思维,以“满屏皆精品”的创新成果,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引领力、竞争力的首都新型主流媒体贡献网信力量。


  议题: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碰撞


  “现代传播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


9a3b7e09f09025797060d06c900bf022.jpg

梅宁华 北京市记协主席


  现代传播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互联网只是现代传播生态的一部分,它改变了传统传播生态,但不能完全代表现代传播生态。现代传播生态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互联网传播生态的特征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其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基于传统传播生态的路径,极大挑战和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垄断地位。新的生态使得媒体格局和规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传统的新闻伦理体系正在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传播规则和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也要改变。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包括新闻理论规则等,都要建立更科学、符合规律的架构体系。媒体应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的方法论,构建现代传播生态和开创性的新闻伦理体系,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符合时代特征、传播规律的新的新闻伦理体系。


  “媒体价值还在于人的精神价值”


e117113c8833c7ed68db8110f0154471.jpg

初小玲 北京市新闻学会会长


  未来媒体发展,无论是在新技术赋能,还是现代媒体生产方式的转变、平台的转换等,最重要的是如何坚守媒体和媒体人的身份和精神价值观。媒体融合当中,转型意味着转变,而变与不变其实是辩证的。若不变就没有发展和进步,但如果都变了,历史和文化就有可能出现断层。所以未来媒体的价值,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的精神价值。


  同时,在媒体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考评标准、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媒体融合需要打造优良的团队,未来媒体发展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聚集优秀的人,有了优秀的人就能够聚集更多的优质内容。


  新京报是一份用心办的报纸,调性鲜明,视野宽阔,有文化追求,希望未来新京报能够聚集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打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算法信息流的出现造成信息茧房”


1716f954fc45beedc2b1741d21714953.jpg

陈彤 一点资讯总裁


  传统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为什么会发生碰撞?第一个碰撞是什么?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用户主要通过手机的两微一端和其他社交平台获取新闻,但算法信息流显然不是发布刚性、硬性新闻的好思路。你需要的重要新闻不一定能“算”出来。一些很重要的新闻若不用心找,反倒不容易找到了。甚至很多搜索引擎也不好用。所以说,新的信息流模式下,出现了信息茧房。


  当下的自媒体也存在不少问题,运营相当地不规范。新闻类的短视频90%以上都不标注新闻“3w”要素,更别说“5w”。此外,不知从何时起,部分严肃媒体的公众号标题也开始不规范甚至说特别任性地运营。不知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开始不怎么在乎新闻操作的规范,这可能也是传统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另一个碰撞。


  议题: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与路径


  “守正创新,把握融合中的变与不变”


71c840e35bda93fd3c97f5ef3c74b8d9.jpg

唐金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结合参与融媒体建设的实践和党的二十精神学习体会,分享三个方面的思考和感受:第一,守正创新,把握媒体融合中的变与不变。如今的媒体融合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形式、新架构,但是否能真正解决优质内容的生产问题?在社会价值的引领上,媒体融合越是创新,越要强调守正。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媒体人的责任感和基本功。


  第二,注重社会赋能,充分适应深度融合中媒体的社会新角色和新功能。融合发展走到今天,媒体对社会生活的介入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上,媒体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如何利用媒体激发社会基层治理的正向反馈与良性互动?例如当面对疫情,媒体在主动设置议程、引领形成共识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第三,内外协同,充分释放媒体深度融合对国际传播的支撑效应。现在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各个领域都有工作责任和空间,各类各级融媒体平台在海外传播上也都大有可为。


  “内容生产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


824caa2696d6593d3e5e1263450293fb.jpg

周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作为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如何在新环境下实现突围,不仅关乎主流媒体自身的生存发展,也是关乎新闻舆论工作全局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特征的“全媒体”概念,是党的新闻舆论理论的时代化创新,是对现阶段媒体特征的精辟概括,也是对媒体融合发展方向的精准定位。对主流新闻媒体来说,一是要提升内容生产核心竞争力,重塑主流媒体主导地位。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内容生产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二是要遵循传播规律,紧紧围绕受众兴趣与需求,积极适应媒体融合传播新格局,在实践中提升议题设置能力,强化精品意识,突出资源优势;在重大议题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发挥主流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


  议题: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的变与不变


  “商业化解决方案要避免效率异化”


8540271e3f5b353bc646268ec8857296.jpg

高晓虹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视听传播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面对视频传播行业的急剧扩张,既要敏锐的看到机遇,也要敢于面对现实挑战。视听传播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推崇流量至上的价值逻辑,也存在一些泛娱乐化的现象。媒体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担当一定程度被消解。进入新时代,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视听传播行业应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来传播主流价值,推进文化自信,而且要承担起时代使命,在不断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来实现新的跨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


  技术研发要服务于价值引导,商业化解决方案要避免效率异化。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变迁下,把好政治关、导向关和质量关,应该成为媒体融合背景下视听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从信息流转向精品资讯模式”


cd0940b9fa93f460fd417d77c02c2493.jpg

李天亮 腾讯新闻总编辑


  腾讯网于2003年底创立,与新京报同岁。19年来,腾讯网与新京报开展了非常深入、多元的合作,已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


  近年来,从传统的编辑模式向算法推荐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信息茧房”、资讯泛滥等问题很突出,标题党、内容低质低俗、谣言传播等问题广受诟病。腾讯网高度重视内容安全与内容质量的把关,审核压力陡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大,内容供给亟需深度调整。


  腾讯网基于现实提供精品资讯模式。当前,网络资讯以信息流为主,供大于求,互联网行业已从增加投入、追求规模、增长用户,进入到追求实质效果与现实收益。面对行业形势的巨变,腾讯网在今年提出精品资讯模式,只生产精品内容,使得用户通过少量时间获取可靠内容。


  议题:媒体传播介质与应用场景创新


  “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坚守不可放弃”


7c9e21e36f78f4b31cede1a5cfcfde76.jpg

余敬中 快手科技副总裁


  媒体融合是怎样的一种规律、路径和方法?我们一直在思考与探索。传统媒体的强项是对时代、对行业、对潮流、对国计民生等内容的把握,对新闻价值与公共情怀的坚守,这些依然是不可放弃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驱动内容、产品与用户行为的深度结合,推动了各行各业媒介化的进程。如果从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之外,以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观察,媒体可以扮演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商、中间商的角色,从这个角度说,媒体融合没有领域的边界、没有内容的限制。立足内容与渠道,融入行业与产业,是媒体融合在宏观层面可以拓展的新空间。


  我理解的产品运营逻辑,归根结底就是“内容+用户+商业+技术”的糅合与演进。无论各平台帐号还是独立的APP,运营的过程即用优质内容和体验,吸引更多的用户下载,更多的用户留存,更多的用户消费时长,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变现。用户增长是产品逻辑的核心,是运营的起点也是终点。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传播场景”


4ecfd9816e952b2bc318c17da45b0405.jpg

杨潆 百度百家号总编辑


  媒体传播介质在这些年发生了不少转变,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向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转型。百度也在不断地创新与转变。近些年来,百度也积极布局移动内容生态,通过百家号发挥内容连接器的作用,不仅在百度APP上分发传播,还在小度音箱、车联网等线下传播,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传播场景。


  在应用场景创新方面,百度进行了很多尝试。第一,图文向视频场景升级。通过百度AIGC图文转视频技术,可以在分钟级的时间内自动生成视频,编辑只需要几分钟简单调整就能产出一个视频稿件。第二,虚拟人融合。目前百度已推出了度晓晓、超写实数字人等多款主播。以AI驱动的数字人主播,是未来趋势,是内容创作场景的革新,在热点播报时可以弥补人工的不足。


  下一步,百度将和新京报一起,在“深·融”框架下,尝试从内容生产体系AI赋能、新的应用场景创新上开展深度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有意思的创新和可能。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媒体融合未来趋势是什么?20余位大咖这么说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2022-11-14 15:56:11
      11月10日下午,由中国报业协会指导、新京报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举办的“深·融:媒体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召开,20多位学界、业界专家学者就如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媒体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言献策。2022年11月10日,深·融:媒体未来趋势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要求,落实北京市媒体深度融合三年行动方案,在新京报创刊19周年之际,中国报业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记协、北京市新闻学会相关领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腾讯、百度、快手、一点资讯等平台负责人,围绕“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碰撞”“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与路径”“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的变与不变”“媒体传播介质与应用场景创新”四个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助力打造更加完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更加优质的移动传播生态。刘军胜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创刊19年来,新京报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完成从一张品质报纸到全媒体传播生态的构建,构建起了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的现代传播格局,形成了网上网下一体、大屏小屏联动、多终端全面覆盖的全媒体传播新业态。接下来,新京报将继续以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深度融合发展为报社改革创新的首要目标,推进北京市媒体融合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细,重点围绕“新闻+”功能拓展、客户端升级、经营模式全面转型等,在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对外传播等领域全面发力,强化智库服务、文化服务、公益服务,搭建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媒体联接优势,用主流价值观提升舆论引导力,用新媒体叙事解锁大流量密码,用无穷的正能量汇聚无限的大流量,充分展现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新型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张树庭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媒体融合是一场大变革,它意味着信息发布从“唯一”到“之一”的渠道之变,传媒对象从“纸媒”到“屏媒”的用户之变,媒体形态从“单一”到“融合”的跨界之变。中国传媒大学始终将“传媒特色”当作立校之本,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积极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坚持融之有“道”,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把握“定盘星”;坚持融之有“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建设“大平台”;坚持融之有“效”,在融合教学实践中练就“真本事”;坚持融之有“法”,在部校共建变、协同育人中培养“新人才”。变化虽然剧烈,但“我们依然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忘初心,在教育中保持本色,在全媒体传播的大潮中勇做弄潮儿,在进军媒体融合主战场的方阵中当好主力军。学界应把握媒体未来趋势,重新定义“已知”,努力探索“未知”,为打造更加完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贡献学界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更加优质的融合传播生态携手同行。袁永军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在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8个年头,传统媒体如何从“小融合”的窠臼中走出来进入“大融合”的发展,如何在传媒转型发展中寻找到新的动能,从而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已成为传媒业界和学界的一项紧迫课题。当前,进入“深水区”的媒体融合发展实践迫切呼唤前瞻性理论指引。近年来新京报社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为行业树立了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样本,值得研究和借鉴。马春玲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把好导向,接好地气;要紧跟时代,融合创新;要深耕内容,壮大流量。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围绕北京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必须进一步打通报纸和网络的联通渠道,以“互联网+传统媒体”的创新思维,以“满屏皆精品”的创新成果,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引领力、竞争力的首都新型主流媒体贡献网信力量。议题: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碰撞“现代传播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梅宁华北京市记协主席现代传播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互联网只是现代传播生态的一部分,它改变了传统传播生态,但不能完全代表现代传播生态。现代传播生态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互联网传播生态的特征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其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基于传统传播生态的路径,极大挑战和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垄断地位。新的生态使得媒体格局和规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传统的新闻伦理体系正在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传播规则和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也要改变。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包括新闻理论规则等,都要建立更科学、符合规律的架构体系。媒体应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的方法论,构建现代传播生态和开创性的新闻伦理体系,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符合时代特征、传播规律的新的新闻伦理体系。“媒体价值还在于人的精神价值”初小玲北京市新闻学会会长未来媒体发展,无论是在新技术赋能,还是现代媒体生产方式的转变、平台的转换等,最重要的是如何坚守媒体和媒体人的身份和精神价值观。媒体融合当中,转型意味着转变,而变与不变其实是辩证的。若不变就没有发展和进步,但如果都变了,历史和文化就有可能出现断层。所以未来媒体的价值,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的精神价值。同时,在媒体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考评标准、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媒体融合需要打造优良的团队,未来媒体发展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聚集优秀的人,有了优秀的人就能够聚集更多的优质内容。新京报是一份用心办的报纸,调性鲜明,视野宽阔,有文化追求,希望未来新京报能够聚集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打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算法信息流的出现造成信息茧房”陈彤一点资讯总裁传统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为什么会发生碰撞?第一个碰撞是什么?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用户主要通过手机的两微一端和其他社交平台获取新闻,但算法信息流显然不是发布刚性、硬性新闻的好思路。你需要的重要新闻不一定能“算”出来。一些很重要的新闻若不用心找,反倒不容易找到了。甚至很多搜索引擎也不好用。所以说,新的信息流模式下,出现了信息茧房。当下的自媒体也存在不少问题,运营相当地不规范。新闻类的短视频90%以上都不标注新闻“3w”要素,更别说“5w”。此外,不知从何时起,部分严肃媒体的公众号标题也开始不规范甚至说特别任性地运营。不知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开始不怎么在乎新闻操作的规范,这可能也是传统新闻伦理与现代传播生态的另一个碰撞。议题: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与路径“守正创新,把握融合中的变与不变”唐金楠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结合参与融媒体建设的实践和党的二十精神学习体会,分享三个方面的思考和感受:第一,守正创新,把握媒体融合中的变与不变。如今的媒体融合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形式、新架构,但是否能真正解决优质内容的生产问题?在社会价值的引领上,媒体融合越是创新,越要强调守正。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媒体人的责任感和基本功。第二,注重社会赋能,充分适应深度融合中媒体的社会新角色和新功能。融合发展走到今天,媒体对社会生活的介入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上,媒体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如何利用媒体激发社会基层治理的正向反馈与良性互动?例如当面对疫情,媒体在主动设置议程、引领形成共识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第三,内外协同,充分释放媒体深度融合对国际传播的支撑效应。现在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各个领域都有工作责任和空间,各类各级融媒体平台在海外传播上也都大有可为。“内容生产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作为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如何在新环境下实现突围,不仅关乎主流媒体自身的生存发展,也是关乎新闻舆论工作全局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特征的“全媒体”概念,是党的新闻舆论理论的时代化创新,是对现阶段媒体特征的精辟概括,也是对媒体融合发展方向的精准定位。对主流新闻媒体来说,一是要提升内容生产核心竞争力,重塑主流媒体主导地位。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内容生产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二是要遵循传播规律,紧紧围绕受众兴趣与需求,积极适应媒体融合传播新格局,在实践中提升议题设置能力,强化精品意识,突出资源优势;在重大议题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发挥主流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议题: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的变与不变“商业化解决方案要避免效率异化”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视听传播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面对视频传播行业的急剧扩张,既要敏锐的看到机遇,也要敢于面对现实挑战。视听传播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推崇流量至上的价值逻辑,也存在一些泛娱乐化的现象。媒体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担当一定程度被消解。进入新时代,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视听传播行业应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来传播主流价值,推进文化自信,而且要承担起时代使命,在不断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来实现新的跨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技术研发要服务于价值引导,商业化解决方案要避免效率异化。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变迁下,把好政治关、导向关和质量关,应该成为媒体融合背景下视听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从信息流转向精品资讯模式”李天亮腾讯新闻总编辑腾讯网于2003年底创立,与新京报同岁。19年来,腾讯网与新京报开展了非常深入、多元的合作,已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从传统的编辑模式向算法推荐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信息茧房”、资讯泛滥等问题很突出,标题党、内容低质低俗、谣言传播等问题广受诟病。腾讯网高度重视内容安全与内容质量的把关,审核压力陡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大,内容供给亟需深度调整。腾讯网基于现实提供精品资讯模式。当前,网络资讯以信息流为主,供大于求,互联网行业已从增加投入、追求规模、增长用户,进入到追求实质效果与现实收益。面对行业形势的巨变,腾讯网在今年提出精品资讯模式,只生产精品内容,使得用户通过少量时间获取可靠内容。议题:媒体传播介质与应用场景创新“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坚守不可放弃”余敬中快手科技副总裁媒体融合是怎样的一种规律、路径和方法?我们一直在思考与探索。传统媒体的强项是对时代、对行业、对潮流、对国计民生等内容的把握,对新闻价值与公共情怀的坚守,这些依然是不可放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驱动内容、产品与用户行为的深度结合,推动了各行各业媒介化的进程。如果从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之外,以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观察,媒体可以扮演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商、中间商的角色,从这个角度说,媒体融合没有领域的边界、没有内容的限制。立足内容与渠道,融入行业与产业,是媒体融合在宏观层面可以拓展的新空间。我理解的产品运营逻辑,归根结底就是“内容+用户+商业+技术”的糅合与演进。无论各平台帐号还是独立的APP,运营的过程即用优质内容和体验,吸引更多的用户下载,更多的用户留存,更多的用户消费时长,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变现。用户增长是产品逻辑的核心,是运营的起点也是终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传播场景”杨潆百度百家号总编辑媒体传播介质在这些年发生了不少转变,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向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转型。百度也在不断地创新与转变。近些年来,百度也积极布局移动内容生态,通过百家号发挥内容连接器的作用,不仅在百度APP上分发传播,还在小度音箱、车联网等线下传播,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传播场景。在应用场景创新方面,百度进行了很多尝试。第一,图文向视频场景升级。通过百度AIGC图文转视频技术,可以在分钟级的时间内自动生成视频,编辑只需要几分钟简单调整就能产出一个视频稿件。第二,虚拟人融合。目前百度已推出了度晓晓、超写实数字人等多款主播。以AI驱动的数字人主播,是未来趋势,是内容创作场景的革新,在热点播报时可以弥补人工的不足。下一步,百度将和新京报一起,在“深·融”框架下,尝试从内容生产体系AI赋能、新的应用场景创新上开展深度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有意思的创新和可能。